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船只到手与新的供应链问题 (第2/2页)
“好的。”孙志伟答应说道。
杨文东又说道:“孙生,我在香港那边又招聘了大副以及船上一些重要位置的技术人员,你跟我们一起回去,先跟他们熟悉一下。”
“杨生,我觉得还是请他们过来的好。”孙志伟建议说道:“虽然这艘船,到香港的时候,会进行全面的检查,但停着的时候,未必能够发现很多问题;
所以我准备跟随着货轮,一起回香港,这一路上接近一个月时间,足以让我对船只有着进一步的熟悉了,您那边在香港招到的各个职位人员,也应该一起;
这样大家就能一起研究这艘船,有什么问题,趁着这一次航行还会有这艘船曾经的水手船员,也可以沟通了解一下。”
“嗯,不错的主意。”杨文东点点头,随后对着魏泽涛说道:“老魏,立刻让香港那边的13人乘飞机过来,然后跟着这艘船一起回香港。”
一艘船几百万港元都买了,他也不会在乎其他方面的一些投入了,如今最重要的是保证船只没有问题,或者说海员们早点熟悉货轮;
这样一来,等船只到了香港完成交易后,便可以立刻投入工作了。
时间,才是最重要的。
魏泽涛答应说道:“好的,我这就去打个电话。”
说完,人就离开了。
杨文东看了一眼孙志伟,笑说道:“老孙,这段时间还是要辛苦你了。”
“不客气,杨生。”孙志伟笑说道。
杨文东又说道:‘等香港的同事来了,在海上补给方面,可以准备的多一点。’
“好的,多谢杨生。”孙志伟点点头说道:“不过补给也不适合太多,够用就行了,蔬菜什么的,也难放时间长,一般也就是那些能够耐放的蔬菜。”
“嗯,行。”杨文东也没在意。
欧洲事了,杨文东便与魏泽涛返回了香港。
长兴实业的五款主要产品也在计划内进行扩张,三款体积小的,出口都很不错,因为不占空间,可以轻松订到船只。
而体积较大的行李箱,就只能等到船只到了再考虑开始批量出口,现在也只能主打附近的亚洲市场,以及少量出口到美国,做展销品或者样品。
7月15日,杨文东来到了长兴实业的工厂。
魏泽涛汇报完工厂内部的一些事情后,说道:“杨生,我们内部算了下,旋转拖把就算采用我们自己船只运送,到了欧美价格也是非常的高昂。
虽然它的重量比不上行李箱,但形状不规则,更占空间,运输成本太高了。”
“嗯,我记得旋转拖把在日本的销量,就不算很好吧?”杨文东问道。
魏泽涛点头说道:“是的,就算送去日本,成本也算高了,海运的货物不怕重,就怕占用空间大。”
“嗯,的确不太适合出口太远。”杨文东点点头。
这个时代,因为集装箱还没有普及,导致普通货物海运成本太高。
而杨文东也知道,集装箱海运其实已经出现,欧美国家也在开始逐步测试使用了,但这涉及到整个海洋运输船只以及码头的改变,阻力很大。
就是香港,也要到60年代末才开始进行货柜改革。
魏泽涛又说道:“所以为了利益最大化,我建议我们直接授权给一些国家的工厂。”
“那怎么确定对方的生产数量呢?这个没办法监控吧?”杨文东反问道。
魏泽涛说道:“可以不采用计数模式收费,而是根据一个市场规模,来大概计算授权费用。
虽说可能会不准确,但也可以短时间内就获得一大笔现金,这样也可以继续买船,来扩大拉杆箱的出口速度。”
“行,那就和国际律师一起协定这个事情。”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能在香港生产的东西,他肯定是尽量在香港生产的。
但运输成本太高,扼杀了出口的可能性,那还不如授权出去得了。
拿到更多的现金,能够发展自己的其他产业,也一样能带动就业,同时自己也一样收益。
“好的。”魏泽涛又说道:“还有一件事,就在昨天,香港的几大塑料粒子供应商,同时告知了所有的工厂,他们要涨价20%~30%。”
……
PS: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