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大战将临 (第2/2页)
朱慈煊对于海军的实力非常自信,他深知印度洋舰队拥有强大的战斗力。印度洋舰队中的二十艘蒸汽战舰足以碾压欧洲舰队。相比之下,欧洲的木质战船最大排水量仅为五百吨,而印度洋舰队的铁甲战船则具备更强大的火力和防御力。
这些铁甲战船的每艘排水量都约为五千吨,而且装备了厚厚的装甲,可以有效地抵御敌人的攻击,避免被敌方的火攻战术所威胁。因此,朱慈煊坚信印度洋舰队能够轻松击败欧洲舰队。
此外,关于欧洲联军训练莫卧儿帝国军队的消息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这也引起了朱慈煊的特别关注。在云南地区,朱慈煊可以依靠白文选率领的十万野战军以及八万远征军来对抗敌军。同时,边军也可以提供约两万人的兵力参与战斗。总体来说,朱慈煊认为自己手中掌握着足够的军事力量来应对可能出现的战争局面。
在朱慈煊的精心策划下,大明的第三军团在两国边界处修筑起了坚固的防御工事。这些工事包括了深深的战壕、高耸的碉堡以及错综复杂的地道系统。士兵们日夜不停地劳作着,他们不仅要挖深战壕,还要在其中建造坚固的掩体,以保护自己免受敌人的炮火攻击。同时,他们还在碉堡里储备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和补给品,确保一旦战争爆发,他们能够坚守阵地。
而在大明境内,大明远征军也正在紧张地组建第二条防线。这条防线位于大明领土深处,由一系列坚固的城墙和堡垒组成。这里同样储存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和补给物资,以备不时之需。这两条防线构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将莫卧儿帝国进入大明的路线彻底封锁。
从战略态势来看,大明显然占据了主动地位。只要给大明足够的时间发展壮大,它的实力将会变得更加强大。因此,大明选择了全面防守策略,并不急于主动进攻。此时的大明粮食充裕,人口众多,国家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富足。这样的国力足以支持多条战线的持久消耗战。
而欧洲那边则完全不同,他们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和紧迫感。如果不能趁大明还处于起步阶段时将其扼杀,那么未来他们或许只能依附于大明的势力,无法独立自主地生存下去。
这种情况对于那些自诩为世界最高等种族的欧洲人来说,简直难以接受。因此,在猎龙组织的策划与协调下,欧洲各国决定联手出击,共同对抗大明帝国。
随着冬季的消逝,新的一年悄然来临,但战争的阴影却逐渐笼罩着大明。然而,谁也没有想到,首先挑起战火的竟然是大明的印度洋舰队。
他们主动向入侵安达曼海的欧洲舰艇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双方经历了十余次大小规模的海战。最终,大明舰队以惊人的战绩击沉了六十余艘欧洲战舰,成功地将欧洲舰队驱逐出了安达曼海。这一胜利使得欧洲舰队再也不敢轻易跨越界限,进一步侵犯大明的领海。
此时,海上通道被封锁,这使得欧洲在孟买的联合指挥中心不得不改变战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