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掩龙刘氏历代修缮族谱续文摘录 (第2/2页)
动史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一个家族历史兴衰的展现。族谱是
构成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透过族谱,可以看到变幻着
的历史风云以及跌宕起伏的人世沧桑。家谱文化的丰厚底蕴
对研究地方志、民俗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均有重要价
值。尊祖敬宗是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寻根溯源是人类的天
性。人生在世,原流族谱可知一脉宗亲,分派来历。若是无
族谱,富贵书香之家可不爱根源。族谱出事重者哉。
古云:族谱不修,则世系不明,则远宗失派,昭穆难序。
族谱岂可不修明以念重乎。祖宗者,盖凡义之所施,不过於
其近者而亲之耳。盖远而疏者,必遗忘於念虑所不到之地。虽孝子慈孙欲尽尊祖敬宗之道亦。将何所据哉。族谱之修,
上以敬宗,下以收族。云同续修刘氏族谱,其本意如此。刘
氏家族,“系自唐尧开一本,宗传汉世茂千枝”。我国的刘
姓家族的先祖,出自远古时期的黄帝後裔帝尧陶唐氏,是距
今四千三百多年前的圣君唐尧,是帝喾的後代,乃是黄帝的
子孙。刘氏家族族枝繁多,但同属一脉,乃炎黄子孙。中华
民族篡修家谱之传统源远流长《周官》、《世本》、《太史公书》
已啓其端,汉魏以降在世家大族中渐成气候,隋唐之後百姓
修谱已成惯例,宋代欧苏诸公首创《族谱学》,明、清两代
达到鼎盛时期,晚清後期势头不减,普天之下是族皆有谱,
彬彬之盛,蔚爲大观。我掩龙刘氏族谱始修於清光绪初年,
据乾公第 13 世孙刘汝楷先生在民国 13 年(西元一九二四年)
所撰《刘氏族谱原续》中载:叔曾祖磐坞公,学问而道德者
也,曾於光绪初年创修族谱。然此初创族谱今未见。民国 13
年者磐坞公(乾公第十世孙刘鸿文)主持下第一次续谱今亦无
存,今存民国 32 年第二次续修族谱,是磐坞季子可久公(刘
啓烈)孙德城公(刘化均)续成,爲我掩龙刘氏仅存之珍品。
亦即此第三次修谱,是磐坞公季子可久公所存无多,後又经
兵荒战乱灾异变迁,至文化大革命之前尚存两部,其中一部
又在《破四旧》中被抄没焚烧,劫後仅存一部得以存留,我
掩龙刘氏族谱痛惜第二次续谱後六十余年无人问津,现酝酿
第三次续谱事宜,其中乾公第十三世孙刘文清对此事倾注了极大热情和关注,付出了数年辛劳,顶风雨冒寒暑穿梭於乡
野小径,往返於乡镇之间,逐门挨户登记资料编排新谱,至
2004 年大功基本告成。宗亲先贤刘锡麒,刘汝生诸公亦曾爲
续修族谱运筹联络,怎奈天不假年,谱未成人已去,族人爲
之哀悼。其後族人推荐阜阳师范学院教授乾公第十四孙刘宏
主办此事,协商成立了掩龙刘氏宗亲续修家谱理事会。
乾公十四世孙:刘 宏 拜撰
《掩龙刘氏宗祠碑记文》
盖闻家风虽旧,能振则新;祖考何慿,有歆即格,是以
格文祖而禅位,始於陶唐;木主以东征,见於周武。上至天
子,下至庶人,春秋享祀,霜露凄怆,事虽不同孝敬之心则
一也。吾族自山左以来十有五传,虽文章道德不乏人,而庙
制未成,祀典毋乃有缺乎!族中眉寿磐坞公,渊明和靖之流
亚也。深为报本之义,本更有本;追远之礼,远更有远。是
非修祠以俸之,恐五世亲尽,後世狃於斯义者,孝思不能上
达也!於是聚族而商,醵钱作费,卜地点於南向东向,酌经
营於维殿维廊。监工修筑,大起閈闳,凡数阅,十余年而始
成。以为合族蒸衎之所。然後我将我享,以妥以侑,在天之
灵爽既得有所式慿,不匮之孝思亦复堪为封越。讵非煌煌巨
典,巍巍大观者乎!然春秋之义,有事必书,而况答前列,
啓後昆,焉馨香,陈俎豆,堂堂宗祠,乌容寂无建白乎!落
成之後,磐公命余序之,因抒管豹之见,聊为盛典之传。泐为碑篆垂诸久远,俾列祖列宗之贻型绵延而勿替,文子孙之
世祀有美而必彰。事虽小而关系者甚大也。至於庙猊巍峨香
烟万古,人文蔚萃,朱紫盈庭,足为吾祠增光者,不过前人
之设想,後人所应为耳。固未敢为吾族许也,然不得不为吾
族望也。是为序。
峕中华民国三十二年小阳月
十三世孙刘汝楷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