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惊?不是讲历史?古人开始输出 > 第45章 墨兵医名四家

第45章 墨兵医名四家 (第2/2页)

他广收徒弟,精心教学,根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的记载,秦汉时期,文献记载中他是带徒最多的一位医家。

名家代表人物。

邓析(前545年-前501年)。

惠施(前370年-前310年),惠氏,名施,即惠子。

“邓析是郑国人,他即是名家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法家的先驱者。”

“他成年后创办私学,根据夏商周的法律,然后结合郑国的情况,对郑国法律、法令条文进行修改,写了一本法律书《竹刑》,专门教人学习诉讼,宣传法治。”

“邓析还提倡揭贴或者用匿名贴来揭露那些贵族们的丑陋面目、那些大夫们的过失以及国家大事。这个行为对于后来的辨者们有着较大的影响。”

邓析是历史上最先反对礼治的思想家,他并不认可将先王看做自己效法的榜样。

“惠施是宋国人,也是庄子的至交好友。他是战国时期六国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主张魏齐楚三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

“他是名家‘合同异’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惠施的‘历物十事’看起来是对自然界的分析,但它的内容却贯穿着‘合同异’的思想。”

他曾说过: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这句话体现出惠施对于事物的相同与差异的思考。

什么是“大同”呢?

比如马,凡是属于马这一类的动物都包括在内,这就是“大同”。

但黑马、白马、大马、小马等等又有差别,这就叫“小同”。

他得出万物“毕同”的结论,相当于是把相同的事物跟不同的事物抽象地统一起来了。

然后进一步推论出“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的结论。

——

幕幕听的犯困,只好通过转移注意力来让自己保持清醒。

比如看墙上贴着的名人名言。

比如墙上的课程表。

这些看完了,她又飞去看学生们的课本,看他们的手在课桌底下的小打小闹。

——

这节课到了后半部分,投影上没了幕幕给他们念屏幕上的字的声音。

人们纷纷抬头看去。

结果就看到投影上的内容不断变化。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一位两鬓发白的中年男子看到此话不自觉地念出口。

这说的不就是他的情况。

明明想好了明日要做什么后,第二日又不想做了,告诉自己后日做也行。

几位学子凑在一块儿讨论那些名句,“这就是后世劝告学生们学习的话?”

“看着很有道理啊,我感觉我现在就应该去看书了!”

说完他就退出了这个小团体,往外走去。

其他几人对视一眼,也没了继续讨论的心情,大家都各回各家,各看各书。

更多的是看不太懂的平民百姓,村里有秀才的,还能帮忙解说一下。

村子此时没有读书人在的,就自己瞎捉摸。

“这话什么意思?”

“应该是你现在不好好种地,等你老了,你就知道难受了。”

周围一片的人听完,“不对不对,这是对那些学生说的,应该是他们不好好读书,等老了就知道哭了。”

说完,那人又觉得不对劲,“为什么老了就要哭了?难道他们老了就不能读书了吗?”

众人:……他们也不知道。

“快看快看,课程表!”

大家将视线放到那张小小的课表上面。

“语文、英语……体育。”

“1、2……11。”

众人都被这数出来的课程惊到了,他们居然要学这么多课程。

这语文和数学他们还能理解,但这英语是什么东西?!

还有那个生物跟什么信息技术……

虽然不知道需要学这么多内容的学生们多大,但多大也不应该学这么多东西吧……

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岂不是样样都会点,样样不精通?

“这样看来,后世的教育不太好啊。”

其中一人感慨了一句,但立马被人反驳了。

“你忘了最开始那个老师说的话了,她说欢迎同学们进入初中,这不就说明这些学生在学这些内容之前还学过别的。说不定这个初中学完了,后面还要继续去别的地方学习呢。”

“你这说的也有道理,说不定还真是这样。”

大家听到他说的话,齐齐点头,初中之后,难不成叫中中?

根据那个老师之前讲课时说过的,初期中期末期,总不能叫末中吧……还是后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