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郁闷的赵云 (第2/2页)
“太守,你无须担心,我会自行去找刘使君。”
“如果你不介意的话,也可以随我去庐江,等日后打听到刘备在哪,再去寻找如何?”陈飚终是忍不住开了口。
“太守美意,我心领了。我打算去许县的东面等,等刘使君离开许县,或者能见到刘使君。”
“那好吧!既然如此,那就告辞了。”陈飚只好无奈作别,率着大军离去,留下赵云孤身一人。
半个月之后,陈飚回到了庐江,一路上虽经过淮南,但袁术日落西山,哪敢拦截他?
回到庐江后,陈飚让杨弘、刘涣等人安置黄巾军,把士兵编入军队,百姓再另外安置。鲁肃、黄忠、袁雄则休息一段时间。对于华佗和张仲景,他亦安置好,供应两人着书所需,并派人到江夏把黄叙给带到庐江来。
陈飚也休息了几天,才开始处理政务。他离开庐江有近七个月了,庐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刘晔告诉他,兵器所的组织结构已经基本成形,可完成常规兵器打造。另外,在东南面距离皖城约一百里的地方,发现一座铁矿,开采有些困难,但已经开采了一些,用以制造武器。
陈飚一直让刘晔关注勘查铁矿,遗憾地是,以这个时代的勘查能力和开采能力,其效果一般。目前发现的这座矿山,虽开采困难,但总体上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只是,刘晔找遍了整个庐江,都没有发现会锻造钢的铁匠。
另外,刘晔还举荐了一个人。此人名叫国渊,青州乐安郡人,早年曾避黄巾之乱,前往辽东之地,后来又回到青州。然而青州受黄巾贼困扰,他便南下,来到这庐江之地。刘晔闻知此人才华,便前去招募此人,几次延请,终于把国渊请出山来。
陈飚接见了这个国渊,一番洽谈之下,发现此人对种田之策有些心得,尤其善于屯田之策。他心中大喜,目前庐江缺少的就是这样的人才。
庐江战乱之后,百废俱兴,经过一年广施仁政,已逐渐成政通人和之地。然而在战乱年代,庐江又是四战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险要。要保障庐江的安全,非得组建强大的军队不可,强大的军队除了有人,还要花大量的钱粮。
在许县之时,他已经听说曹操于三年前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昌招募农民屯田。他意识到自己晚了一步,他虽有历史先知的优势,但起步晚发展晚,实在难以做到面面俱到。此时,有国渊这种屯田高手,他焉能不重用?他当机立断,让国渊负责在庐江、江夏二郡实行屯田制。
在人才招揽方面,还有一个陈飚没有想到的惊喜,有两个人前来投靠,那就是张辽和高顺,陈飚着实吃了一惊。
当初他确实给张辽写过一封信,但后来也不知道张辽是否收到。吕布战败之后,这两人不知所踪,他正忙着和荆州刘表作战,早把这两人给忘了。
难道张辽收到他的信,提前做了准备,才从下邳城逃了出来,还带来了高顺?这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想不到自己一封信,竟也能收到奇效。这运气好得没法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