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元鼎六年,攻破南越,我与王太后的二三事 (第2/2页)
6. 苍梧郡。
7. 交趾郡:后来改称交州。
8. 九真郡。
9. 日南郡:均在今越南境内。
历时九十多年的南越国灭亡。
这九个郡分给六王一人一个作为封国,其中最为富饶的番禺郡封给了自己哥哥刘旦,等他及冠后武帝会给他三千材官作为他的资本,这之后的几年刘旦一直住在军营里和自己的军队磨合。
这些事都在大家预料之中,并没有引起多少波澜,最吸引人的还是安国少季和南越王后的风流之事。
现在纸张基本成熟,贵族和官府大多用纸张书写公文。而刘胥发现了商机,他连夜写好《我与南越王后二三事》找少府借来几名纂刻印章的工匠,用木板雕刻出他写的文章的印版,对工匠来说在木板上刻字比金石上容易太多了,而且刘胥还不要求字体,只要求快,这本书本身也就三四十页,用隶书短短三天就雕刻完成最初的雕版。
让王府下人给雕版上刷上墨再用木滚子刷一遍,一张就好了。做好的书页加上封皮摞整齐,让侍女们用针线沿着边缝好,一本简陋的书就出现了,这是汉朝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书,之前大家还是用传统的抄写。
算了下长安城里当官的还有太学士子的人数,刘胥先印了五百册,一本书成本大概一百铢,刘胥让仆人去太学门口卖三百铢一本,本以为还得推销两三天才能卖完。没想到第一天还没到宵禁时刻仆人们都跑回来说卖空了,刘胥好奇,只有五十名博士弟子的太学怎么消费的五百本。仆人说好多博士和博士弟子都没有买到,只是十个财大气粗的博士弟子直接包圆了,说是要送人。
刘胥没想明白小说对古代人的吸引力,而且这是第一次有大批量的书出现在社会上,引起的轰动自然不一样,何况还是最热门的安国少季和南越王后之间的男女之事。
仆人说还有许多博士弟子问还有没有呢,刘胥想了想让一个仆人明天去太学门口见人说很快就会有,售卖的地方就在西域书局。另一方面安排阿离明天去太学附近找好铺子,简单装修一下准备营业,派一名识字的仆人去做掌柜,其他人手自行招募。
第二天一早刘胥带着阿离一起到了长安城,阿离自去寻找铺面,而刘胥则跑到了少府。少府已经知道了雕版印刷,正安排人实验呢。见到刘胥过来以为要问他要雕版印刷的钱,正想说话就被刘胥打断“雕版印刷给你用了,但是以后我的书你要帮我用成本价印刷,至于其他的你先别急,大规模印书得父皇拍板,我这就去找父皇。”等少府令答应后没有废话,刘胥赶紧跑到未央宫求见武帝。
武帝刚下朝会,此刻正和桑弘羊、等人休息聊天,准备吃完午饭后商量一些国事,听到刘胥求见也没想太多就让其来此殿。刘胥向汉武帝禀报了书籍大受欢迎的情况,并请求批准大规模印刷书籍。汉武帝听后颇感兴趣,决定亲自翻阅这本引发热潮的书籍。刘胥昨夜已经命人继续开工印刷,来时带了十本,宦官接过书递给武帝,武帝看这么多让给在场的大人也分发下去大家一起看看。
结果看到名字时所有人都绷不住了,《我与南越王后二三事》看书名就知道写的安国少季那点破事,打开后却发现更离谱。讲两人如何少年慕艾还能说过去,后面写两人重逢那一夜干柴烈火,叫了十几次热水,房中术更是用了一遍,还写南越王后因为声音太大,命人敲钟鼓以乱之。除了武帝所有人都忍不住笑了,写这书的人看来深得此道呀,这些动作只看名字就能猜出一二,要是详细描写那不得令人鸡动。
武帝看完喝问刘胥“这书是谁写的?安国少季虽已死,却怎能如此侮辱。”
刘胥赶忙跪地解释道:“这都是儿臣从那些士子那里听来的,觉得有趣便记录下来,绝无半点侮辱之意。”
武帝脸色稍缓,“起来吧,虽是道听途说,但此书确实让朕开了眼界。不过,安国少季毕竟是大汉使节,如此写法确有不妥。”
刘胥心中一喜,知道此事已有转机,忙道:“儿臣愿将此书收益尽数献给陛下,以作补偿。”
武帝微微颔首,表示同意。此后,刘胥的西域书局正式开业,书籍印刷事业蒸蒸日上。而这本《我与南越王后二三事》也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流传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