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大饥荒来了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开局一颗头,争霸全世界!
光绪二年春,从山东一带逃荒的人群开始急剧增加,去年一年就来了三十多万人,比往年多了十万。可今年开春,来逃春荒的就高达三十万人,大连、营口到处都是逃荒者搭乘的小船。
闽辽官员马上注意到了这件事,并经过调查汇报给了刘勇强。
“今年进闽辽逃荒的人可能会超过百万。大家都要做好应对准备。”
整个闽辽的统治机器转动了,尤其是东北,这里始终是军管状态,效率极高。
而且已经运行多年,磨合的非常好。
组织移民,编组,设立村屯。跟以前主要沿河不同,这一次全都沿着铁路分布。主要安置在黑龙江一带,也只有这里还有大面积的未开垦土地。
逃荒的人群和范围很快扩大化,下半年开始,河南、山西的逃荒人群大量涌入。以前山西、河南进入东北的主要是零散人员,比如山西的晋商,河南人以打工为主。
逃荒的数字远超了刘勇强的预计,仅仅上半年就达到了一百万人。不过也平稳,一百个壮丁编入一个村屯,作为军事化管理的地区,一天也就安置30个村屯罢了。
但到了年底压力陡增,因为此时每天涌入各港口的,已经不是几千而是上万人。安置村屯,发放种粮和食物,提供建筑材料等程序,让闽辽的管理系统有些承压,各地开始出现小范围混乱,个别领不到物资的饥民冲击了附近的村屯,吃了大户。
还好总算撑过了年,但饥民数量还是增加的。
“军管!”
刘勇强召开大会,提出进行彻底军事动员的方案,只要挺过了这场大灾,闽辽整个国家机器都能接受一次洗礼。
此时整个清政府都知道遭遇了一场严重的危机,整个北方受灾,从辽东一直到甘肃,甚至安徽和四川北部都是灾区,波及人口超过一亿人,早就不是清政府这种腐朽机器能够应对的局面了。
各地督抚自行其是,地方势力纷纷救灾,连老外都来掺了一脚。李提摩太深入山西,通过教会进行赈济,而江南乡绅集团一边为了自救,担心汹涌的流民进入江南冲垮江南的社会秩序,他们太恐惧一场太平天国运动了,所以纷纷募集资金,北上救灾,而且坚决反对教会的救灾,因为这会使老百姓入教。
刘勇强也竭尽全力做事,个人捐助了一千万两购买粮食,然后转运给灾区官府。虽然知道其中有些肯定会被官员贪腐,但只要粮食进去了,就能活人。刘勇强此时也不怕满清官员对他的避讳,派人给各地督抚写信,商讨救灾行动。告诉他们,只要人能来到东北就能活。
此时重灾区山西危机最重,而在这里当巡抚的是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曾国荃没有回信,但是打开关口任由山西人去口外谋生。此时河南官员采取了抵制,他们发出官告,一方面抵制洋教,告诉老百姓,宁可饿死也不要加入洋教祸害人,结果真有举家饿死的;一方面限制老百姓流动,担心出现李自成。
连续两年灾荒,清政府几乎没什么作为,并没有高效行动起来,中央集团是分裂的,洋务派和顽固派的斗争并没有随着这场灾难而结束,中央的大笔资金主要还是流入各种洋务事业中。
李鸿章开启了北洋海军建造,每年都有固定的拨款,由海关直接提走,这笔钱并没有停下。
不过李鸿章却帮了刘勇强一个大忙,闽辽抽调了大量技术人员,大大加速京西铁路的建设,铁路只用了一年半就通到了黄河边的郑州,这样大量河南人只要能抵达郑州,就能坐上火车前往天津出港。
此时清廷却对此进行禁止。
刘勇强此时不得不给外交部也下达了命令,外交活动转向救灾,全力跟清廷沟通。
“动员军队?”
这时候施里芬这个总参谋长给刘勇强提出了这个建议。
这个时候动员军队。
施里芬点头:“这是唯一能解决问题的办法。”
到底是德国人,就知道靠这个解决问题。
但刘勇强也没什么好办法,因为清廷的保守派那边,真的出了一群奇葩。他们纷纷反对老百姓去东北,认为这会壮大闽辽,哪怕官面上,刘勇强始终打着东北各个将军的旗号,但心知肚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还有的清流上奏,说刘勇强是效田氏买国之举,借此邀买人心,若任由刘勇强来救灾,老百姓就要背离朝廷了。
这些人真的没把人当人,老百姓吗,那能算人吗。
“那就动员!”
之前在施里芬的推动下,闽辽已经全域军事化,将原来的民屯转为军屯,这两年又吸引流民新增了五千军屯。军屯覆盖人口700万,极限动员200万军队。当然现在还做不到极限动员,因为大量新军屯连基本训练都没完成。步枪都只生产了50万支。
所以动员只是动员了1万座老军团,第一批次动员,10万大军应招入伍。进军方向是蒙古,沿着长城一线,从山海关起直到大同,每10里设一个据点,接应出关难民。同时威慑清政府,要他们开关,舰队驶近大沽口威慑。
终于在各方压力下,清廷下令开关,为河北、山西百姓开启了山海关、张家口和大同等关口通道,沿着长城一线能顺利抵达东北。
河南老百姓也能坐着火车,从天津出港。此时铁路还没完全修好,很多车站没有建成,纯粹是随时启动随时停,不断接送难民。
各方合力,又一年熬过去了。虽然灾民大范围出现,却没听说哪里有饿死人的现象,更不用说人吃人了。
这一年,英国跟闽辽之间外交活动频繁。
俄国在欧洲的外交活动,已经足以证明他们对发动一场巴尔干战争下定决心了,而这一次没有法国这个免费打手帮忙,英国只得到了奥匈的有限保证,但奥匈基本不会参战。英国人可不想孤军奋战,跟俄国玩命。
此时的英军有3万深陷阿富汗泥潭,又往南非调了5万人,因为南非的布尔人发现了一个规模巨大的金矿,他们通过开采金矿,购买了大量武器装备,将英军打的很难受。英军已经出动8万人,同时进行两场战争,但这对大英帝国来说,只是小意思,她们有这个势力,可如果要开第三条战线,就不够了,还是跟俄国开战。
英国人非常着急,希望在对俄战争中,闽辽能出兵进攻俄国远东,牵制俄国兵力。
英国人可不止找闽辽一家,对大清更加积极。提出了军费援助等大量条件,支持清廷武力收复伊犁。哪怕俄国人拿着伊犁割让条款,白纸黑字说明那里是他们的。国际条约的解释权是人家霸主的,英国人认可那才是国际条约。可惜大清帝国总是一副以和为贵的态度,说话模棱两可,比英国人的外交辞令还让人费解,还没有实际意义可解读。
年底,英国甚至派来了一位殖民地高官,一位贵族,印度总督托马斯·巴林男爵,他打着考察印闽市场的幌子,前来闽辽活动。
此时英国人出动的8万大军,基本都是印度人,只有军官是英国人。
“我认为,贵国的精力应该放在国际局势上,我对大清和贵国爆发的天灾表示遗憾,但救灾从来就不是政府的义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