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弊端 (第2/2页)
其实以他前世阅读的书籍量,想要优化大雍的科举并不难。
但不能做,也做不了。
科举看似最重要的步骤在帝都的国试,但其实根源还在最基层。
能来到帝都的,都是通过层层选拔考试后,才获得的最终国试资格。
但这些人有多少是被保送的,又有多少拥有真才实学,又有多少没有根基的被人被顶替的?
想要选拔出真正的人才 ,抄底变革才是关键,而且季博常也根本不认同现在的科举选拔制度。
按照大雍的科举考核制度,莫提舞弊和保送这一茬,单就按照真才实学考出来的状元郎也不算什么人才。
满嘴之乎者也,满腹经纶诗篇,提笔就能写出一部好文章的人就能是个好官?
七步成诗就能造福一方?
那诗词能让田亩多产一担粮,还是好文章能解决旱灾水患?
不用多,单就一个县衙小吏联合主薄 ,就能把这所谓的状元郎唬的一愣一愣的。
因为他不懂 ,十年寒窗读的全是史记圣人言,书上教的全是做人的大道理。
但如何能让底层百姓吃上饭不被饿死,如何能让百姓不被欺压这些,一部典籍都找不到 。
在季博常心里 ,与其花费大力气大价钱选出一帮酸儒 ,都不如把官袍给一个街头混混。
混混是贬义词,混混也一定不是个东西。
但他懂什么是存活之道,他知道粮行的鬼把戏,更明白县衙官府那套欺上瞒下的玩意是怎么回事。
知道怎么回事就不会被骗 ,懂里面的门道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
纵观前世历史,真正懂得这些能利用这些的,最后都位列至巅 。
大明老朱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他的出身还不如混混,但他懂。
刘备也是如此,经历过低谷低谷低谷又低谷之后,没什么人什么事能骗得了他。
还是那句话,他懂怎么活着,更懂怎么让别人活着。
你让别人活,那他们就拥戴你。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其核心也是这么回事。
大雍不是没有一部真正教人做官的典籍,只不过没人去学更没人把这当回事而已。
大雍法典 。
这是集开国之初所有人智慧心血着作的法典,其内包罗万象。
但很可惜,人们只是把它当做一部律法敬而远之,在所有读书人眼里,大雍法典远远无法和主流典籍相媲美。
杀伐太重没有灵气,更不上品。
季博常重重拍了拍书桌上厚厚的大雍法典摇摇头。
“太平盛世是用刀劈砍出来的,书卷灵气?”
“那玩意是吃饱喝足之后的产物。”
想要改变大雍科举获得真正的人才,变革不止是方法,还有观念。
文人傲骨是种让人钦佩的品德,但这种东西被捧得太高本身就是问题。
文人是要服务国家,而不是变成附在国家身上的蚂蟥。
前世宋朝文人地位太高,可结果呢。
养文却不能用文,这也是问题的根源。
就在季博常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老门房季豕快步走进书房。
“少爷,官缉司刘赟勒大人送来消息。”
“五皇子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