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颠沛流离 (第2/2页)
【到了1129年二月份,赵明诚作为镇守江宁的知府,却选择了弃城而逃。】
【同年三月份,两人往江西的方向逃亡,行至乌江,站在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的地方,李清照吟诵出了《夏日绝句》。】
【就是那首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赵明诚刚刚弃守江宁,又听到这首诗,估计很羞愧,没过多久就因病去世了。】
[北辰:李清照都当面讽刺赵明诚了,他俩的感情估计已经破裂了。]
[梦偏暖:相比较来说,赵明诚这个时候死,也是一种解脱,逃亡生活,想想都很难过。]
[畔畔:李清照才惨吧,乱世之中,一个弱女子,没有丈夫在身边,身上带着这么多古董财物,很容易被人盯上的。]
[甜甜圈:能一路逃亡下去,而不是选择自我了断,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其实李清照也是一个很坚强的人了。]
[天青:该说不说,李清照能在这种乱世当中,又活了几十年,也是很厉害了。]
李清照听着赵明诚弃守江宁的消息,一脸的不可置信。
天幕,你是不是说错了?我的夫君怎么可能是那样的人呢?
李清照抬眼看向父亲,想要知道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谁知她的父亲也看向自己。
李清照知道自己并没有听错,可是她没办法接受自己的丈夫居然是一个这么懦弱的人。
此时的李格非想得更多。
如今天下的人都知道了,赵明诚将来会弃城而逃,就算是赵挺之想要掩盖都没办法。
即使现在事情还没发生,官家可能不会在意,可其他人难道不会在意吗?
这么一来,赵明诚的仕途也算是玩完了。
李格非想起之前天幕说,赵明诚后来会纳妾,不屑地笑了笑。
如今这样也好,他自己不能生,仕途也受到影响,谅他以后也不敢不对我的女儿好。
反正家里也养得起,和女儿一起研究那些金石,这就够了。
赵明诚的父亲听到天幕的话,也想到了他的仕途会受到影响这件事。
年轻的赵明纯有些无措的看着自己的父亲。
“父亲,我该怎么办啊?”
赵挺之看着他有些无措的样子,本想安慰一番,但想想天幕说的话,气不打一处来。
“你身为江宁的知府,怎么能弃城而逃呢?你有没有想过你治下的百姓?……”
赵明诚站在一旁,就这么听着父亲劈头盖脸地骂了他半个时辰。
赵挺之说的嗓子都干啥,终于停了下来。
看着儿子站在那里不说话,有些心软,喝了口水接着说。
“如今事情还没有发生,如今的你也没有做过这种事情,不必这么担心,虽然现在官家可能会厌你,但你还年轻,等过两年,谁还会记得这些事呢?”
“你若是心里不痛快,那就和儿媳去其他地方散散心吧。”
赵明诚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什么好的方法,只好接受了父亲的提议。
赵挺之摇了摇头,头一次为自己教育的不成功感到后悔。
北宋官员们听着赵明诚弃城而逃的消息,也没多少惊讶之情,尤其是武将们,更是一脸意料之内的表情。
作为一个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在乱世之中,又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会感到害怕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可那是对普通人来说,他们即使害怕、逃避,那也是没关系的,人之常情嘛
但是让他们气愤的是,作为一个官员,居然选择弃城而逃,这就不能原谅了。
【因为南宋朝廷一直被打的满街跑,李清照在赵明诚去世之后,只好自己带着这15箱宝物,追着南宋朝廷转移的路线逃亡。】
【在弟弟和朋友的帮助之下,借助大辽的势力,李清照最终跟随南宋政权,在杭州安了家,安顿下来。】
【不久后,杭州变成了南宋的都城,改名为临安府,现在是两个地区,当时是同一个名字。】
【当初有一句话叫只把杭州作汴州,这是南宋的一位文人写的,因为他们已经回不去了。所以那个时期,南宋的文章都是有点哀怨,思乡,愤恨的感觉。】
【陆游,岳飞辛弃疾都是这个时期的人物。我们小时候学陆游的文章,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个示儿。】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收复故土的时候一定要告诉我一声,让我泉下有知啊。看得出来,陆游也是一个很爱国的人。】
【我们说回李清照,她是这个历史的一个见证者,在经历了靖康之变之后,可以说到后期,她已经写不出以前那种状态的文章了。】
【一直都是守着那些收藏品,孤零零地活着。所以到后面我们就看到她写的那个凄凄惨惨戚戚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