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夫不顺者已诛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惊?不是讲历史?古人开始输出!
“司马相如的作品两次惊动汉武帝,汉武帝也把他封为郎官,这是一段千古佳话。
但这样的佳话背后,却隐藏着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尴尬。”
写赋的人对皇帝来说,到底算什么呢?
算倡优,算俳优。
唱歌的也好,跳舞的也罢。
甚至是像太史公司马迁那样的史官,对皇帝而言也只是娱乐的玩具,宣传的喇叭而已。
文章写的再好再华丽,也只能帮皇帝歌歌功颂颂德。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司马相如又在刘彻身边待了好几年。
从他二十多岁出成都,在送客观写下那句话,我们就能知道,他并不是一个甘心做倡优的人。
好在,他是幸运的,窦太后去世后,刘彻正式开始大展拳脚。”
“同学们来回忆一下,公元前135年,发生了哪些事情?”
学生1,“窦太后死了!”
学生2,“打闽越?”
随着翻书声的此起彼伏,其他学生的声音也依次响起。
“唐蒙开通西南夷。”
“连通牂牁江。”
于丽打了个暂停的手势,“大家说的都没错。”
“这几年南边的闽越实在活跃,前138年的时候经常欺负东瓯,导致东瓯不想和它当邻居,直接上书请求迁入庐江郡。
到现在,它又是攻打汉朝南边的郡县,又是欺负旁边的南越。
南越没了办法,只好找到刘彻告状,于是刘彻派出了王恢、韩安国带兵出发攻打闽越。”
“闽越最后杀了国王请降,而汉军将领唐蒙在汇报工作的时候无意中得知从巴蜀到南越还有一条牂牁江可以连通。
所以回到长安之后的他找到刘彻,希望朝廷能出钱出人,把从夜郎国到南越的这条路打通。”
“这一段的故事我们之前已经讲过,唐蒙带人干了好几年都没连通,最后百姓因为过的太苦太惨发起了民变。
对于巴蜀之地和西南蛮夷的百姓而言,这段日子实在辛苦,但对司马相如而言,他终于有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
司马相如是四川人,熟悉当地的情况。
所以刘彻下令,让司马相如去解决这个烂摊子。
“拿到诏书的司马相如出发前往西南,到了以后,他发现当地的情况跟他之前了解的相差无几。
百姓们被组织起来逼着开山,他们顶着酷烈的太阳,用着原始的方法开路。
这一路的开通背后全是百姓们的血泪。”
“可联通西南夷是国家层面的战略方针,也确实具有非同一般的作用,这样的情况下,能怎么办呢?
同学们来想一想,如果你现在处于司马相如的位置,你会怎么安抚巴蜀之地的百姓。”
很快就有学生举手。
“你说。”
“我会先对他们表示自己很理解大家的痛苦,接着是给他们讲解工程的好处,然后是告诉他们工程也不用急在一时,大家过于辛苦是接收任务的官员没做好本职工作,尽量减少百姓对朝廷的不好印象,最后是鼓励他们再坚持坚持。”
于丽听完立马让大家鼓掌。
这位学生的逻辑,很不错诶。
想想他们才是初中生,能想到这么多方面已经很棒了。
“不错,表达理解,解释原因,加以鼓励,这几个部分很多学生都能想到。
但你提到的减少朝廷的不利印象确实又是另一个重点!大家再给这位同学一波掌声。”
“现在我们来看看司马相如是怎么说的。”
《喻巴蜀檄》,文章开头有这么一句话,陛下即位,存抚天下,辑安中国,然后兴师出兵。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蛮夷全被汉军打趴下了,人人仰慕,竞相争先归顺。
夫不顺者已诛,所有敢反抗的全都已经被诛杀。
而为善者未赏,表现好的还没有奖赏,所以朝廷才会派唐蒙访问西南各少数民族。
征召的巴蜀之地的五百名百姓只是让他们去搬运作为礼品的财物跟担任保卫的使者,以防出现意外,并没有发起军事行动的意向和投入战争的忧患。
现在是唐蒙擅自做主,启用了军事法则,但这些都不是陛下的旨意。
“这开篇,司马相如就先夸赞了刘彻的功德,然后否认了唐蒙的所作所为是刘彻的授意。”
——
{毕竟皇帝统治天下,用的也不是这些人。}
{真说起来,司马相如也只是个站在皇帝身边的侍从。}
{闽越我还有印象,他们的贵族做了两次背刺国王的事情。}
{这一段之前也讲过了,司马相如写了喻巴蜀檄。}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百姓们一起来造反(搞笑)。}
{我不会写,老师还没教啊。}
{就是给大家画饼就好了。}
{这道大题的分,我不要。}
{这是直接把锅甩到唐蒙头上了。}
{唐蒙岂不是要记恨他。}
{高情商语录,我记!}
……
活跃的闽越再次出场,百姓们也听的乐呵。
除了已经搬家到庐江郡的原东瓯百姓们。
闽越可劲的欺负他们,他们自然不会有什么好脸色,也不会觉得这件事讲的有多么好笑。
多数百姓则听到了那句东南西北的蛮夷都被打趴了。
确实啊,南边的南越、闽越被打了,东边的朝鲜也被打了,北边的匈奴更不用说,还有遥远的西域大宛国也被汉朝出兵打了。
这夫不顺者已诛,对他们的威慑力可太大了。
没什么人是真的不怕死的。
同为百姓,他们也会被这封檄文吓到。
更何况司马相如都已经说了那都不是皇帝的旨意,那唐蒙杀人的事情就肯定是他自作主张杀的了。
他们要发泄怒火,怎么也该朝唐蒙发。
事实也确实是这样,唐蒙杀人应该不是汉武帝亲自下的诏令。
所以司马相如说的话也不算错。
但有位同学说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把百姓们一惊。
这可不兴造反啊。
这一造,可就真的要被诛杀了。
而且他们现在可知道陈胜的故事结局。
喊出这句话是他,可到了最后,站在场上的,还不是各种贵族后裔。
这句话反倒是像一种现实的讽刺。
……
“下一秒,他话头一转,开始了类似于pUA的话术。”
应征的人逃的逃,自杀的自杀,这说明他们缺乏作为一个普通百姓需要具备的品德。
边境地方的人,一听说烽火燃起,都会拿上刀剑骑上马,准备奔赴战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