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大唐升官记 > 第161章 受命于危难

第161章 受命于危难 (第2/2页)

“如今山东之地遍地受灾,陛下理应亲自支持,然陛下镇守京畿之地,不便外巡。太子作为储君,本就该代天子巡牧。所以,臣认为主持救灾之大事,太子领衔方能体现陛下体恤百姓之道,再辅以能臣行之。”

寒云压根就不相信,没有中央统一调度,那些个地方官能处理好,不谎报灾情就谢天谢地了。

萧瑀第一个支持,毕竟他也是太子少师,能让太子出头的机会,绝对不能放过。

他心里也没有底,太子到底行不行。

看见寒云自信满满的样子,打算听听太子如何说再作后策。

“王德,宣太子前来。”李世民想着这小子难道专程教过太子救灾。

李世民猜对了,寒云给太子留下的第一课就是救灾,这是巩固太子地位,提高声望最好的机会。

关键是寒云有信心处理。

说起来受灾面积大,折算成人口,也就那么一两百万人口,比千年后好多市的人口都少。

不多久,李承乾来到书房,他也不知道何事。

进屋一看,一群朝中众臣,再一看,那个坐姿最奇怪的不是云峰吗?

这下心里有底了,有云峰给他兜底,还怕啥。

李承乾进来先后给李世民、萧瑀和寒云见礼,一个天子、两位老师。

“你先看看这些山东各地关于遭受旱灾的上表。”

李世民让王德把一叠上表递给李承乾。

上表看起来多,可没多少字,而且都大同小异。

无非就是久未下雨,旱情初显,请朝中运粮拨钱,减免税赋等等。

李世民登基就减免了关中的税赋,要是再把山东各地减免,大家都得去喝西北风了。

这也是李世民头疼的地方,他真的很穷。

宫殿的扩建都让他暂停了,就是那个后来李渊住进去的大明宫。

不多久,李承乾读完,看了寒云一眼,寒云报以微笑,指了指自己,意思就是我就是你坚强的后盾。

“儿臣已看完,上表均是山东各地的旱情。”

“说说你的想法。”

李世民说出此句话之时,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相当于让太子八岁就上殿听政拿主意了。

历史上李承乾上殿听政是十四岁,六年后的事。

因为寒云的到来,让他提前了六年参与政事。

“儿臣认为首先要精准统计受灾人口、范围、程度。救灾要的是数字不是文字。”

嘶,李承乾第一句话就把这群大臣震住了,这是八岁孩童能说出的话吗?

也不能怪这群大臣,毕竟都不是从明算科上来的官。

但凡抓一个户部的度支司官员来,他也会要这些数字。

“其次,父皇发一道敕令。凡弄虚作假者,重处;凡散播谣言者,重处;凡救灾不力者,重处;凡聚众闹事者,视为谋反;凡抢夺钱粮者,罪加一等;凡救灾有功者,重奖。”

嘶,这下轮到李世民惊讶了,心里暗自高兴:“有天子之范。”

“第三,组建救灾内阁,统一调度,抽富之地以救灾地。令江南各道,集中粮食于扬州;剑南道集中粮食于益州;关中各道集中粮食于长安。”

“第四,组织灾地自救,世家豪绅一家帮一县,富农工商一家帮一村。父皇许诺以未来两年之税赋为预支。”

“第五,令工部、将作监规划灾地之道路、水利灌溉、城池修缮等工程,调度灾民修之,以换取粮食。”

“第六、令太医署、各州县医官,防备疫情之发生。”

“第七、令工部、司农寺统筹田地复种,调度种子。”

“第八、令国子监学生,奔赴灾区一线组织救灾,以弥补官吏不足,亦作为选聘官员考核条件之一。”

“第九、令户部调度粮食和钱财支出,兵部开放驿站行运输之便利。”

“第十、向各藩国下诏上献粮食。”

“此为救灾十策,具体调度钱粮数据,待各地统计完毕,分出轻重缓急,合理分配。”

李承乾一口气说完救灾十策,这十条可是寒云逐一考核过,并且详细解释过具体措施。

嘶,李承乾说完,书房内安静了,李世民的双眼泛出了泪花,这还是以往唯唯诺诺的太子吗?

当然聪明的他立刻想到一个人,这些变化都是自从太子认识一个人后开始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