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偷袭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绝处又逢春!
王家的事情很快就被人淡忘,随着丰收季节的来临,宋家人开始忙活了起来。
宋小九第一次经历农忙,见大人们干什么都觉得新奇,像个小尾巴一样的跟在大人身后,宋大庄好几次都差点踩到他,最后只能无奈的把小崽子塞给了宋春临。
“临哥儿,把这俩小的给看好了,丁点大的咋这么能转悠呢?”
宋春临‘哦’了一声,便牵起两个小朋友的手,强行将人拉进了书房里读书识字。
为了不让他们乱跑,宋春临还特意掏出了一套早教玩具,这玩意就收在一个犄角旮旯里,宋春临都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收进来的了,大概是不小心收进去的吧。
小朋友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彩色的玩具给吸引了,两人头碰头开始一起玩了起来,宋大庄偷瞄一眼,感觉安全了,便迅速带着一家人下地了,等会午饭就让宋春临送便是,宋阿麽一早就做好了放进了宋春临的空间里,时间到了拿出来就可以吃。
今天宋春生也在家,他现在已经十六岁,勉强算一个壮劳力,他吃的多,力气也大,这两年家里伙食好,又有弟弟时不时给他进补,个头都蹿得跟宋大庄一样高了,宋春临捏过宋春生的手臂,硬邦邦的全是肌肉,看来有望成为第二个宋大庄。
十六岁的大小伙子长相周正,勤快又肯干,而且还上过学堂,私底下不少人眼馋这宋家大郎,都想把女娘哥儿嫁给他,宋秦氏跟宋大庄这两个当娘的全然不急,每次有人过来打听,他们便推托孩子还小,家底太薄,要再等两年看看。
那些人自然能听出宋家的推脱之意,来打探口风的人便少了些,不过还是有一些人锲而不舍,把对方说的天花乱坠的,差点就说动了宋秦氏,好在宋秦氏理智还在,三言两语就转移了话题。
今年宋家种的红薯土豆依旧是官府派人来收的,有了上一年的经验,再加上今年的雨水比去年多,最后收成的时候,红薯亩产达到了一千六百斤,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宋大庄嘴都笑得合不拢了,宋爷爷站在一旁也是与有荣焉。
之前的亩产千斤已经是令人惊叹,如今亩产一千六百斤,更是让旁人羡慕得红了眼睛。
“老宋啊,你家这种的可真是个金疙瘩啊。”说话的是一个后背佝偻的老汉,他也种了一辈子的地了,然而年景最好的时候也不过是亩产五百多斤,六百斤那是想都不敢想啊。
宋爷爷笑呵呵的,他已经乐得不知道说啥好了,只一个劲的应和着大家的恭喜。
“老宋啊,你家这红薯,今年还是全给官府啊?真不能匀一些给咱们吗?”老汉问出了大家的心声,这红薯产量高味道也还不错,据那最先种红薯的那几家说,红薯不仅可以烤着吃,还能煮着吃,切块跟米一块煮粥或者做饭都可以,这样的好东西,如今只有官府能种,他们这些人看着也着实眼馋。
旁边一个穿着官服的士兵听到他们的谈话,想了想便走了过来,众人见到士兵顿时噤了声,这年代的百姓对穿官服的人有着天然的敬畏,他们生怕自己刚才说的话引起这位官爷的不满,纷纷畏缩地低下了头。
那士兵没有在意,转而走到了宋爷爷面前,朝他行了一个礼。
“宋老爷子,陛下说了,今年这些充公的红薯,会有专门的人派发到全国各地,今年顾侯爷也替长平镇争取了一些份额,您若是有相熟的朋友,大可去司农署那边等着,估计不日便会有新的章程下来,至于每家每户能分到多少红薯,那便是司农署的事情了。”
士兵说话的声音不大不小,恰好能让周围的人全都听见,待他一走,人群顿时兴奋了起来。
刚才的老汉不敢置信的问:“这是真的吗?真的要轮到咱们长平了?”
一个年轻的庄稼汉似乎是他的后辈,也是一脸兴奋的扯了扯他的胳膊:“叔,您瞧那位官爷,他都不用干活,肯定是个头儿,说的话估计八九不离十了。”
“既是如此,那咱们这几日是不是就可以去司农署等着了?”
宋爷爷忙制止众人:“倒也不必日日都去,那制定章程定然需要一些时日,估摸着两三日就能批下来了,你们也别一群人去,派两个年轻人守着便是了。”
众人一听觉得也对,那官爷只说会有章程,但也并未明说是何时,每天都去等显然不现实,宋家的地还有官府派人来帮忙收,他们自己的地可没有这待遇了,农忙时节哪里都是活,现在不过是忙里偷闲来看一下,待会回到自己家的地里,可就没那么闲了。
于是最后大家决定派几个年轻后生,轮流去司农署守着,一有风吹草动就立马跑回来通知他们。
大概是亩产一千六百斤过于震撼,这次司农署的速度很快,那批红薯拉回去才没两天,司农署制定的章程就下来了。
派去的年轻后生都是识字的,把最关键的几个条件给背熟了才一路狂奔回去。
“名下永业田超过三亩地的,不予领取,永业田三亩地者可领三百斤红薯,收成时需得双倍返还,种植红薯的地免除田税,红薯仅用于种植,不得私下出售转让,违者斩立决。”
司农署制定的规则还算公平,长平还在京城的管辖范围之内,本地农户大多家境不错,少数一些家境穷苦的,也在前些年先帝的永业田安家的政令下置办了田产,并且大多是掐着最低的三亩地买的,可以说这一部分,就是长平最穷的人家了。
让最穷的去种红薯,宋大庄跟司农署的人一起推算过,三百斤要是人工播种,即使是新手,也能种满一亩地了,要是熟手的话,一亩地最多只需要二百四十斤左右,收成好的话一亩地能有一千二百斤左右,即使双倍返还,还能剩下六百斤,往年大家种一亩地麦子也不一定能收这么多呢。
更何况红薯叶人跟猪都可以吃,还能拿来喂鸡,这买卖怎么看怎么划算。
当然,这些仅限于永乐村周边的几个村子,其余一些没有亲眼见过宋家挖红薯的村子,还对着这新生事物保持着怀疑的姿态。
永乐村里的人却都一个个欢天喜地的,那些家里只有三亩地的人,更是高兴的当天就挑着箩筐去司农署领红薯去了。
而家里不止三亩地的也不气馁,谁家里没有几个穷亲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