第2章 前路漫漫该如何走 (第2/2页)
可能是两个孩子被姐姐一直叹气的样子吓到了,即使柴米给他们碗里分了面糊,两个人也不出声,小口小口的吃着,气氛很是压抑。
想到以前看的小说里,这种状况下,小孩子会遇到的一些情况,柴米只觉得头大,看来安抚好弟弟妹妹的情绪才是重中之重。
“柴醋柴茶,我不会不管你们,不会丢下你们,不会把你们送人,我们一家人会永远在一起,再苦再累,我都会把你们养大,你们要相信姐姐。”
一番肯定的话说出口,两个小家伙瞬间眼泪哗哗的掉,柴米也不阻止,情绪需要发泄,他们还小,连续失去爹娘,内心肯定不安极了,先让他们哭一会吧。
但是想不到他们越哭越凶,都哭到打嗝儿了也停不下来,柴米看着两个瘦的瘦小小的人儿,三岁的体格还没有现代两岁的孩子高,但是却已经努力让自己装成懂事样子,内心一片柔软。
只能放下碗筷,一边搂一个给他们擦眼泪,直到他们慢慢的平复下来,这才端起碗来继续喝面糊。
还抽空吐槽一下,面糊太难喝了,最便宜的黑面就是各种粮食的壳混在一起的,碾得不碎,煮熟了喝都喇嗓子,更何况没有油,盐也只放了一点点,实在是难喝透了。
而且这还是最后的黑面了,想到干干净净的面缸,柴米又想叹气了。
但是看到两小只已经不哭了,正在乖乖喝粥,也不敢再露出什么情绪,用最快的速度将粥喝完,同时内心麻痹自己,咽下去了就没事了,粮食可贵。
等吃完饭,两小只主动去洗碗了。
家里李氏身体不好,大家都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三岁的孩子也学会了洗碗烧火这些轻巧的活儿。
柴米看着他们洗好碗,开始带着他们开始收拾家里。不收拾一下,不知道家里有多穷,心里没底。
柴米家在的小圆村分为村西和村东,中间被一条小溪隔开。整个村的人都是逃荒时间搬进来的,村东那头原本就有房子的地方被先来的人占了,后面来的就搭了个小桥,来到村西这边安家。
而老柴家来得最晚,所以家落在村里最末的位置,离村里出口处只隔几块地和一条小溪。
为什么叫小圆村,因为整个村里呈圆形,周围一圈小山将小溪和村庄包围在里面,小山背后又是一圈大山围在一起,大山就叫大圆山。
从大圆山深处出来的小溪,正好将两边分开,于是有了现在的村东和村西。
村东原本就有屋子,但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整个村子都是空的,先逃荒来的人就住了下来。
村东小溪两边的田地都是熟田,地也比村西多,而村西是大家逃荒来了才建的屋子,地也是才开荒没几年,相对来说田地少也不肥。
柴米家三间屋子,最边上挨着溪水的是柴米住的,柴米在弟弟妹妹出生后就自己一个人住,两个孩子和爹娘一起住。
中间的屋子是厨房和客厅各占一半,连着柴米屋子的那半边就只放了桌子和凳子,另一半上半部分放了些杂物,像碗筷什么的都放在一个竹编框里,角落里有面缸,盐罐,还有一些以前李氏留下的一些菜干和杂物。
下半部分就是火塘,旁边有些用剩的柴。
匆匆扫射完堂屋,柴米带着弟弟妹妹直奔柴老二夫妻的屋子。
两夫妻屋里的东西更多一些,毕竟有四个人生活的痕迹,一些重要东西也放在了夫妻俩房间里。
柴米推开门,看到的是凌乱的床,床上是发黑的被子,垫床的茅草。
柴老二夫妻的衣服随着他们一起下葬了,只留下一个李氏平时放珍贵东西的木箱子,柴米打开看到里面有个小布包,装着家里的房契地契,和家里人的户籍,还有八十个铜板。
两口子的事情才过,还没来得及去销户,不销户是要多上税的。柴米一边翻找一边记下了这个事情,得麻烦村长帮忙去衙门销户。
靠上边角落里的是一些农具,有一把锄头,一把镰刀,竹筐,扁担,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柴米就没翻。
床脚有一个李氏用的针线篓,除了针线里面还有一把剪刀。
柴米看完,就带着小布包出了门。
一出门就能看到挨着柴老二们屋子外面的水缸,和放在旁边的两只木桶,因为家里没钱打井,所以家里一直都是去溪边打水喝。
好在水缸里的水现在是满的,暂时还不需要去打水,省着点用够三个孩子用好几天了。
家里的院子不大,也就两百平左右,除了水缸就是对面的晾衣杆。
从院子正中间的木门往两边延伸,竹篱笆四四方方的将小院围在里面,旁边就是柴爷爷家,隔着两块稀稀疏疏的竹篱笆,什么都能看见能听见。
屋子的对面就是村东那头的人家,中间隔着一块地和小溪,也没那么近,直线距离大概有个五百米以上,影影绰绰的看不清什么。
想到这,柴米也是一阵好笑,家里穷得耗子来了都得哭,还要什么隐私啊。
但现在家里只有三个小孩子,安全才是最重要的,看来以后得留个心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