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浙江萧山.欢潭田氏(2) (第1/1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中华留氏总谱下卷!
欢潭田氏历史名人
欢潭田氏人才辈出,历史上共有 130 多名朝廷命官,进士 12 名,这些大大小小的先贤带着一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气质,其中,不乏政声远播、名垂青史的杰出人物。
1、田晟,欢潭田氏始祖。田锡的曾孙,宋高宗朝守蜀有功,累官泾邠经略节度使大司徒,受封鲁国公。
2、田秩,欢潭田氏二始祖。宋建炎间扈跸南渡,以功授大司空,因爱山阴欢潭山水之胜,遂卜居欢潭肇基发族。
3、田思忠,欢潭田氏三始祖。田秩有二子,长名田思忠,幼名田思信,都当了大将军。思忠居欢潭,思信迁四卦(泗化)。康王赵构南逃,欲在金陵建都,维持半壁江山,诏示宋室旧臣,护驾勤王。三世祖田思忠应诏护驾。谁知杜冲出卖江口。金兵渡江,康王与李纲、沙丙、田思忠、宗泽逃出通济门。思忠一路搀扶康王,经牛头山至临安(杭州)建都。始祖田晟为大司徒鲁国公,二世祖田秩为大司空,三世祖思忠为大司空太保。欢潭田氏谓“三司门第”。
4、田麟,顺三公,讳麟,字文祥,号鹅峯,辛已科进士。初任南京云南道监察御史,外转广西平乐府知府,勅授文林郎,诰授中宪大夫。朝廷为表彰田麟的业绩,钦赐建坊日绣衣坊。
5、田嘉生,显三十四公,讳嘉生,字会伯,号静特,丁丑科进士,仕至承德郎礼部祠祭清史司主事。
6、田澍生,显八十公,讳澍生,字夏叔,号雨苍,癸丑科进士。廷试第四名考授儒学训导,勅授修联郎。
7、田轩来,振四十二公,讳轩来,字子轩,号东轩。康熙三十年(1691)进士,仕成都县知县,后以“清廉勤敏”擢升河南道监察御史,兼掌印江南道监察御史,诰授奉大夫。康熙五十三年,任顺天府乡试副考官。后告老还乡,卒于欢潭。绍兴《嘉庆山阴县志》、成都地方志及《康熙起居录》,都记载了这位旧时代的能臣。
8、田家宾,宁一百六十六公,字觐宸,号梅岺,出继与昌平表母舅舅王姓为嗣,顺天举人癸未科进士。特授湖南衡州府知府,调长沙府知府陆任辰沅永靖道署理广西按察使按察使,诰授通议大夫。
9、田祥(1809~1862),文一百六十五公,字吉荪,号石腴,又号鹅鼻山樵。戊戌进士,简放湖南常德府知府候选道,诰授中宪大夫。田祥画风兼有“元四家”之长,为咸丰朝时首屈一指的宫廷画家。田祥墨宝至今仍有不少见于各拍卖行,如《田祥墨笔山水散金笺》,田祥 1853 年所作的《牡丹图》等。《清画家诗史》《越中历代画人传》,都收录了这位画家。
10、田祚,1853 年中举,1855 年出任江苏吴江知县,以敢作敢为赢得赞赏。太平军占领南京(天京)后,苏州、常州等周边城市也相继沦陷,满清政府危机重重,田祚被委以重任,将其从吴江调至镇江属下的丹徒做知县,兼署镇江粮捕通判。当时城中粮食匮乏,灾民集聚,田祚苦心焦虑,亲行抚巡,“抚辑恩威并济”,三年寒暑,餐风啮雪,协力严防死守,太平军最终未能攻下镇江。着名晚清苏州文人“曲园居士”俞樾评价田祚一生为“历观古来临危济世其大功往往出于儒生”,而李鸿章说他是一名“见利不趋,见害不避”的“苦官”,似乎更为贴切。
11、田大年,(1831--1887),字汉川,人称平民知县。没有进过“官学”,一生没参加过科举考试的田大年竟闯出一条仕途,官至江西吉安府泰和县知县。他在泰和县的政绩,得到江西巡抚部院刘中丞的批文嘉奖。同治皇帝亲赐两道奖励诰命。其生平事迹镌刻成碑,立于江西泰和县,成为一代名臣,入祀“江西名宦祠”。
12、田曾垲,(1897--1977),字泽明,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文学院,先后在金华七中、福州警官学校、福建农学院任教。曾任台北东方中学校长、台湾博物馆研究员。上世纪 60 年代起任台湾大学教授,创建鸟学系。他用中、英文写成的鸟类学研究论文,在日本等地发表,在国际上颇具影响,系英国皇家鸟学会会员,并应聘任美国设在台湾的医药研究所研究员,专事鸟类寄生虫对人类疾病传播之研究。曾先后在美国、日本等国考察、讲学,任《世界鸟学》杂志(台湾版)和《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台湾动物系)主编。曾出席国际鸟类研究学术会议,还制作了数百件飞禽走兽的标本。
13、田元章,清末年欢潭第一个秀才,后在日本留学,结识了孙中山先生,参加了中国同盟会,曾担任民国国会议员,是众议院参议院代表,因袁世凯的贿选,回到欢潭老家,建造了欢潭小洋房,后担任浙江嘉善县县长之职。田元章弃官回到欢潭后,在欢潭桥里祠堂办起了衍五小学,在土地庙处办起了十六小学,开始重视乡村教育,被欢潭田氏族人传为佳话。
走读欢潭田氏宗祠,感受“千年耕读寄国忧,一潭清水释乡愁”。翻阅《欢潭田氏宗谱》,有关充边临洮的记述只寥寥数语:“充边之事,当时有所忌讳,不敢言也,故记载甚微。”所幸,笔者在上海图书馆馆藏的《田氏宗谱》(傅文着)最末处查到“明成祖靖难后徙浙中巨族以实边,孟昭公早虑及此,遵母陈氏太安人之命于外祖家别立户籍。永乐八年除夕,兵围一村,督田氏举族徙于陕西临洮府。幸太安人陈氏以老免。因遣义仆王老军追至苏州控告云,孟昭公已出继陈姓有户籍可凭。遂得一家复还。至今子孙繁衍,皆陈太安人与孟昭公先见之力也。然留居欢潭亦仅孟昭公一支矣。”“明靖难后诏徙浙东巨姓实边籍,田氏西徙临洮。初吾十三世祖妣陈太安人识先机,当谓子孟昭公曰:‘朝廷猜忌豪族,吾宗强,惧不免。若不早自贰,田氏墓不麦饭矣。’孟昭公乃寄籍外家,冒陈氏姓得不徙,事已归宗。”
欢潭田氏宗祠,俗称“大司空家庙”,堂号“荆茂堂”,三进三间,两侧厢楼,占地面积近 1000 平方米,在清同治十年(公元 1870 年)重修后,至今已有 140 多年历史。跨进大门,迎面一块“大司空家庙”大匾,这是田氏裔孙以先祖田秩官职“大司空”作为宗祠匾额。廊柱上一副楹联为:“粹忠书读传家悠远,行孝多仁享寿绵长”。据欢潭《田氏宗谱》记载,宋建炎年间(1127-1130)大司徒田晟护驾南渡后,因爱“山阴欢潭山水之胜”,遂卜居欢潭发族,田晟被尊为欢潭田氏始迁祖。田晟子田秩,官至大司空,掌管国家工程建设。也就是说,当年田氏始迁祖田晟喜欢上这里的山水,就在此定居,开枝散叶,发家旺族。宗祠第二进的天井里有只金灿灿的“万年香炉”,两旁各有一盆龙爪槐,堂上有大匾“荆茂堂”,这就是田氏堂号。堂号是一个家族门户的称号。可以用来表明一个家族源流世系,区分族属、支派,起到弘扬祖德敦亲睦族的作用。据说天南地北的田氏都是以“荆茂堂”为堂号的。
宗祠里有展板介绍“田姓人与紫荆花”的故事,引经据典地导出了“荆茂堂”的来历。原来,晋朝时有田姓三兄弟,三嫂不贤,持自妆奁盛,闹分家。兄弟无奈,把家产均分为三,唯余庭院一棵紫荆树,枝叶茂盛,婷婷如盖。一日黄昏,弟媳声称,将其砍断,锯而分柴。次日,兄弟仨起床开门,忽见荆树枯焦僵黄。大哥叹曰:树木同株,闻砍锯,即憔悴,况兄弟而可离异乎?人反不如物也!兄弟们声泪俱下,曰:家不可分,树不可砍也!急将家产三份合一,同居一闾。此间,荆树展势复活,枝叶繁茂如初。古人云:“紫荆树下说三田,人离人和花亦然。同气连根原不解,家中莫听妻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