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世事如棋莫推锋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汉末之并州白马!
在来到雁门郡之前,都还没走到马邑呢,高顺一家人就已经在别人口中听到过好多次那个张少君的名字了。
以前他们并不在意那些贵人的往事,不过在听说了张泛后才晓得这个少年贵人身上是有多么的耀眼!
高顺一家人来到雁门时已经是来年的春日了,这一年高顺十六岁。
不过他们本来确实要去马邑的,但是在路上的时候,高顺阿母崴了脚,阿父也感染了风寒,想着反正都已经来到雁门了,其实也没必要一定要去马邑投奔那个少年贵人。
于是高顺一家人便在平城附近的一处山谷中安了家,这里原先就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村子,而在高顺父亲了解下,居然发现这个百十来人的村子,居然有一半人是从别郡搬来的!
这些搬来的人也是从近几年才陆陆续续到的,而推荐他们来这的人,竟然也是那张泛张少君。
张泛几年中一直在往来奔走各处,主要还是为了谈妥自家“四海号”经办的生意,随带着就跟路上遇见的流民推荐雁门马邑,虽然这山谷中的人也是同样没有去成,都在平城这里停下了。
高顺父亲见此情状,当即竟然有些安心了…
就这样,在同村人的帮忙下,高顺一家人很快就建起了新的房屋。
乡中的有秩、三老也都来过,不久之后那传说中的马邑张氏的“四海号”也来了。
不过来的人并不是“四海号”的那个张少君,而是一个更为年轻,模样长相都酷似张少君的少年贵人,高顺一家人从同村人口中得知,原来这个贵人叫做张平,是张泛张少君的族弟。
这个小张贵人也和张少君一样的待人亲切和善,纵使他们是不入流的氓首,脸上却始终带着和煦的微笑,让人如沐春风。
小张贵人得知他们是刚从凉州北地那里逃来的,路上还见着了自家兄长,便让人给了些衣物和粮食。
不仅如此,小张贵人还跟高顺一家人说了他们今后的谋生法子,可以在田中耕作,张氏的“四海号”会有人高价收买,也可以去放养牛羊和骏马,“四海号”也是照样高价买入,反正并州这地不缺肥美的水草。
听得是高价买入,高顺的阿父阿母都是下意识得不相信,但早先他们而来的村人都是不停颔首附和。
这就由不得高顺一家人不相信了…
只是,这种事情听起来是那么的虚幻…
但事已至此,那就不妨照着“四海号”小张贵人说的那样做好了,毕竟来都来了,而且那么多乡人作保,那应该就是真的了,马邑张氏的名号摆在那,张泛张少君也不是个骗人的模样。
到底呢,还是要等到双方交易买卖的时候才会彻底安下心来。
非但如此,张平还推荐高顺进入县中的官学。
雁门的官学和私学竟然也跟其他地方的不一样,官学竟然是真的“有教无类”!
无论身份高低,而且免除入学费用,所有人都能入官学读书!据说官学还提供免费住宿。
就算是私学,也只是比官学多了个收费环节罢了,其他的教学完全一致,但是贫苦家庭的寒家子要想入读难免有困难。
高顺一家人听说,这一切似乎是前几年开始的,这时候的雁门太守皇甫节便在马邑县大族兼富商张承的谏言下,在全郡整办官学和私学!
多说一句,这个皇甫节有个兄弟叫皇甫规,有个儿子叫皇甫嵩。
没错,就是那个“凉州三明”之一的皇甫规,那个后来平定黄巾起义的三大名将之一皇甫嵩。
……
后来的这其中的内情,是由在官学之中一个教导高顺这些氓首的老者说起的。
当时在课上,这年岁颇大的老师在讲《荀子》:“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正说着呢,就是自己在那突然一阵感慨。
“你们今日能坐在这安生读书,靠的全是马邑张承张公和府君皇甫公啊。”
原来,不是所有人都希望那些氓首百姓都能读书的,很多大族贵人想的还是他们这些寒门子弟就该待在田地里…
整顿官学和私学,是得罪人的活计!
这是那时高顺知道的。
据老师所说,是马邑的张承张公愿意让出一部分“四海号”的利润,才换来雁门豪右大族的让步,而府君皇甫公则没那么多顾虑,他本来就家世显赫,所以在接受了张承的谏言后,凡是在此事上暗中捣鬼作乱者一律不饶!
马邑的张承张公,高顺也是知晓了的,是大张少君的叔父,小张贵人的亲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