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中华留氏总谱下卷 > 第9章 刘字源考,兼论刘、留二姓的演变关系

第9章 刘字源考,兼论刘、留二姓的演变关系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中华留氏总谱下卷!

【提要】根据谱牒文献的记载,刘姓的起源主要分为姬姓刘氏和祁姓刘氏两支。笔者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材料对姓氏“刘”的字源进行考察:其中,姬姓刘氏以邑名得氏,在春秋战国时期存在“留”“(上卯下酉右耳旁)”等字形;祁姓刘氏的氏名为假借他字,在战国时期存在“(上卯下金)”“刘”等字形。此外,姬姓刘氏本作留氏,因“留”与“刘”通假,导致后世误将祁姓刘氏的字形用作姬姓留氏氏名。现有的留氏族群源自于先秦“卫大夫留封人之后”,与祁姓刘氏、姬姓留氏皆非同源,但由于后世刘、留二姓均有互改姓氏的现象,逐渐导致了两姓混同。

据林宝《元和姓纂》(1994)等谱牒文献的记载,刘姓的起源主要分为两支(改姓、音译姓氏不作讨论):一支源于陶唐氏,得姓始祖刘累,是为祁姓刘氏;一支源于春秋时期周大夫封邑,得姓始祖刘康公,是为姬姓刘氏。笔者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材料对姓氏“刘”的字源进行考察,以厘清刘氏氏名的发展和分化脉络,以及刘、留二姓的演变关系。

一、历代对于姓氏“刘”字源的考辨

历代对于刘姓之“刘”字源的讨论,总体上可以总结为二种说法。

其一,姓氏“刘”本作“镏”。宋代罗泌《路史》(1984):“镏康公卿,后有留氏、刘氏、康氏、官师氏、师氏、帅氏。”罗萍注“镏,后世作刘。”认为刘、留二姓出自镏氏,姓氏“刘”的古字即为“镏”。罗泌此论来自《说文解字》,《说文》篆书无“刘”字而有“镏”字:“镏,杀也。”按《诗经·周颂·武》(孔颖达,2009):“胜殷遏刘”,传曰:“刘,杀。”知“镏”与“刘”义同。又《玉篇》(顾野王,1987):“镏,古刘字。”罗泌可能就此认为“镏”即为“刘”的古字。

这一说法值得商榷,在已见的先秦古文字中未见“镏”形。明代赵宦光便曾质疑“镏”为“刘”姓古字,《日知录》(顾炎武、陈垣,2007)载其言:“《说文》无刘字但作镏,今按《汉书》卯金刀之谶及古印流传者,刘姓不下数十百面,并作刘,无镏字。”徐锴也说:“《说文》无刘字,偏旁有之,此字又史传所不见,疑此即刘字。从金从丣,刀字屈曲,传写误作田尔。”认为“镏”字中的“田”形为“刀”形的曲写,“镏”字是“刘”字在传抄中的字形讹误。段玉裁《说文刘字考》(2008):“《说文》无刘字,而有镏字,注:'杀也。’考《尔雅·释诂》、《左传》杜注、《尚书》孔传,皆曰:'刘,杀也。’则'镏’必'刘’之误可知矣。”认为“镏”与“刘”义同,《说文》“镏”字实为“刘”字的形误,基本认同了徐锴的看法。

史籍明确记载的镏姓最早见于宋代。元代李祁《故江母赵氏墓志铭》(1985)提及墓志主赵氏的母亲为镏氏,约为宋末时人。凌迪知《万姓统谱》(1985)载宋代有镏文谟,考董天锡《(嘉靖)赣州府志》(1962)知其为宋绍兴丙戌年举人,淳熙甲辰年特奏名进士。不过,镏文谟的“镏”姓在《赣州府志》中一处写为“镏”,一处写为“刘”,说明“镏”为姓氏“刘”的异体,而非异姓。明代有镏仕貆,刘球《悠然先生传》(1991)述其本为刘姓,后为躲避红巾军之乱,“避地邑南社洲,故姓镏氏。”笔者认为因“镏”与“刘”具有字源上的关联,镏姓为刘姓改姓的可能性较大,从两姓出现的时间上看,刘姓先于镏姓,作为姓氏的“刘”不可能出自于镏姓。

其二,姓氏“刘”本作“留”。刘氏与留氏同源是目前较为主流的说法,这主要来自于对《诗经·丘中有麻》“彼留子嗟”中“留”的解释。马瑞辰(1989)认为留、刘古通用,并以《汉书·地理志》《水经注》等史籍考证《丘中有麻》中的“留”即春秋时期刘国之“刘氏”。同时期的胡承珙(2014)也有类似说法,认为:“刘即镏之别体,镏又省作畱(留),故畱(留)氏即刘氏。”何光岳(1997)考察刘姓源流,也认为“刘,又作镏、留”,基本承袭了清儒对于刘姓字源的解释。

刘氏与留氏同源的说法,也同样值得商榷和补充。马瑞辰等所述的刘、留相通的情况,基本是可信的,但主要涉及姬姓刘氏,即春秋时期周大夫刘康公族系,与祁姓刘氏一支不存在关联。诸家“留氏即刘氏”“刘,又作留”之说,不免有以偏概全之弊,并不能反映姓氏“刘”字源发展与演变的全貌。鉴于此,笔者结合出土材料与传世文献,对姬姓之刘、祁姓之刘二者的字源分述如下。

二、姬姓之“刘”的字源

姬姓刘氏源于春秋时期周大夫封地刘邑,以受封邑名为氏,得姓始祖一般认为是周顷王的儿子刘康公。《左传·隐公十一年》(杜预,1977):“王取邬、刘、蒍、邘之田于郑。”杜预注:“二邑在河南缑氏县,西南有邬聚,西北有刘亭。”缑氏县在今河南偃师市缑氏镇,刘邑位于镇之西北。1984年11月,河南省文物普查大队(杨育彬等,1986)在偃师发现了春秋刘国城址:“该城位于缑氏乡陶家村,城址南北长1300米,东西约600米,城内散落有大量春秋时代的残陶片,另外还发现了城门及护城壕等遗迹。”姬姓刘国故城遗址方位与《左传》杜注所载基本相符。结合已出土的材料,笔者认为姬姓刘氏的氏名至少存在以下两种字形。

(一)写作“留”。河南孟津后海资村、河南孟津刘家嘴曾出土两批空首布,其中均有布面铭文为“留”(《中国历代货币大系·先秦货币》编号480号等)(汪庆正、马承源,1988)的首布数枚,形制为普通的大型平肩空首布。据蔡运章、余扶危(1985)等人的考证,空首布的通行范围“当是东周王畿内的铸币”,大型空首布的铸造和通行时间“大约在春秋中期前后”。从时间上看,姬姓刘国大致存在于春秋中期至战国初期;在地理位置上,刘国作为在东周王室任职的卿大夫封邑,实际的地理区域也属于东周王畿的范围之内。而位于洛阳北面的孟津在东周时期同属于畿内采邑,说明当时空首布的流通范围可能仅限于东周实际控制的区域及附近一带。因此,空首布面文的“留”字即指刘邑,黄锡全、蔡运章等皆作此说。

另有马定祥藏战国时期方足布(《中国历代货币大系·先秦货币》编号1678号),布面铭文为“留邑”。黄锡全(2001)认为“此布铭文应释'留阝’,一字,从留,从邑,周畿内国名”,此说可商榷。按“留”“邑”分刻在布面左右两端,与此形制相同的还有“安阳”“平阳”“阳邑”等,均为一端一字,且“阳邑”之“阳”字已有阜形,“邑”作为单独意义使用,以此类推,“留邑”之“邑”也当作单字理解。方足布面文的“留邑”,即指周王畿内的刘邑。结合相关出土文物,可知姬姓刘氏的氏名字形在春秋战国时期写作“留”。

(二)写作“(上卯下酉右耳旁)”。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有《郑文公问太伯》(李学勤,2016)甲乙两篇简文。甲篇中有一段简文,隶定后如下:

(世)及(吾)先君武公,西(城)洢(伊)(阙),北(就)(邬)、(刘),萦厄(轭)(蒍)、竽(邘)之国。

乙篇简文与甲篇基本相同。《郑文公问太伯》涉及郑国初期开疆拓土的史事,根据简文中的内容,我们可知在郑武公时期,郑国往北占领了邬、刘两地,灭亡了蒍、邘二国,这与之后《左传·隐公十一年》“王取邬、刘、蒍、邘之田于郑”的记录是吻合的。值得注意的是,简文中“刘”的字形甲篇写法为o、乙篇写法为o,从邑,卯声、酉声,隶定为“(上卯下酉右耳旁)”是没有问题的。甲篇“(上卯下酉右耳旁)”字部件邑居左,乙篇“(上卯下酉右耳旁)”字部件邑居右。从邑,说明“(上卯下酉右耳旁)”的本义是邑名。卯、酉同属幽部,可通假。如《左传·宣公九年》:“郑伯败楚师于柳棼”之“柳棼”,《鄂君启车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94)作“梄焚”,“柳”和“梄”皆从木,卯与酉作为声符可互通。“(上卯下酉右耳旁)”既从卯声又从酉声,似为双声符的形声标音字。战国文字部件混同的情况比较普遍,部件“酉”也可能是“田”的混同用法。结合上文所述“刘邑”可作“留邑”来看,作为邑名的“刘”,其字形构件并不固定,可为卯酉组合,也可为卯田组合,不变的是皆从卯声。

三、祁姓之“刘”的字源

祁姓刘氏氏名的出现,源于晋大夫士会返晋,其族裔留居秦国,以先祖“刘累”的名或字为氏,为周代典型的以祖先字号为氏的命氏类型。依据士会归晋的时间,祁姓刘氏的产生约在公元前614年之后,大概在春秋中期。而姬姓刘氏的出现,当在刘康公受封刘邑时期,即公元前599年前后。两个氏名的产生时间,相差了约十五年。祁姓刘氏与姬姓刘氏由于在产生时间和地理位置上的不同,二者的氏名在字源上也是有所区别的。值得注意的是,刘累为夏孔甲时期人,与居秦的士会族人所处的春秋时代相距遥远,在这期间语言文字系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况且夏代是否存在完整的文字符号系统依旧是一个未知数,以文字为载体的氏名显然不会存在符号形态上的延续。祁姓刘氏更可能是依循先祖字号的发音而得,即假借音近的字来作为族群的氏名。因此,笔者认为“刘”字因与士会族人先祖名讳的发音相近,便被假借用来作为新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