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渐入佳境 (第1/1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重底层爬起,步步高升!
这个非凡项目选择仁清作为栖息地,不仅在省内引发轰动,其波澜甚至涌动至省外。背后的推手,乃是三家东南沿海赫赫有名的跨界巨头,它们的规模与影响力无异于商业界的庞然大物。任何一家企业的青睐已足以让仁清沸腾,更何况是三强联袂,其震撼力自不待言。
仁清之所以能在这场资本盛宴中脱颖而出,即便是省府高层亦感费解。毕竟,从自然资源禀赋来看,仁清并非独一无二,而投资环境更是逊色于诸多兄弟城市。然而,资本的流向总有其独到之处,仁清能吸引如此重量级的投资,无疑是一场意外的甘霖,无人不喜闻乐见。
奠基仪式原计划由常务副省长白锦峰亲自主持,无奈临时变故,只好委派主管农业的副省长徐明洋代为出席。徐省长于五月九日晚抵达仁清,因职位级别未达需市界迎接之礼,故而改在市委大院举行简朴而庄重的欢迎仪式。尽管徐省长位阶非最高,但市委书记杜某秉持“得道多助”的古训,给予了超乎常规的礼遇,亲自汇报仁清农业的发展蓝图,此举超越了常规礼仪,足见重视。
奠基礼毕,徐省长与南风生态园的领航者邹世祥深入交流,共探生态农业的广阔天地,寄望南风能在根植仁清的同时,逐步向周边地区播撒绿色的种子。午后四时,徐省长一行踏上归程,杜书记与夏市长亲送至市界,徐省长内心不禁涌起一丝暖意。在官场,如此级别的待遇实属难得,正应了那句“人争一口气”,徐省长深感这份尊重的分量。
五月十三日,一个看似平凡的日子,仁清平静如常,却有一则消息悄然传入王逸飞耳中——大华机械厂一名工人受伤。此事虽微不足道,却触动了王逸飞的心弦。仁清每日琐事繁多,若事事挂怀,他这个市委秘书未免太过琐碎。但大华机械厂的异样氛围,自他首次随杜书记考察后便萦绕心头,使他难以释怀。他暗中关注大华动态,收集情报,却从未在杜书记面前提及。
今日消息源自大华研究所的技术员孙也夫,此人几乎成了王逸飞在大华的“密探”。两人相识颇具戏剧性,缘起去年十一月的一次视察。王逸飞遵照杜书记指示,巡视车间,偶遇一名戴眼镜、看似文质彬彬却手持锤子敲打白铁皮的青年。一番询问,得知青年竟是计算机专业出身的本科生,却被安排做钳工,这让王逸飞大惑不解,进而戏谑大华“人才错配”。
这一幕,不仅改变了孙也夫的命运轨迹,也让王逸飞回想起自己被派遣至碧岩村的经历,那份隐痛促使他发声,以己度人,呼吁变革。他深知,即便身为秘书,一言一行亦能激起涟漪,正如他自己的命运因一次突兀的调动而改写。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声音,都可能成为改变他人命运的力量。
事实上,这无异于公权的滥用,王逸飞平日里对此避之不及。但今日,他坚信自己的抉择无误,深知在特定情境下,唯有特权之手能斩断陈规旧习的枷锁。
果不其然,杜书记的视察结束后不久,那位名叫孙也夫的年轻人便被调入研究所,安排在数控中心担任技术员。王逸飞通过多方打听,发现孙也夫各方面的表现均可圈可点,于是寻机与之接触,借机探询有关大华的种种。
孙也夫颇为机敏,察觉到王逸飞一句话便扭转了他的命运轨迹,心中自然生出亲近之意。见对方对大华之事颇感兴趣,他心中有了计较,不仅对王逸飞的询问坦诚相告,日后更常以电邮为媒,及时传递大华的重要动态。
如此一来,王逸飞意外地在大华安插了一枚“眼线”。而今日这条消息,正是孙也夫通过邮件送达。起初,他对这看似无关痛痒的信息感到困惑,直至通过网络交谈深入了解,方才发现其中暗藏玄机。
被打之人名为谭正刚,是机加工车间的一名资深工人。因其铣床技艺超群,深得同事敬重。然而,他性情执拗,喜与上级针锋相对,在大华机械厂内,是个出了名的“硬骨头”。
传闻他曾与研究所的李所长发生争执,言辞激烈,直指李所长设计无能、加工外行,只会逢迎拍马。李所长本就半路出家,水平平平,此番受辱,竟有半月余不敢涉足车间。
谭正刚之所以能如此桀骜,自有其资本——两度荣获省劳模称号,并摘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或许在外人看来,五一劳动奖章仅是一纸荣誉,但在八九十年代,这却是无上的荣耀,故而在单位中,即便是领导也需对其三分客气。一旦与其发生冲突,旁人便会质疑领导能力,毕竟连劳模都“搞不定”,领导自身必有问题。
然而,随着多数国企的式微,“劳模”二字在工厂中的分量已不如往昔。职工们每日忧心饭碗,哪还有心思关注劳模与否。正如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一个礼仪之邦的基石在于国泰民安,否则一切皆为空谈。
话虽如此,谭正刚遭此横祸,仍非同小可。但更令王逸飞忧虑的是,孙也夫透露,谭正刚是被外来恶势力所伤,家中窗户亦遭破坏,更有恶徒警告其勿多管闲事,否则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