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高武大秦:收获美女,修为就 > 第17章 无辜百姓

第17章 无辜百姓 (第2/2页)

这一战的噩耗迅速传遍天下,无疑为秦军征伐四国注入一剂强心针。而逃亡中的冒顿得知父亲惨死、匈奴大军被灭,顿时气血翻涌,口喷鲜血,险些昏厥。

“我要报仇!”冒顿咬牙切齿,但理智告诉他,目前绝非赢风对手,唯有尽快逃离秦国,方有一线生机。

赵国,赵王迁闻讯,如遭雷击,从王座上跌落,瘫坐在地,神情木然,口中反复呢喃:“怎么可能……”

他深知,借匈奴之力牵制秦国,已是赵国最后的底牌。如今匈奴惨败,赵国将面临天下共讨之局。他颤抖不已,绝望地问天:“难道连上天也要舍弃赵国吗?”

赵王迁的阴霾笼罩着人群,原本就惶恐不安的众人此刻更是如丧考妣,个个脸色惨白如纸。他们心里明白,一旦连廉颇、李牧这两位顶梁柱都无法阻挡秦军的步伐,赵国的末日就要来临了。

然而,秦军真那么容易对付吗?魏王宫内,魏王也在暗自思量。

早在得知匈奴侵犯秦国之初,魏王便推测这可能是赵王迁使出的险招。尽管他对这种行为嗤之以鼻,但也不得不承认,如果赵国能趁秦国腹背受敌之时,果断出击,或许战局会迅速尘埃落定。

然而,现实……

“头曼单于不是号称骁勇善战吗?怎么转眼就被秦军击溃了?”魏王满腹疑虑,言语间透着焦躁。此事犹如一块巨石压在他胸口,让他觉得如今魏国的处境愈发艰难。他甚至开始盘算,是否要在战事未决之际,主动向秦王政俯首称臣,乞求宽恕。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秦王宫内欢腾的气氛。昨日刚刚收到赢风的捷报,今日朝会上又传来赢风已荡平十万匈奴大军的喜讯。

“好!好!好!不愧是我秦王之子!”祖龙开怀大笑,满心欢喜。朝臣们也随之释然欢笑,心中那块悬石终于落地。他们不禁好奇,这世上还有什么困境能让这位公子束手无策?有这样的公子在,秦国若不繁荣昌盛,那简直是天理难容。

朝堂之上,众臣齐声高呼:“万岁!”这些久经官场的老狐狸,见祖龙如此喜悦,自然不会放过拍马屁的机会。

李斯率先起身,眉飞色舞地说:“公子此役打得精彩绝伦,充分展现了我秦军的威猛之姿!”虽有阿谀之意,但他内心确实激动不已。当前秦与各国交战,任何微小的变故都可能影响战局走向。赢风能以雷霆之势荡平十万匈奴,无疑大大提振了秦军士气,同时震慑列国,挫败其斗志。此消彼长之间,秦军离大获全胜更近一步。

“不仅提振我军士气,更让列国对我秦敬畏三分,其士气必然大挫。如此一来,我军取胜指日可待!”李斯慷慨陈词,祖龙听罢更是喜上眉梢,连连称赞:“善!”

自登基以来,祖龙还是头一次如此畅快。他下令将赢风的赫赫战功传遍诸国,要让普天之下皆知其子的威名。此令一下,胡亥、扶苏等公子脸色陡变。他们深知,赢风的威望已无可动摇,除非他在战场上遭遇不测,否则他们如何能与之抗衡?

胡亥紧握双拳,牙关紧咬,心中愤懑难平,却又不得不承认赢风的实力恐怖至极。他若有丝毫挑衅之举,恐怕赢风只需动动手指就能置他于死地。无奈之下,他只能将目光转向赵高,期盼他能想出对策。遗憾的是,赵高始终低头不语,令胡亥彻底绝望。

“公子此举,实乃造福我中原诸国的大好事!”李斯继续道,“往昔我们时刻提防匈奴侵袭,甚至不惜耗费巨资修建长城,皆因匈奴如附骨之疽,难以根除。而今,公子不仅剿灭十万匈奴大军,重创其势力,更亲手斩杀头曼单于。此战过后,匈奴再无崛起之可能。待收拾完诸国战事,我军便可直捣黄龙,彻底消灭匈奴。”

李斯的话引起众多朝臣共鸣,他们纷纷附和,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对于其他诸国来说,赢风此举无疑是秦军实力的严正宣示;但对于中原百姓而言,这无疑是一大福音。从此以后,他们不必再受匈奴侵扰之苦,生活得以安宁。匈奴就像吸血的蚂蟥,长久以来折磨着边境百姓,如今,那段苦难的日子将成为历史。

由此一战,赢风在天下百姓心中的地位将大幅提升。这在和平时期足以吸引天下英才归附,即便在战乱年代,也能鼓舞士兵士气,甚至可能引发诸国民众反对这场战争,形成民心所向。

祖龙对此心知肚明,听闻群臣赞誉,更是喜形于色。

“公子此举,更赋予我军出征的正当理由。”李斯接着说,“赵国竟胆敢勾结匈奴,犯下天下人所不齿的罪行。如今公子铲除匈奴,惩处赵国,乃正义之举,何人胆敢质疑?”

随着消息的快速传播,赢风覆灭匈奴大军、斩首头曼单于,以及赵国勾结匈奴的丑事,顷刻间传遍中原。举国震惊,天下震动……

无数平民百姓开始口口相传嬴风的英勇事迹,无论是在赵国还是齐国,凡是在边疆地区生活的,如今无人不对嬴风赞不绝口。

有些人甚至将嬴风视若神明,当作心中的信仰。大批百姓因此毅然决然地离开齐赵边境,直奔秦国,渴望得到秦国的接纳。因为在他们眼中,只有在秦国的庇护下,才能找到真正的安全感。特别是赵国边境的民众,他们清楚记得,嬴风曾许诺,待秦国攻破赵国,必将屠城三十座。

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逃离这片令他们心寒的土地。原本秦国对赵国的征伐,还引来不少指责其残暴的声音,但随着局势演变,就连许多赵国百姓也开始倒戈,视这次秦军为正义之师。这样的转变,无论是赵国还是秦国,都是始料未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