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旧事黄历 第五回 初入江湖,看,大千世界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小侠游江湖(重置版)!
武运村中只见有一户人家门外横贴着一张红纸,红纸上写著'武运村学塾'五个大字。
这学塾不大,院子很大,院子中有一颗粗壮的柳树,柳叶随风摇曳,院中有三间房子,土墙已经斑斑驳驳。
正堂便是授课的地方,有一个老者正在台上授课。
那老者约莫耳顺之年,穿着一身白色大褂,右手背在身后拿着戒尺,左手拿着书籍念道:
普天乐·咏世
元·张鸣善
洛
阳
花
,
梁
园
月
,
好
花
须
买
,
皓
月
须
赊
。
花
倚
栏
干
看
烂
熳
开
,
月
曾
把
酒
问
团
圆
夜
。
月
有
盈
亏
花
有
开
谢
,
想
人
生
最
苦
离
别
。
花
谢
了
三
春
近
也
,
月
缺
了
中
秋
到
也
,
人
去
了
何
日
来
也
?
台下众学生,跟着念了起来。
台下一个短发姑娘突然举起手来,那姑娘有一双明净清澈的眸子。
老夫子注意到了,摆手示意那短发姑娘问。
台下众弟子也停止了念诗,都看着这个短发姑娘。
那短发姑娘问道:“老师,就是这个诗句什么意思啊?我为什么听出一丝哀愁啊?”
那夫子笑着看着这个短发姑娘,说道:“王敏问的好啊。”
夫子双手背后,说道:“《普天乐·咏世》表达了离别之苦,美景难再、欢乐不永之意和人生无常的慨叹。”
那个名为王敏的短发姑娘又问:“老师,可以大白话说一下他的意思吗?”
夫子说道:“在洛阳赏花,到梁园赏月,好花应不惜钱去买,明月也应不惜钱去买。依着栏干观赏花开放得一片烂熳,举酒问明月为何如此团圆。月有圆有缺花有开有谢,想到人生最苦的事情莫过于离别。花谢了到了三春再开,月缺了到了中秋又圆,人去了什么时候能再来呢?”
王敏又问:“为什么人生最苦的事就是离别呢?”
夫子笑道:“无论是谁都会经历离别的,经历了就知道了。
人生最苦是离别,人生最乐喜相逢。但相逢之后却又要面对下一次离别,是啊!人生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也是在聚聚散散中一路走来,送别了老朋友,结交了新朋友,然后继续重复过去的故事。”
王敏点了点头,说道:“谢谢老师。”
夫子慈祥的看着王敏,点了点头,随后便继续讲学了。
一个浓眉大眼的孩子抱着书在蒲团上睡着了,台上老夫子注意到了,缓缓走到浓眉大眼的孩子身前。
王敏就坐在那浓眉大眼的孩子旁边。
她看老夫子马上来了,然后用力掐了掐那浓眉大眼的孩子大腿。
那浓眉大眼的孩子被突然痛醒了,然后缓缓睁开眼睛,擦了擦哈喇子,擦了擦眼睛问道:
“放学了吗?”
然后众学生纷纷哄堂大笑起来。
那孩子一抬头就看到老夫子盯着他,他瞬间叫吓了一跳。
老夫子怒气冲冲问道:
“朱顺,起身,念一念我们这节课讲了什么?”
朱顺挠了挠头站起了身,脸上通红斜眼看向旁边的王敏,仿佛在问:
“讲了什么?”
只见那个王敏缓缓放开手中的书,随后老夫子跟随朱顺的眼光瞟向王敏,那短发姑娘被吓的立马收起书本。
朱顺脸越发通红:
“老师,我不知道啊。”
随后学堂中再次哄堂大笑起来。
老夫子拿着戒尺就是对着朱顺的手就是两下,朱顺被痛的一激灵,老夫子说道:
“下次可不能开小差了。”
朱顺收回手,擦了擦通红的小手,说道:
“会注意的,老师。”
此时外面缓缓听到“当~当~”
随后又是几声
“当~当~”
这正是几声放学的钟声。
老夫子看了看窗外,此时太阳马上落山,天空都被染成了深红色,就像是一片波澜壮阔的红色海洋,十分壮观,老夫子道:
“朱顺,罚你休沐日抄写《普天乐.吟世》三十遍,其他人没有功课。”
然后其他学生都如同箭矢一般向门外跑去,外面有很多家中长辈在门口候着。
朱顺走出学塾门槛,后面有个短发姑娘快速跟来,这正是坐在朱顺旁边的王敏。
王敏站在朱顺面前显得非常高大,和朱顺差不多年龄,但是整整比朱顺高了半个脑袋,他们两个缓缓走在乡村小路上。
王敏,是朱顺学塾中最好的朋友,是他邻村的一个姑娘,他的父亲当官,他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他的母亲在他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王敏问道:
“朱顺,你怎么搞的?咋睡着了。”
朱顺回道:
“哦,王敏啊,我听老夫子讲课就犯困,不知道怎么回事?”
王敏显得非常忧伤,刚要说话就咽下去了。
朱顺也看到了这情况问道:
“怎么了王敏,有什么烦心事吗?”
王敏叹了一口气回道:
“朱顺,过两天我就要走了,我父亲在京城当官,准备把我和爷爷奶奶带去京城居住的,想让我在京城读私塾的”
朱顺回道:
“京城里面的老夫子应该讲学很厉害,去到未必是坏事,想回家就回来。”
王敏眼框通红:
“说是不回来了,我不想去,我舍不得你,还有夫子同学们。”
朱顺也显得忧伤道:
“你和你父亲好好谈谈,留在这里就行,我们还能和以前一样,一起摸鱼,一起捉螃蟹还有一起偷地瓜。”
朱顺喃喃又道:
“我不希望你走。”
这话一说出来,二人两两无言。
夕阳西下,二人行走在乡村小路上,麦花滚滚。
前方不远处有一座房子,房子外面有一辆马车。
门口有一个高大男子正在站在门口,那男子的打扮,像是一位文人,约莫而立之年,他望向这边,说道:
“回来了,王敏,马上启程了。”
王敏回道:
“我不想去,我想留在这里。”
文人回道:
“马上启程,有机会再来。”
王敏随后从兜里拿出一个小布袋子,上面缝有一只蝴蝶,拿给了朱顺,王敏说道:
“这是我送你的,你想我了就拿出这个袋子,就代表我就在面前。”
随后王敏便上了马车,文人笑着看向朱顺,笑道:
“有缘再见!”
随后文人上了马车,前面一个架着马车的壮汉便朝北方骑去,远处窗外缓缓探出一个小脑袋,望向朱顺。
朱顺就这样呆呆的站在原地,目送着他的朋友。
故事里的背影,如一抹尘沙吹散在秋风里,清浅流年离别是剧终,而那些离愁潜伏在心海里,在不经意间,总是带来忧伤回旋的潮起潮落。
这世间,从来没有一支笔能勾勒相似的风景,就如同,从来没有相当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心境。
朱顺回到了家,此时已经傍晚,朱顺缓缓坐在床上,望向这个绣着蝴蝶的小袋子,紧紧握在手里,望向窗外,看着窗外被乌云盖住的月亮,微风拂过,酷暑的蝉鸣依旧洪亮,外面的蛐蛐时不时叫着。
外面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朱顺,出来捉结了龟。”
朱顺连忙起身跑向外面,只见一个厚厚嘴唇的青年站在外面,朱顺走出去道:
“杨宇,就你一个嘛?”
突然间,又有两个孩子突然出现,吓了朱顺一跳。
“嘿嘿”
只见一个黝黑皮肤的孩子在那里憨笑:
“还有我和行正。”
然后有个瘦瘦的孩子也冒出头来结结巴巴道:
“朱..朱顺,咱.咱们..一起捉结了龟。”
朱顺笑道:
“宗耀和行正也来了啊。”
那个黝黑的孩子姓高,名宗耀也是朱顺的玩伴,另一个结结巴巴的瘦小青年姓张,名行正,厚嘴唇的孩子姓杨,叫杨宇,都是朱顺的玩伴。
杨宇看向朱顺,笑眯眯说道:
“朱顺,要不你把那个姑娘喊出来怎么样?”
朱顺疑惑问道:
“是不是梦秋啊,你喊就是。”
杨宇使劲推着朱顺说道:
“你最大,你去喊去。”
朱顺道:
“好吧,我去喊去。”
杨宇笑道:
“朱哥带好头,因为朱哥要领导我们啊!”
然后朱顺走在最前吧,那三个孩子跟在后面,到了杨显真老爷子的家,朱顺敲了敲门喊道:
“梦秋,出来一起玩。”
屋内一间屋子里面,烛光通明,一个小姑娘正在手持毛笔,练习字画,当小姑娘听到声音,便大声回道:
“我来了,等我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