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响堂山 (第2/2页)
发展
响堂山分为南北两山,北响堂山又名为鼓山,是太行山滏[fu]口陉的一部分,地理位置优越,山势险峻,环境清幽,石质优良,而在北齐时期,皇帝高洋崇尚佛教,于是下令在响堂山兴建寺院,并在此修筑行宫,以便在前往晋阳和邺时进行避暑、游玩和礼佛。作为该时期最重要的刻经地之一,石窟中保存着大量摩崖刻经,其中包括《维摩诘经》《弥勒成佛经》等。北响堂第2窟刻有北齐晋昌郡开国公唐邕[yong]所写的经文,保存完好,这些刻经记录了石窟的历史和佛教信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除了刻经,响堂山石窟还有大量的佛龛[kān]雕像,保存至今。
衰落
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周武帝灭北齐后开展了灭佛运动,其中包括焚毁佛教佛寺佛塔,逼迫僧侣还俗,关闭寺庙,没收财产等作为以限制佛教传教和扩张,史称“太武灭法” 。而响堂山石窟中的雕像在这一时期受到严重损害。
复兴
灭佛运动后响堂山上的维修、续凿、造像活动却一直延续了一千多年,北齐后的隋、唐、宋、元、明等各个朝代都参与了对响堂山石窟的增凿工作,因此在响堂山石窟中陆续增加了更多的佛像、壁画和其他艺术装饰。特别是在唐代,响堂山石窟达到了繁荣的巅峰,成为佛教艺术的重要中心之一。
保护
民国初期,文物盗窃贩卖猖獗[jué],大量精美文物流失海外,响堂山石窟中的艺术雕品再次受到严重损坏,不少佛像的佛头,佛手,佛脚被凿断损毁,大佛洞东侧上方的高欢墓柩被盗空,其石棺也被盗卖。据统计,响堂山石窟的艺术精品主要散失在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国家博物馆中,少数被私人收藏。直到20世纪后期,响堂山石窟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得到了重视,国家相继建立文物保管所并将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至1982年期间,邯郸市、峰峰矿区两文物保管所合作对石窟进行了全面调查实测,并进行了修缮工作,包括围墙和附属建筑,许多石窟得到修复和保护。
景区布局
响堂山石窟区位图
响堂山石窟分为南北响堂山两处,相距约15公里,其中北响堂山石窟附近还有一处水浴寺也被称为小响堂石窟。三处石窟以北响堂山石窟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也是游客游玩的主要目的地。北响堂现存8窟,南响堂现存7窟,小响堂现存2窟,共17窟,总计造像4000余尊,窟内刻有北齐时期的摩崖刻经,其中包括《维摩诘经》《弥勒成佛经》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北响堂山石窟群平面布局图
北响堂山石窟位于鼓山西麓,有主要洞窟3座,由北向南排开,共有20余座窟洞,分布在南区、中区、北区及九条洞4个区域。三座主要洞窟始于北齐,后期增凿形成连续性。中心窟洞依次为刻经洞、释迦洞、大佛洞,其余洞围绕中心窟洞凿建,整体坐东朝西。
南响堂山石窟群平面布局图
南响堂山石窟位于鼓山南麓,现存主要石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有5座洞,依次为:空洞、阿弥陀洞、释迦洞、力士洞和千佛洞;下层有2座洞,依次为:华严洞和般若洞。平面布局按坐东朝西方式排布,形成有序的结构。
水浴寺窟群平面布局
小响堂山石窟(水浴寺)位于鼓山东麓,主要由东西两座窟洞和两侧摩崖佛龛群组成。平面布局为北朝南,东西走向,呈带状分布。西侧摩崖佛龛群建于唐代,有7座佛龛。东侧摩崖佛龛群建于宋代,分上下两部分,刻有佛传故事像。
主要景点
北响堂山石窟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区和村镇东约2.5千米的鼓山西麓北端,共计编号8个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4、7三座北齐大窟。石窟规模较小,但却展示了丰富多样的艺术特点。其中,第2窟被称为唐邕刻经洞,壁画中展示了三世佛主题,并保存有北齐时期的隶书刻经碑,被视为北齐书法的精品。第4窟为中心柱窟,特殊的形制使其与南响堂山石窟的2窟相似。而第7窟则是规模最大、雕刻最精美的中心柱窟,内部雕刻了华丽的塔形列龛,主尊释迦佛和未来佛弥勒的形象令人瞩目。北响堂山石窟以其覆钵式顶、精美的雕饰和建筑构件的刻制而闻名,窟内壁画和摩崖刻石展示了多样的佛教主题和艺术风格,是研究古代艺术、佛教文化和历史的重要遗址之一。如今,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北响堂山石窟吸引着游客和学者,为人们提供了一场与古代艺术和信仰相互交融的探索之旅。
大佛洞
大佛洞是北响堂石窟遗址中最早开凿、规模最大、雕刻最为精美的洞室之一,也是整个石窟的代表性窟。位于北响堂石窟区北侧山崖下,大佛洞高12.5米、宽13米,呈方形。洞内采用中心方柱式塔庙窟形制,中心方柱内刻有三尊造像,为一佛二菩萨的佛像组合。洞壁装饰着塔形列龛,底部基座雕刻有宗教彩绘,展现汉代画像石风格。主佛为释迦牟尼佛,虽损毁严重,面颊丰满、面带微笑,造型呈现佛教艺术风格变化。而两尊菩萨像损毁严重,仅存躯干和腿部,其造型动作打破了北魏前的造像风格,使得雕像更加逼真写实。
北响堂正龛大佛像(东魏)
菩萨像(北齐)
释迦洞
释迦洞位于北响堂石窟区中部,与其他洞窟相邻,是石窟第一期开凿的洞窟之一。释迦洞采用中心方柱式塔庙窟的平面结构,其中心方柱为正面开龛,洞内雕刻有一佛、两弟子和两菩萨的五尊像,洞室前廊为四柱开间样式,门的两侧有威武庄严的羽狮雕像,四根六米高的八棱莲柱装饰华丽。主尊释坐于束腰莲座之上,肌体造型略显扁平。两座菩萨像体态圆润、丰硕,是典型的北齐风格,但受损严重,只剩躯干。
北响堂释迦洞窟门两侧菩萨(北齐)
刻经洞
刻经洞位于石窟区最南端,又称南洞,是北响堂南区的主要洞窟,它的洞窟形制与其他洞窟有明显不同,采用典型的塔形窟形式,内部为三龛三壁结构,共有七尊佛像。主尊为善跏[jiā]趺[fu]坐式阿弥陀佛,身着袈裟,脚踏在地神口中吐出的莲茎上,洞室前廊部分封闭,门两侧有力士雕像,其余壁面刻满佛经。力士雕像身姿威武雄壮,展现出强烈的力量感和男性美。
力士像(北齐)
刻经
在北响堂山石窟,刻经主要集中在刻经洞、大业洞以及半山腰位置。刻经洞内前壁窟廊刻有姚秦鸠摩罗什译的《维摩诘所说经》《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和北魏菩提流支翻译的《佛说佛名经》。在大业洞内刻有《佛说决定毗尼经》中的七佛和观音名号。石窟半山腰刻有《大般涅盘[pán]经》卷和《狮子吼菩萨品》一节,窟内现存的《唐邕刻经碑》详细记录了刻经的时间、刻经人和意义。
《维摩诘所说经》(局部)
南响堂山石窟
南响堂石窟,南响堂山石窟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区彭城镇东约1.5千米的鼓山南麓,共计7个窟,全部雕凿于北齐时期。据新发现的《釜山石窟之碑》记载,石窟是由灵化寺比丘慧义于北齐天统元年(565年)创立,得到高阿那肱的资助。南响堂山石窟分为上层和下层,其中1号窟和2号窟位于下层,是中心柱窟,规模较大。1号窟中心柱三面各凿一大龛,后壁下部形成通道,类似北响堂山石窟的7号窟。2号窟与北响堂山石窟的4号窟类似,中心柱正面只凿一大龛,背面下部仍为通道。3号至7号窟位于1号和2号窟上方,规模稍次或较小,属于殿堂式石窟。南响堂山石窟以华严洞(1号窟)和般若洞(2号窟)最为着名,前者刻有《华严经》数品和佛教传故事浮雕,后者因刻有《摩诃般若经》而得名,尽管大部分造像已毁。石窟外观上,除了7号窟为独立建筑外,其余窟形成上下相连的阁楼式窟,上层窟顶部雕刻覆钵顶、塔刹,下层窟注重门柱、门楣的雕饰。南响堂山石窟以其丰富的艺术作品、独特的建筑结构和历史背景而备受瞩目,为研究古代艺术、佛教文化和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作为文化遗产,南响堂山石窟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欣赏和研究。
千佛洞
千佛洞是南响堂山石窟中保存完好、雕刻精美的石窟之一,位于南响堂石窟上层右侧,与北响堂石窟的刻经洞同期开凿,洞内为三龛三壁的佛殿库,主要包括主尊释迦牟尼佛像及两侧弟子、菩萨像,外部为方木构建筑的瓦陇,窟顶覆钵丘和摩尼珠。前壁雕凿着一层层千佛像,共有佛教造像尊1028尊,窟顶的凿井形如莲花,周围飞天伎乐雕像栩栩如生。
前壁千佛(千佛洞内部)
刻经
在南响堂山石窟,刻经主要集中在华严洞、般若洞和阿弥陀洞中。华严洞为中心方柱式的塔形窟,刻有东晋駄跋陀罗翻译的《大方广佛华严经》等。般若洞与华严洞形制类似,刻有《摩诃般若波罗密经》等重要经典。阿弥陀洞为开坛式佛殿窟,刻有《妙法曼荼罗莲华经观世音普门品》等经文。此外,在般若洞外还发现了《滏山石窟之碑》记录了开凿年代。
《滏山石窟之碑》
艺术与文化
佛像风格
在响堂山石窟中,佛像的形体显得敦厚而结实,体现了北齐民族的强壮和豪放气质。面部稍微丰满,高鼻长眼。佛陀以结跏趺坐或半结跏趺坐于园莲座上,衣纹宽松,形成不规则阶梯状的布局,佛衣下摆铺于座面上。声闻弟子的面部特征与菩萨相似,身体浑圆有致,衣袍风格简洁明快。下半身的造型也与菩萨相似,被称为“曹衣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