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汉末之并州白马 > 第十六章 行至尘世浮沉际

第十六章 行至尘世浮沉际 (第2/2页)

但人命就如同那雪花,出现了融化的迹象之后,就不会再重新回到那原本美丽的模样。

高顺慢慢地将心安定下来,不再去想去外面闯荡的事情。

他写信告知了小张公子,他恐怕会耽搁个几年才能去马邑了,而刚写完信不久小张公子竟然就亲自带着王道又来了高顺家中。

张辽极其自然地进了高顺的家里,高顺看得出来,小张公子应该经常来这种矮小的房屋,就连高顺阿母做的清淡饭食,张辽也吃的十分自然欢愉,那模样不会是作假的。

张辽待过些时候,便让王道去把早就带来的人参、茯苓等贵重物品拿进来,除此之外还有如蜂蜜、黑芝麻、黄精等东西。

张辽真的没有架子,虽然只是个十来岁的少年,但初看上去已经像是个青年了,而且行事作风依旧一副任侠风格。

东汉时期的任侠风格是一种崇尚豪放、义气、勇敢的作风或气概,即不拘小节,敢于担当责任,乐于助人,同时也尊重他人,讲义气,守信用。

高顺觉得张辽真不像是大张少君和小张贵人那种人,前两位贵人虽然也是极其地平易近人,但与人交谈时还是能让别人感受到他们身上的那副贵气,让人心中敬服,而小张公子则截然不同,那是一种,嗯...仿佛也是贫苦的寒家子或者氓首出身。

高顺心中说不出个所以然,只知道或许这就是马邑张氏能够经办“四海号”,盛名能响誉塞外河北的原因吧。

张辽在走的时候并没有说其他话,只是说马邑张氏随时欢迎高顺,在此之后高顺就再没见过马邑张氏的三位年轻贵人,只有王道经常送蜀锦布帛和人参等贵重物品过来。

高顺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也从来不会说那些誓死效忠的话,他从来就这么的不善言辞。

他想了想,于是就把丰收后一些成色最好的粮食,还有亲手养大的马驹这些,在王道送东西过来的时候拜托他带给小张公子。

王道也是爽朗答应,并没有半分看不起这些物品的意思,即使他身为张氏“四海号”的管事,手中经营的都是价格贵重的骏马等生意。

他也是寒家子出身。

再下一次王道来的时候,王道跟高顺说张辽收到东西非常高兴,粮食当天就做了,而大张少君,小张贵人以及已经成了雁门郡户曹椽史的张承张使君也都吃到了,另外的马驹则被张辽养在了家中的马厩。

高顺这才知道,原来也不是所有的高官贵人都吃山珍海味的,王道告诉高顺说,张氏一族平日里吃的用的在州郡大族中只是一般水准。

日子再一天天地过去,平日里高顺除了种地养马养牛之外,就是练练武,也读读小张公子让王道带来的书简,竟然多是一些如《春秋》一类的兵书。

再之后,高顺迟迟不愿面对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他的阿父阿母陆续离世了......

或许是以前过的苦日子太多,留下了病根吧......

高顺安葬了阿父阿母之后便在家中守孝,安葬那日小张公子又带着王道亲自过来了。

小张公子的身形愈发的雄壮,处事之间更加地让人不自觉地听从。

张辽帮着处理高顺父母的后事之后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之后在他守孝期间让王道带过来的东西变了,变成了一些边塞发生的战事消息,一把把质地极好的刀、矛等兵器,以及兵书。

高顺就这么继续地生活下去,就这么到了熹平四年的冬季。

这天,王道除了给高顺带东西之外,还带来了消息说这个冬天会有大股的鲜卑杂胡南下,平城这里也不一定安全,让村子里的人去平城或者其他更隐蔽的地方躲一躲。

于是,村子里面就只剩下了一些不愿走的老弱和青壮妇女,高顺也没走,他的守孝期到了,他打算去平城找大张少君,因为王道透露消息说这个冬日间会有大事发生,张泛会去平城。

但是就在高顺打算走的前几天,鲜卑狗来了,来的只有几百骑,但是奇怪的是他们似乎并不是专门来打草谷的,也没有大开杀戒,他们匆匆看了下村子中有没有什么值钱的玩意儿,然后就掳掠了高顺这些村子里面的人走了。

汉人是很好的奴隶来源,而且人口是一个部落的实力象征,因此他们一般也不会随意屠杀。

就这样,高顺跟着这群鲜卑人一路走,途中见到了一个腰间有着银印青绶的中年人。

“顺,性沉重持兵勇,自随太祖南征北战始,屡破数倍之。太祖嘉之曰:“我得高顺,如鱼之得水也。”————《后晋书》列传第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