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元旦无知挨批评 春节劳动写小诗 (第2/2页)
下课后,很多同学还在继续练发报,有的在桌子上削铅笔,有的伏在桌子上练字。他们需要写的字,不过是英语的26个字母和10个数码字,但因为要讲速度,一般每分钟不能少于130个。速度快的可以达到每分钟180个甚至200个,平时,人人都会写,但速度一快,一慌,就会写得一团糟。所以练字,是报务员的基本功之一。廖文刚的书写历来就不是强项,他下课就抓紧练字。这时同学们的右手肘都成了墨板一块,黑黑的铅笔灰已经浸入到了布絮之中。
临近放寒假了,一天晚点名时,李主任说:“马上就要过年了,学院要放十五天的假。上级规定,只能有四分之一的同学回家,可以少,不可以多。因此,打算回家的同学,可以先到助理员那里报个名。不过,学习期间,只能有一次回家的机会,自己安排好,这次走了,可就没有下次了。”这么一说,同学们都想起家来了。廖文刚虽然每月都可收到家里来信,但半年不见面,心里还是想得慌。散会之后,李学明问:“廖文刚,准备回去不?”廖文刚说:“明年回去吧,有那么多同学要回去。再说,家里穷,不如马上寄点钱回去。”李学明说:“对,明年过年我们一路。”
北京的杨先智和朱庆茂、天津的赵宗儒都要回去。廖文刚进宿舍见他们都把棉衣摊开放在床上,在小心翼翼地拆着。“你们是在干啥子?”赵宗儒操着天津话说:“衣服这么黑,穿回去老百姓会说,这是拾垃圾的兵吗?我们把棉衣的布拆下来,洗,然后拿到澡堂的暖气上去烘干。干干净净回家过年,这不好吗?”这个办法立即传播开来。廖文刚也穿上皮大衣,把棉衣脱下来研究,慢慢拆开,轻轻使布脱离棉花,保持住棉花原有的形状。最难拆的是袖子和肩。他跑到杨先智面前,看他如何处理。廖文刚的手可不巧,跑来跑去仔细看别人操作,总算把棉衣拆下来了。
洗还更麻烦,洗衣水一会儿就结成了冰块。他们只好一幅一幅地洗。好不容易才洗好。然后拿到澡堂里去,放在暖气上烘。一会儿,澡堂里就烟雾腾腾。同学们都在那里守着。一则因为暖和;二则便于勤翻动。只用了一小时的时间,衣服就又干又暖了。他们拿着衣服回宿舍,打开针线包,穿好针线,把棉花照原样铺好,照原样一针一针地缝起来。男同学们远不是飞针走线,而是笨拙地拿着针,线路弯弯曲曲,缝出来的样子惨不忍睹,有的地方长了,有的地方短了。
廖文刚更是急得抓耳揉腮。正在慌乱的时候,女生们听到消息,都赶来解危。刘若兰说:“都是黄胆大嘛,以前摸过针吗?”陈朴、龙玲娣、张爱玲、唐燕群、李翠根、李成玉、韩景学、谢彩文、陈月琴都来了。虽然都是年轻姑娘,针线在她们手里,可就听话得多了。直忙到吃晚饭,男同学们才穿上了整洁干净的棉衣。大家都连声向女学员们致谢。
学校放假前,中队特别开了会。李主任在会上反复强调:“回去的同学,一要保密,学校学的什么,一律不能外传。二要注意安全。三要注意影响,地方上的事情,不要随便发议论。四要学雷锋,做好事。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你们在路上也要多做好事。返校后,我们要收集材料,向院里汇报。留在学校的同学,可以自由安排,上面说的四条,同样适用。也可以做好事。也可以学习,要上街,必须三个人一起,要请了假,才能出去。”
高指导员说:“我补充一点,就是安全,同学们,不要乱开玩笑。我们学校就出过这样的事,一个同学出街去,天晚了,警惕性很高,手里攥着一块鹅卵石。一会儿,他后面就跟上来了一个学员,见前面是熟人,就悄悄跟上前,用手蒙住了前面那个同学的眼睛。那位同学以为有坏人袭击,回手就是一鹅卵石,后面那个同学应声倒地。等发现是认识的同学,才送医院住了半个月的院。这类教训,大家要吸取。还有,天气很冷,就特别要防止煤气中毒。小组长这次都没有回去,要每天安排人检查烟道是否畅通。火炉是否有煤气泄漏。回去的,留校的,都要安全度过春节。”
张家口到北京的火车,是晚上十二点从包头来的过路车。不回家的同学,都争着去车站送行。杨先智和成都的李淑瑗也在回家的队伍里。他们都向认识的同学们招着手。等到火车开动了,留校的同学高喊“再见”后,才回校睡觉。
回家探亲的战友们已经走了,廖文刚向家里、李秀芝、李荷艳、李继光、钟同等同学去了信。又和李学明一道去邮电局给家里寄去了30元钱。
因为天气冷,同学们多半是在教室、宿舍这些有火炉的地方度过。他们的主要活动是写信、看书,打乒乓、打羽毛球。李学明和廖文刚商量说:“我们也想几件好事来做吧。”廖文刚说:“可以,我们开个会,商量一下,有些什么项目可搞。”这个组回去了4个同学,剩下的8个同学坐在宿舍里,讨论做些什么好事,他们讨论来讨论去,确定了扫雪、打扫厕所、帮厨、给干部家属送煤等四项活动。
他们先扫雪。每个同学都去助理员处借了一把铁锹。他们把整个院子里,路边上堆得不整齐、不好看的雪堆,都进行了清理。使八大队的所有道路、过道上的雪堆都便于通行了。第二天,大家都去打扫厕所,这可是最为艰难的工作。尿槽里的尿,都是一堆一堆的冰,曲曲折折,高高低低;和尿槽的面差不多是平的。要清理的都是冻成了冰的尿块。孟令学说:“这可得小心,要除去这些冰,又不能损坏尿槽。”李学明说:“铁锨起不了多大作用,得有镢头。”同学们去借来了镢头和小铁锤、錾子。他们一点一点地劈,一小块一小块地敲。他们把敲下来的,用粪箕挑到伙食团外的菜地里去,等天暖以后作肥料用。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抢活干。
廖文刚学着石匠的样子,左手拿錾子,右手拿小锤,蹲在尿槽里敲打。李学明挥舞着四川人叫的“啄子”——中间穿木柄两头尖的铁制工具,孟令学则用钢钎,郑福先使小锄,王德志和侯兆林就负责用铁铲铲,李知骏和赵昭圣就负责挑。整个工地上,工具叮当,笑语喧哗。他们干了整整一个上午,把尿堆基本铲平了,把尿槽收拾来像个尿槽了。把确定的几个项目完成以后,李学明又安排大家把教室宿舍都认真地打扫了一遍,这才准备过年。
除夕夜,食堂里伙食相当丰盛,晚上大家都看电影。看完电影,回到宿舍,同学们都想着自己的家人,半夜过了,大家还不能入睡。郑福先说:“真想家啊,爸爸妈妈都好吧。”廖文刚说:“‘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个‘倍’字用得真好。平时,虽然想,还有事情混着,现在,过年,没事,真想得心疼。”赵昭圣说:“来,我们大家来作诗。”廖文刚说:“好,我先想一首。”隔了一会儿,廖文刚说:“冰天雪地爆竹声,塞外征人意绪腾。父母弟兄思念我,何时相叙此时情?”郑福先说:“廖文刚的是文绉绉的,我来一首:我在塞外,父母自爱。不必想我,快请酒菜。”王德志说:“听我的:回不去就不回去,北风萧萧送心意。父母弟兄多保重,明年今天准相聚。”同学们都尽情地抒发了自己的感情,才慢慢入睡。寒假此后的时日,大家还一起去张家口城里逛了几回。然后就自己看书。廖文刚先看了《古代散文选》,后慢慢看《苏东坡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