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缅区 (第2/2页)
第一选择有一定的风险,不过对于何立文想要的结果来说,相对比较稳妥,第二选择的话就有可能面临同盟军不向国内移交的风险,毕竟以前的了解仅限于网络并没有真正了解过,甚至连直接的接触都没有。
何立文思索良久,最终选择两条腿走路,把那些国内通缉的人送国内,剩下的交给同盟军,这样就两个目的都达到了。
何立文在边境线上找了很久,感觉都没有监控死角,如果没办法找到监控盲区这个就不好操作了,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国内都到处是天网,没道理边境更放松。
破坏一处监控?问题是如何合理的做到,只是让监控短时间失效何立文最少有一百种办法,问题是如果监控短时间失效然后突然国内多了几个人这不是掩耳盗铃吗。
如果是放到边境线缅区这边倒是简单,只是这样的话国内接收这些人估计还得绕一大圈。
国内有时候要办点非常规的事情还真不好整。
实在不行就全部交给同盟军了,不过何立文这人稍微有点轴,计划的事情不达成总不那么容易放下,关键是那些受害人是如何被悄无声息地带入缅区的,找到这个不就是一举两得,即可以暴露他们的通道又可以达成目标。
何立文又直接回家问了度娘不少问题,比如如何私下通过边境进入缅区,缅区秘密通道,缅区偷渡方式等等,还真找到不少答案。
虽然边境长达两千多公里,何立文觉得既然网上很多人说一觉醒来便到了缅北,那么这个通道必然不应该在很远或者越过高山什么的应该在相对平缓且交通方便的地方,这个目标就不算大了。
何立文又回到边境,从边检站开始观察,果然不到二十公里就找到一条地下通道,通道长达六七公里,国内出口在一个山洞,山下面是一条乡村公路,何立文也没有想再去花时间找,毕竟快天亮了,这个位置也非常理想,附近没有监控,离边境线估计最少有一两公里远,而且有些东西不能追究太深的,何立文决定就选这里了。
何立文原来打算电话报警的,但是这样就得回去用自己或者附近的电话,一者不合理,二者容易留下麻烦。
最后何立文只是打印了一个地图并附上了几个电诈人员照片(黑白的),标注好位置并说明相关情况后用信封装起来,信封家里有,因为何立文前面做生意开单的时候习惯用信封把单据装起来,所以家里备有挺多。
何立文的想法是到边境站那边找个小贩什么的给个红包让帮忙送边境站或者派出所,所以单独打印了一张纸,上面写着麻烦帮忙把这封信送给边境站。
因为没有现金,何立文还特意在早餐的时候找借口从老头子那里了一张红色的,这是平时留给老头子应急的,为了不留下指纹何立文特意用湿毛巾擦过,至于信件那些何立文没有直接上手所以更不担心。
等到边境站后,发现这边已经相对热闹起来了,所以何立文特意找了一个看来面相比较实在的人,趁他回头和别人聊天的时候,把信放在底下,上面是那打开的纸,最上面就是一张红票子,这样从多眼杂的应该就不会引起太过麻烦的事情了。
果然那小贩看到以后四周张望了一下,然后才拿起来钱和下面的纸条,看完他准备打开信封又犹豫了一会,还是跟旁边的小贩招呼让帮忙照看一下,就直接过去边检站找站岗的,然后把信交给他,并重复说明了一下情况,那值勤的士兵询问了一番又给小贩登记了一些信息才转身回去报告。
士兵进楼报告以后把信交给值班领导,领导一边看一边听士兵汇报,看完后就叫来拍档商量并布置,不得不说国人在效率这块很高,不管真假先办事。
很快,边检这边出动员了一队人一台卡车,可能是感觉人手不足或者是与派出所相关,很快隔不远的派出所也过来了三台车十来个人,然后一起奔何立文地图上指示的方向去了。
这里离目的地就十几公里,按路况估计十来分钟就差不多到了,所以何立文提前过去把人放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