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马湘兰(中) (第2/2页)
这一幕让马湘兰对王稚登的人品和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她看到王稚登不仅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更是一个心地善良、有同情心的人。他对弱者的关爱和帮助,让马湘兰更加敬佩他的为人。
这件事情让马湘兰意识到,王稚登不仅仅是一个让人欣赏的才子,更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和品质的人。她对他的敬爱和倾心更加坚定,也更加珍惜他们之间的友谊。
马湘兰,名声显赫,令无数的公子王孙趋之若鹜。那些贵胄子弟,不惜一掷千金,只为一睹她的芳容。她那独特的魅力,仿佛一位千娇百媚的女神,让人魂牵梦萦。无数的锦衣公子竞相追逐,争相送上昂贵的礼物,那壮观的场面恰似白居易《琵琶行》中描绘的“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然而,这种风光无限的背后,却也引来了无数的嫉妒与仇恨。一些官场上的败类,失意的落魄者,联合贪官污吏,对马湘兰进行无休止的敲诈勒索。她曾经倾尽所有财富,却仍然无法满足那些贪得无厌的胃口。这种痛苦的困境,令她的内心深受煎熬,原本绚丽的世界变得暗淡无光。
在那个风和日丽的早晨,秦淮河畔的幽兰馆仿佛被一层神秘的雾气所笼罩。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片宁静。来者是一位当地的官吏,他的脸上带着狡猾的微笑,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他此行的目的并非为了赏花品茶,而是为了向馆主马湘兰“征用”这座古朴的建筑。
“征用?”马湘兰的眼中闪过一丝警惕,“大人,此话何解?”
那官吏嘴角上扬,露出一丝冷笑,“征用,就是借用。不过,这借嘛,总得有个借道。我看你这幽兰馆风景不错,想必是值不少银两。你就拿五百两给我,算是借用费。”
马湘兰心知这官吏乃是贪婪之辈,五百两根本不能满足他的胃口。果然,那官吏得寸进尺,“今日我来此并非为了那五百两,而是要你限期搬离。本官看上你这地方了。”
马湘兰听后心中一颤,但面色不改。她知道,此时此刻,唯有冷静应对才是上策。于是她强装镇定,深吸一口气,“大人,我这幽兰馆乃是家业所依,岂能轻易离弃。还望大人高抬贵手。”
那官吏听后哈哈大笑,“高抬贵手?本官可没那闲工夫。你若不搬,我便下令封了你这幽兰馆。”
马湘兰心中明白,与这贪婪之辈无理可讲。然而她也不甘心就此放弃自己的心血所系。于是她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想出个办法来解决这看似无解的困境。
妆发皆乱的马湘兰在馆内踱步思索。她的心中仿佛一团乱麻,却又在千头万绪中寻找那一线生机。终于,一个念头在她的脑海中闪现。她想起自己爱慕的王稚登,或许他们能够在这关键时刻伸出援手。于是她决定放手一搏,写信向王稚登求援。
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马湘兰独自坐在书桌前,笔走龙蛇。她的心中虽然有些许不安,但更多的是坚定和希望。她知道,只要有一线生机,她都不会放弃努力。夜深了,窗外的雨声愈发清晰。马湘兰放下笔,轻轻合上信笺,心中默默祈祷着王稚登的援手能够早日到来。
在收到马湘兰的信后,王稚登的心中涌起了前所未有的焦虑。他明白,马湘兰身陷困境,需要他的援手。于是,他开始四处奔走,寻找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的人。幸运的是,王稚登与西台御史有着深厚的交情。他决定请这位御史出手相助,为马湘兰解开这个死结。
经过御史的斡旋,马湘兰的困境终于得以缓解。当王稚登再次看到马湘兰时,他惊呆了。她那双本应明亮动人的眼睛肿得像桃子,泪水在脸颊上留下了梨花般的印记。她对王稚登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而王稚登也深感心痛。
马湘兰一直对王稚登抱有深深的感情,此刻她更坚定了自己的心意。她决定将自己的一生托付给这个在她最困难时伸出援手的男人。然而,王稚登却拒绝了她的提议。
“我帮你脱离险境,并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回报。”他坦然说道,“如果我因此而得到你的许诺,那岂不是有愧于我侠义的行为吗?”
在那个明媚的春日,赵志皋,京都大学士,找到了王稚登,眼中闪烁着敬仰与器重。他告诉王稚登,有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参与编修国史,使他的才学得以彰显。王稚登听闻后,心跳如鼓,他知道,那长久以来深藏心底的抱负,终于有了实现的可能。
他的眼神燃烧着熊熊的热情,犹如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前方的道路。他迫不及待地准备北上,向着那座繁华的京城进发,心中早已盘算着在京城大展拳脚后,便回来帮助马湘兰脱离那风尘之地,两人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
马湘兰在离别的那一天,心中五味杂陈。她为王稚登的离去而悲伤,也许这一别便是永恒,但她也为他即将实现梦想而感到喜悦。她在悲喜交加的情绪中为王稚登设宴饯行,看着他,仿佛看到了他们的未来。
在那一席话中,王稚登轻轻吐露了未来的计划和愿景。他看着马湘兰,希望她能明白他的心意。然而,马湘兰心中的忧虑使她没有回应,只是在心中默默种下了那个美好的希望。
离别的时刻,马湘兰赠给王稚登一首《仲春道中送别》,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她的不舍和思念。她盼望着他早日归来,盼望着他们能早些过上那梦寐以求的生活。
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马湘兰心中的期盼渐渐被现实的残酷所侵蚀。她每日占卜,期待着王稚登的消息,却始终没有等到。她闭门不出,只为了等待那个人的归来。
时间如白驹过隙,马湘兰在无尽的思念中苦苦等待着。她的心早已飞向了京城,飞向了那个她深爱的人身边。然而,现实却让她望眼欲穿,王稚登的消息始终如泥牛入海,再无音讯。在那个名叫“幽兰馆”的雅致居所里,马湘兰的心中始终牵挂着他的冷暖。她以诗寄情,低声吟咏《秋闺曲》,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深的思念与忧虑。
“芙蓉露冷月微微”,她轻启朱唇,声音婉转,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清冷的芙蓉之畔,感受着夜的寂寥与月的凄美。她想象着他的模样,是否也正望着同一轮明月,思念着远方的她。
“小陪风清鸿雁飞”,她抬头望向天空,那高飞的大雁带走的是她的思念,留下的却只有一地的期盼和无奈。
“闻道玉门千万里”,玉门关外,他身处千万里之遥,而她却无法跨越这距离的鸿沟,只能凭着传闻和想象去感知他的存在。
“秋深何处寄寒衣”,深秋时节,寒意渐浓,她担心他衣不暖身,却无法为他送去一丝温暖。她想象着为他寄去寒衣,却又不知该往何处寄去,这份无奈与忧虑,化作一滴滴相思的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