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金刚桥头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逼良为婿!
北洋大学校园里一条幽静的林荫小路上,土肥原八郎正和同样是高级外教的吉川秀树悠闲地散着步。
跟人如其名的土肥原八郎比起来,这位吉川秀树教授简直就可以用“帅得没边儿”来形容了。
就见他三十出头儿的年纪,个子足足比土肥原八郎高了将近一头。一身裁剪得体的倭国名牌西装,把他原本就比例协调的身材衬托得更加修长挺拔。
特别是那两条倭国人中少见的大长腿,再配上乌黑浓密的头发和俊秀的五官,简直就如同从倭国动漫中走出来的男主一般,让任何一个女生见了,都不由得会多看几眼。
“敬宫直人这个无能的武夫,简直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还真以为让他们来北洋大学,仅仅是为了传播他们那所谓的‘武道精神’来了吗?”
吉川秀树虽然面色非常平静,但说话的语气中却透露出无法抑制的愤怒。
“吉川教授,敬宫直人他们的做法本身并没有错。因为这群无脑武夫根本就不知道咱们的计划。况且他现在采取以守为攻的策略,正是应对那群华夏学生最好的办法。”
土肥原八郎倒背着双手,缓慢地迈动着两条小短腿儿,面色和声音都非常平静的说道。
“但是,老师……”吉川秀树突然提高了声音道。
“我说过多少次了,只要是在华夏,就不要叫我老师!”土肥原八郎打断了吉川秀树,并狠狠的低声训斥了他一句。
“好的,我记住了。但是土肥原教授,如果没有了敬宫直人他们的兴风作浪,校方就有可能把注意力转移到咱们身上,那咱们的计划岂不就……”
吉川秀树虽然怒气消失了大半,但说话的语气中又透出了明显的担忧。
“这个你尽管可以放心,看到敬宫直人他们的帖子之后,我就立即采取了紧急的应对措施。树欲静而风不止。我想用不了多久,北洋大学就会掀起一股校园风暴。”
土肥原八郎不但面色和声音依旧保持着平静,同时脸上还浮现出了一抹奸计得逞的笑容。
“我相信土肥原教授的措施,肯定会比敬宫直人他们之前的所作所为加起来,都更加能够吸引校方的注意力。但是咱们的计划却因为接到消息晚了,所以……”
虽然土肥原八郎的话让他安心了不少,但吉川秀树脸上透露出的忧虑之色却是有增无减。
“吉川教授,你以为我刚刚采取的紧急措施,仅仅是为了挑起敬宫直人他们和那群华夏学生之间的争斗吗?要是这样的话,你可就让我太失望了。”
土肥原八郎面色和声音虽然依旧平静,但他语气中的失望和脸上那种含在肉皮儿里的阴冷,却让吉川秀树心中暗暗打了个寒颤。
“原来土肥原教授使用的是一箭双雕之计,这简直是太完美了!看来我这次能够选择跟在您身边来华夏执行任务,简直是太正确了。”
吉川秀树慌忙微微躬身赔笑并送上了一个大大的马屁。
“虽然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想方设法接近我们圈定的目标。但这些华夏人实在是太狡猾了,他们的做法完全出乎了我们所有的预料。”
吉川秀树的马屁并没有让土肥原八郎的表情看上去有丝毫的变化,但却难掩他语气中的恨意。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吉川秀树小心的问道。
“如果我们完全寄希望于我刚刚采取的紧急措施的话,那肯定是不够的。好在我之前无意中埋下的一颗棋子,反而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土肥原八郎长出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又继续说道:“所以我们现在能做的就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等。”
“等?您的意思是说等到最关键的时候再……”吉川秀树沉吟着说道。
“没错,等到最关键的时候再突然发动。这样就算拿不到我们想要的东西,也会延迟华夏人的计划,甚至是给他们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土肥原八郎胸有成竹的说道。同时他的脸上还浮现出了一抹笑容,似乎是在为自己那个完美的计划而感到得意。
“土肥原教授,那我呢?需要我做些什么?”吉川秀树问道。
“山田大师已经到了津城,你只要完成好你自己的任务就可以了。而且从现在开始,这边的事情你就不要再参与了。”土肥原八郎答道。
“好的,土肥原教授。前两项任务,我已经基本完成了,就等着行动开始了。第三项任务我也已经组织好了人手,随时都可以开始,估计今年暑假就可以完成。”吉川秀树说道。
“那些人手都可靠吗?”土肥原八郎问道。
“绝对可靠,用华夏人的话来说,这些人都是一群咱们柘蟠的‘脑残粉’。”吉川秀树答道。
“嗯,很好。下面你只需要等待山田大师的消息就可以了。千万不要轻举妄动,以免节外生枝。”土肥原八郎满意的点了点头后又嘱咐了吉川秀树一句。
三岔河口,金刚桥头。
一位衣着普通头发斑白且面容清瘦的老者,已经在金刚桥上反复走了好几个来回了。此时,他正站在桥上用望远镜朝着桥的四周不住的观望。
看了好一阵后,清瘦老者这才放下了望远镜。抬起头看了看天上太阳的方位,接着又抬手看了看腕上手表的时间,然后又拿出一部手机摆弄了起来。
“这位爷,我看您在这儿已经站了老半天了。这金刚桥眼前儿也没嘛好看的呀,您了这是看嘛呢?”
清瘦老者的举动吸引了一位散步由此路过的光头老者的注意,于是那位老者就凑上前来,操着一口地道的津城方言问道。
“嗐,您了不知道。我小时候经常在这河边儿洗澡,就这海河,我一气儿能凫俩来回儿。这四十多年过去了,我说回来看看吧,可除了这三岔河口跟这桥,哪哪儿都不认识了。”
清瘦老者同样也操着一口地道的津城方言微笑着答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