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三国之我就一混子啥也不会 > 第61章 火烧洛阳,迁都长安

第61章 火烧洛阳,迁都长安 (第2/2页)

“哈哈,没错,何大人,怎么样,没想到我们来接你脱困吧?还记得当年吴三靖怎么应允你的?让你有难记得找他。这不,我们就来了。”贾诩哈哈大笑道。

何顒喃喃道:“吴三靖,吴半仙,还记得我这么一个人,当时他一定是算到了我会身陷囹圄,一定是的,半仙呐!半仙之体呐!”

看着都有些神叨的何顒,贾诩连忙打住:“伯求不必多想,三靖也是让我们一直关注你,才发现你被捕入狱的。而且放心,你们的事董贼并不知情。”

何顒瞳孔一缩:“我们的事?你都知道些什么?”

“都知道,要不是荀慈明突然逝世,估计你们都会被董卓一窝端的,王允的一个下人正准备去相府告密,不过已经被我派人处理了,不然想救你也不会如此容易。”贾诩笑着解释。

“你们是如何将我如此轻松弄出来的?”何顒好奇的问道。

贾诩莞尔:“还能如何?钱呗,感谢先帝将洛阳百姓培养的爱财如命,只要有钱,一切好办。”

何顒这才接受了自己被救出来,安全了的事实。他忙不迭的给贾诩致谢,刚准备谢谢那个黑袍人,扭头一看哪里还有那人的影子。

贾诩告诉何顒,他们都是接到吴有用的命令,保护和营救他的,同时还将他的家人保护了起来。最后问他愿不愿意和家人去荆州,投奔吴有用去。

何顒早感动得稀里哗啦的,闻言表示一定要面谢吴有用,以后唯吴有用马首是瞻。

贾诩微微一笑,表示过段时间一起出发,先去洗漱吃饭,一会好好聊聊吴有用所在的势力情况。

夜里掌灯时分,何顒都听傻了,这三靖兄弟搞了个什么庞然大物出来?共济会,听起来比朝廷还先进的组织构架;十几万正规军,披甲之士;百多万百姓南下追随;荆南四郡势力扎根到乡村;土地税改革,兵制改革,各种改革。这是换了新天地啊!

可是他心中琢磨了三日,怎么思索都觉得这个新天比以前对百姓要好万倍,这不就是自己毕生所追求的么?当真是拨云见日啊。

于是他又兴冲冲的去找贾诩,结果被告知贾部长出门忙去了,不过听了他的要求后,暗一一直接找来安全部的金牌讲师给他上思想教育课。

开玩笑,安全部是重中之重,思想教育比军队还关键,配备的讲师能差了?都是最早跟着郭爱谦的那批老人了,每个本领都过硬,一会就让何顒听得入迷了。

相国府,董卓侧依榻上,看着下首那个中年文士笑道:“哎呦,我听我那女婿牛辅说到过你,贾诩,贾文和,咱们西凉的才俊呐,怎么,想出仕了?说吧,要什么官随便选。”

贾诩深施一礼,恭敬道:“感谢相国大人器重,诩一介草民深感惶恐。如今诩在南方蛮夷之地寻得几处矿藏,雇些蛮人开采,可惜蛮人懒惰,逃者甚众,诩的产业已经停摆多日。

如今听得相国大人聚集了城中富户准备迁都长安,而平民百姓实在累赘,董相您准备全部处理了。

说句大不敬的话,董相,您这是暴殄天物呐!您想,砍他们,士兵们的好刀砍卷刃了谁赔?挖坑埋了,士兵们浪费体力还得多吃相国您几石粮食。不值呐!

可是您可以把他们卖了啊,没人买?我买啊,我知道相国掌天下之财,不缺钱,我可以出粮食啊。极南之地一年可以三熟,粮食多得都烂在仓库里。我用粮食换,相国你可以在西凉多招多少勇猛之士呐!还请相国三思!也给诩一个替相国分忧的机会!”

李儒看着小嘴叭叭的贾诩当时都傻了,不是,这是那个风轻云淡的老狐狸贾诩?看着这手舞足蹈,眉飞色舞的样子,你怕不是哪个宦官或者佞臣附身了吧?为什么你的马屁能拍得如此丝滑?

董卓早听得先是直起身,后来站起来,然后看着台下“情真意切”的贾诩,高兴的来回踱步,最后贾诩说完,董大相国叉个腰,腆着肚子,哈哈大笑不止。

没想到啊没想到,一些废物百姓还可以换粮食?这些百姓有多少?十几万?几十万?这得换来多少粮草?我大军不就是补给不够么!要不我把富户也卖点?或者哪个大臣?这个应该值得多点吧。

高兴完的董卓忙问百姓作价几何?

贾诩毫不犹豫答道:“五人一石粮食”

董卓顿时感觉没多少了,才五人一石粮食?

贾诩自信道:“相国,我给您算哈,五人一石,五十万人那就是十万石,极南地广人稀,多少人都能容下。咱们这样,每十万人我多付一万石粮,那就是五十万人得粮十五万,那要是一百万人,可就是三十万石粮食啊?”

董卓一听,多少?三十万石?不就是人么?京洛地区,什么不多,就人多,不够?咱们去抓啊!

于是他忙问道:“什么人都要么?老人?小孩?妇孺?残疾?”

贾诩微微一笑:“能喘气就要。”

董卓深吸口气,一拍榻前小几,大声道:“好!这买卖我做了!不过这粮食……”

贾诩答道:“相国,粮食我安排人直接给你送到西归必经之路上,你想,我带这么多人,要是我食言,你这西凉铁骑追上我不和玩似的?”

董卓暗自点头,一口答应,忙拉着贾诩去数人头去了。

李儒跟在一边,就纳闷这贾诩要这么多没用的百姓做甚?还要南迁到那么远的地方。

他们哪里知道,现在荆南四郡最缺的就是人口,毕竟用祢衡把该钓的地主都钓完了,现在共济会手里有得是土地,就是缺人种。现在都把驻军派去屯田了,你想是有多缺人。

洛阳城外,哭声震天,数万百姓被聚集在一起,外围都是手持利刃的西凉兵,看这架势,这是要杀人的节奏啊。

“徐将军,时辰已到,按相国令,这是第一批需要清理的,请下令!”监斩官向徐荣汇报道。

徐荣虽说是西凉的悍将,杀人从来不眨眼,但那是战场,现在对着数万手无寸铁的百姓,让他下屠杀令。谁都是爹生妈养的,他徐荣还没有残暴到杀人为乐的地步。

不过这要是李傕、郭汜在这,早就毫无顾忌的下令杀人了,这俩比徐荣残暴多了。

最后徐荣挣扎半天,在监斩官灼灼的目光中,慢慢举起了手,而西凉兵也开始将武器对准那数万百姓,见状百姓的哭嚎声更大了,大片百姓开始跪地磕头,祈求一活。

徐荣一咬牙,就要挥手下令屠杀,正此时,一队骑兵高速赶来,董卓的大嗓门一路喊着:“刀下留人!都给老子住手!”

徐荣看到董相来了,慢慢收回了有些僵直的右手,感觉心跳的有些快,后背瞬间就被冷汗打湿了。

董卓赶到将台,在几名侍卫下气喘吁吁的下了马,后面吕布亦步亦趋的跟着,贾诩一路小跑的陪在一旁,李儒看到这个老货如此表现,真想给他一脚:你这表演的有点过了哈!

董卓来到台上,看到士兵没动手,自己的粮食可算保住了,也松了口气。

见到董卓到来,众将纷纷行礼,在董卓在这匀口气的功夫,李傕、郭汜、牛辅、张济、樊稠、胡轸等西凉军的主要将领都匆匆赶来,这是来之前董卓就召集众将前来了。

“这些人!”董卓一指那些低声啜泣的百姓,“以后都交给文和!跟他换粮食!”他那胖手又指向贾诩。

众将一脸懵逼,什么情况?换什么粮食?

看到一群大老粗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董卓就来气,大声下令:“这些人都可以换粮食,不过还不够!都去给我抓!越多越好!你们只要记住,五十万人可以换十五万石粮食,一百万就是三十万石呐!你们吃都吃不完,知道么!”

众将一脸狂喜,当兵不就是为了吃粮么,吃不完的粮食什么概念,他们太清楚了,于是都在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出去多抓人。

董卓一看积极性起来了,大笑道:“给我记住喽!能喘气的就能换粮!包括吃奶的娃娃,快入土的老头!懂吗?!”

众人大声应诺,迫不及待要回去调兵遣将出去抓人了。

董卓高兴的巡视一番自己的粮食储备,这那是一个个人,这都是一袋袋粮食呐。

当看到士兵们赶着百姓排队登记,准备换粮食时,一个士兵动作太粗暴,一把推倒个老头的时候。董卓上去就是一脚,大骂道:“这他娘的都是我的粮食,你要是把他推没气了,老子把你交出去换粮食!”

吓得这个士兵磕头如捣蒜,然后在董卓的命令下去扶起老头,那动作轻柔的,比伺候亲爹还小心,不过看得董卓满意的不停点头。

就这样,轰轰烈烈的抓人换粮开始了,本来说十二天要迁都的,现在谁管你什么时候迁,我先捞够粮食再说。

最后在西凉军的疯狂下,把京洛周边都给抓完了,你不走?先烧了你家房子,你走不走?

贾诩将明面上的人手都派去统计人口了,这回他准备充分,从荆南四郡调来了黄忠的湘一军,除了黄忠,三个师长,张合,高览,徐晃都来了。而且将四个独立骑兵师的三个都调来了,除了吴双的独三师。

一共三万八千全副武装的士兵都通过暗处,分批次来到洛阳南的三崤山待命,军中的一些精英也来到贾诩处帮忙组织百姓转移。

粮草则是通过糜竺的商业部已经送到了弘农,等待西凉军西归长安时领走。

经过近一个月的折腾,洛阳周边都烧成白地了,洛阳最后一批十万人也交给了贾诩。

董卓是真的穷疯了,硬是给他凑出了百万人出来,除了军中的精锐,后来把老弱残兵都拉来充数,不够?问了一下一匹马就顶十人,一牲畜顶五人,换!董卓大手一挥,除了路上吃的,全换了。还不够?你大臣要那么多家丁侍女干啥?富户要那么多小妾暖床的干啥?全拉出去换了。后来硬是把弘农王刘辩的遗孀唐姬都拉出来换了五百石粮食,气得汉献帝刘协脸都紫了。

浩浩荡荡的队伍分成两队,一队南下,一队西行。这是贾诩带着百姓南下,董卓带着洛阳富户和皇帝百官西行长安。

看着洛阳城冲天的大火,西行的队伍一片哭声,他们前途未卜,心中充满了绝望。而南下的队伍虽然也在默默流泪,但是他们知道自己总算是活了下来,百姓中早就传开了,要不是这些人,他们早都陪着洛阳城完蛋了,所以他们走得很庆幸。

而队伍中一个不起眼的马车里,周边都是暗处的护卫。车内少帝刘辩已经换了容貌,他和刚相认的唐姬正在抱头痛哭,这对乱世苦命鸳鸯,在以后的路上还能一起走,让两人不由得喜极而泣。

中军,贾诩淡定的将手捏的字条就着火折烧掉,火光中依稀可见:玺在井中,以假乱真,八个字。

收起火折后,贾诩顺手摸了摸腰间贴身放好的那块方正之物,心想:真想看看以后谁得到那个假的是什么表情,估计能认出由暗处高手所做赝品的不多,毕竟那水平真是能以假乱真的。

忙完后,贾诩笑着对一旁的何顒说道:“离开洛阳了,南边还有很多事等着我们呢,不过我想我们第一要务就是回去喝会首的第一杯喜酒,哈哈”

看着笑得灿烂的贾诩,何顒纳闷,为什么是第一杯喜酒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