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伐天之战(求道者)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剑破云京的天下第一只想跑路!
京州,云京旧址。
曾经的废墟早已消失不见,崭新的行宫在昔日的云京城上建起,
近百年的时光足以改变太多太多,沧海桑田,往昔不在,
白首白须的老太监行走在云京城的街头,看着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切,眼神之中多出了几分温情,
往昔的种种映入魏忠离的心头,在不知不觉间他已经走到了行宫的门口,
没有惊动任何人,魏忠离悄无声息的走入了行宫之中,看着其中的一切,
一步一步,足足走了一个时辰,
停在那陌生的御书房门口,魏忠离长长的叹了口气,朝着宫外走去。
日月湖,湖中小岛。
人间易改,山河不变。
偌大的云京城,也只有这日月湖还是魏忠离印象中的模样,
坐在日月湖的湖畔,魏忠离想起了曾经那个由他看着长大的帝王。
一晃眼,原来已经过去如此之久了。
曾经的大余终究还是覆灭了,自欺欺人毫无意义。
而现在,灭掉大余的明临帝国同样在朝着灭亡的道路不断狂奔,倒也算得上是因果循环。
只是,这果,魏忠离并不喜欢。
魏忠离希望明临帝国覆灭,却不希望它因为为了拯救人族,拯救天下苍生而灭,
明明应该由他亲手主导,一步步引领一个新的王朝,击败这讨厌的帝国。
想着想着,魏忠离长长的叹了口气。
他只是一个老太监,什么也改变不了,救不活他看着长大的君鼎安,也救不了大余,现在甚至连自己的命运都做不了主。
他魏忠离不甘心!
这该死的天道!这该死的一切!就算真的要死,他也以他自己的意志去死!为了自己在乎的东西去死!
这天下的一切都是曾经他们大余的东西,同这天道何干!
想着想着,魏忠离的目光变得愈发冷冽,愈发决绝。
高天之上,银光乍现,嗡鸣震响。
高天之下,阴气冲天,云京城内,灵力倒卷。
这一日,湖畔喋血,大余彻底覆灭。
……
永州,淮山南麓,半山城。
百年的时间一晃而过,昔日那藏于山野中的小寺也因为佛门圣僧悟心的原因,渐渐成了今日的佛门禅宗圣地。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昔日因,今日果。
曾经一腔热血,以身饲魔,力图以一己之力拯救一城之人的小和尚也在漫长的岁月中成长为了佛门的圣僧,
支撑起了整个佛门的兴衰,扛起了同妖族作战的大旗。
半山寺也从一座破破烂烂的小寺发展为了如今的佛门禅宗圣地,成了天下佛门中人心中的圣地。
许是因为往昔的经历,许是因为初心难忘,
一晃百年,悟心仍未离开这个养育自己长大的寺庙,
在他的影响下,半山寺亦是安分守己,从不向外巧取豪夺,
凡有香客,无论高低贵贱,上香者皆无任何数目上的要求,可以是黄金千两,亦可以是铜钱一枚,全凭香客自身心意。
寺中的僧人以助人为修行,不图回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香客,
供奉所得的香火也被半山寺尽数散去,救济灾民,施粥送衣,
寺中的僧人更是开辟良田,自行耕种,过着最为朴素的生活,没有半点豪奢。
稍长些的僧侣更是会下山渡世,于各地讲法,普渡众生,
大多数的僧人都不修武道,只修禅理,悟己悟心,于世俗之中寻找那传说之中的大乘佛法。
穷文富武,武道的修行耗资巨大,供养一个普通武者的修行耗费的资粮,都足以养活数百贫民的性命,
于半山寺而言,这样的武道在他们心中的意义远没有那救人重要,
少一人练武,多渡数百百姓,无需任何犹豫,
以他人的鲜血为己身基石,这样的武道,半山寺的僧人不愿去修。
……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半山城,城中广场,庄严而又温和的讲经声在广场之上响起。
一座规模浩大,档次极高的高台被数不清的百姓围了个水泄不通。
他们或是自身独行,或是三三两两,或是同家人一起,
或是虔诚礼佛,或是充满欲望,或是渴求美好,或是指望不劳而获,
有诚心为家人祈福者,有渴求功业者,有欲洗轻罪孽者,亦有那意欲行不义之事者,
但更多的还是那家里长,家里短,多是渴望佛陀保佑,能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不一定向善,甚至会损害其他人的利益,但也绝非什么大恶之徒。
人心难明,凡此种种,尽是人性,
活在欲望的世界中,尽善尽美的人本就不可能存在,
那藏于人心最深处,最为难堪的一面,只要不去伤害他人,也就没有必要将其暴露在阳光下的必要。
高台之上,盘坐于金莲之上的悟心一边讲法,一边望着这围在他身侧的芸芸众生,
时至今日,往昔的种种困惑他心里也渐渐有了答案,不再偏执于一定要如何,而是学会了如何坦然的接受这个世界,如何在这算不上美好的世道中去做些真正意义上能帮助他人的事情。
脱离苦海,解救众生之道,悟心并未找到答案,也放弃了继续追寻的想法,
亦或者说,在现在的悟心看来,这个问题从来就没有答案,
那书中的美好佛国永远都不可能存在于现世之中,亦不是他们真正要去追求的东西,
只要人尚且是人,仍保留着属于人的天性,这个问题就永远不可能被彻底解决。
悟心觉得,自己真正要做的,从来都不是去追求那缥缈虚幻的佛国,而是一点一点的去改变自己身边的一切,
接受人性中不美好的一面,并以此为基础去引导他人向善,用最大的努力去让更多的人有活下来的机会,让他们在最为需要的时候得到该有的帮助,
在人生的岔路口,将温暖递上,将冷漠驱逐,
那看似不起眼的温暖却足以改变一个人终生的命运。
唯有当事者才能知道,他人那微不足道的关心,或是一次不起眼的嘲讽,对他们的一生会造成怎样重大的影响。
而这,便是悟心如今追求的道理。
佛门的圣僧渡不了世间的芸芸众生,但却可以尽可能多的去渡身边的人。
脚踏实地,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想着想着,一丝涟漪在悟心的心湖荡起,
反应到外界,以悟心讲法的高台为中心,
地涌金莲,佛国横空,金色的佛光照在半山城的每一个角落,唤醒着人心中的美好。
所过之处,诸邪避退,痛苦不在,
平静而又威严的声音在天地之间回荡,声音不大,却直击心灵,让所有人都沉浸其中。
许久许久,日落西斜,金莲坠入群山之间,天空之中的佛国虚影也随之消失不见,
留下的是那拜倒的人群,是那愈发虔诚的信仰。
恍恍惚惚之中,悟心的嘴角勾起,目光愈发平静,心头荡起的涟漪也被回忆抚平,
百年前的时候,在同样的地方,一个小小的和尚,坐在那简陋的高台之上,同今日一般无二的场景在过去上演,
不同的是,那时的小和尚只有一腔热血,不明世间的道理,有的只是纯粹,有的只是想去救下那些对自己好的人,
那时的小和尚讲的口干舌燥,心中说不出的惶恐与害怕,对死亡亦有说不出的畏惧,
“受一方香火,护一方安定,这不是佛教给我们的吗?况且……况且西街的马大娘每次上香都会带来些糕点,东街的山爷爷每次都会给我说各种有趣的故事,南街的乐大叔更是会给我偷偷带那些住持不给玩的玩具……”(详见227章)
悟心至今仍记得自己当初在三玄面前说出的话,一晃经年,往昔的一切再次浮上心头,相似的一幕再次在同样的地方发生,
不同的是,半山寺的悟心小和尚只有一腔热血,只有去挑战力量的勇气,却没有改变乾坤的力量,无可避免的会害怕,会畏缩。
而现在,佛门的悟心禅师终于有了去直面一切的勇气,虽仍会闪过害怕的情绪,却再也没了曾经的畏缩,逐渐圆满的心灵足以将所有畏惧驱逐,有的只是那愈发坚定的信念,和践行心中之念的力量。
望着半山城内的一切,恍恍惚惚之中,悟心看见了往昔的自己,看见了往昔的三玄,也看见了属于自己的宿命。
天定万物,但人间最不缺的就是那独属于人的奇迹。
高天之上,嗡鸣不止。
高天之下,悟心闭上了双眼。
曾经和三玄的对话再次浮上悟心的脑海,
“悟心,你觉得用自己的命去救人蠢吗?”
“蠢”
“如果是救百人呢?”
“还是蠢”
“千人?”
“蠢”
“万人”
“小僧不知”
“天下苍生?”
“佛不就是如此吗?”
……
嘴角的笑容愈发明媚,闭目的悟心变得愈发庄严,金色的佛光在其周身升起。
自问自答的声音在高台之上响起,声音很小,传不出那广阔的高台。
“蠢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