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殿前争锋 (第2/2页)
“微臣尽力而为。”
君臣之间曾是患难之间,军中无戏言,刘彻很欣赏卫青人品,稳健沉勇,从不虚言,身为皇帝,当然不喜欢将军说大话,而有时也要打破常规,出乎敌人的意料之外,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刘彻有滋有味的喝着参汤,笑指墙壁上一幅巨形地图上,某一处狭长的神密区域,侃侃而谈:“瞧瞧,善者不来,来得不善,伊稚斜的眼睛,紧紧盯着李广呢,重兵,可能就放在这儿……”
卫青神情肃穆,颔首点头:“嗯,李老将军英勇善战,可惜,年事已高,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可,以身犯险啊。”
“是么?”刘彻摇头一笑:“你这样想,伊稚斜会怎么想?”
“呃,陛下的意思是……”
“哼,李广不是请缨出战么,想当先锋?好啊,老将出马,定当马到成功。”
“嗯,陛下,可否……”
“不,就让李广为先锋,一马当先,直取匈奴王庭。”
“哦,陛下英明神武,微臣佩服,佩服。”
“佩服甚么?”
“微臣佩服陛下深谋远虑,英明果断。”
“是么?”
“正是,李老将军纵横塞外几十年,战无不胜,威名远扬,伊稚斜大单于必然视为……”
“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是么?”
“陛下圣明。”
“卫青,你可别光顾着拍马屁,朕可告诉你哟,此战拿不下伊稚斜,别回来见朕,尤其是那个左贤王。”
“微臣谨遵圣旨。”
“唉,要说这李广,也曾为我大汉江山社稷立下汗马功劳。”刘彻神色庄肃,剑眉如铁翼,舒展入发髻,颇显王者风范!
卫青连连点头,垂眉而思。
刘彻手端琥珀碗,缓缓地咽下一口浓郁的参汤,砸砸嘴,轻叹一声。继续说:“李家世代忠良,将门虎子,可惜命运多舛,从军几十年,历经磨难,至今年过花甲,还未封侯。”
“陛下,不必过虑,”卫青欠身道:“或许,老将军意在直取左贤王。”
“哦?”刘彻笑了笑:“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是啊,老将军多次与左贤王交锋,可惜,一直未或全胜。”
“李广可谓壮志未酬,难解心结!”刘彻长叹一声,停了停,眉角一扬:“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拿不下左贤王,大军直捣单于王庭,岂不是孤军深入?伊稚斜的大军,可能就在那里等着呢。”
卫青还想说,却被刘彻止住。
刘彻长身而起,默然来回踱了几步,冷哼一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以,你要将计就计,伊稚斜大军一动,你就出手。”
“微臣率兵迂回包抄,攻击伊稚斜大军侧面,拦腰截断,杀他个落花流水。”
“嗯,这一刀,要砍得准,砍得好,务必砍在腰上。”刘彻说话间,瞥见包桑领着熊兴进来,一人抱一捆书简,又有活儿来了。
中贵人包桑,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在大汉后宫中是德高望重的人物,在包桑的苦心栽培下,名不经专的熊兴,由小黄门荣升为黄门侍郎,总管后宫的几千名黄门和詹事。
包桑已是白发苍苍,听皇帝和卫大将军你一言,我一语的“李广李广”,不禁心有余悸,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刻骨铭心,就刻在骨子里,他臀部中的那一箭,直今深受困扰,每逢梅雨季节,疤痕就隐隐作痛。
一瞧见包桑那模样,刘彻就想笑,幸亏李广为之报了一箭之仇。
就事论事,包桑据实禀报,不敢有假话。
包桑感慨万千:“李老将军武功盖世,箭法如神,堪称宝刀未老哇!”
刘彻翻阅着书简,不无惋惜:“朕给你配备的可都是大内高手,精兵强将哦。”
“是啊,可是……都是奴才无能。”
“也不能这么说,”刘彻若有所思:“呃,可是,十几个人,怎么奈何不了三个匈奴人,而且还都死了?”
“陛下有所不知,那三个人是有名的猎户,个个都是射雕勇士,弓马娴熟,箭法厉害,非常了得哟。”包桑还是一脸苦容。
“那又如何?”刘彻嗤之以鼻:“一碰到李广,个个束手就擒。”
“陛下,匈奴人很狡猾,若依奴才看来,这三个人是诱饵,引李将军上钩,有埋伏呢。”
“后来呢?”
“后来,李老将军以区区百骑面对匈奴三千多铁骑,临阵不乱,将计就计,周旋到底,最后是匈奴人知难而退的。”
刘彻似笑非笑:“哦,一百对三千?”
“启奏陛下,是三千五,”卫青早有耳闻:“李老将军智勇双全,胆识过人,明知匈奴人埋伏,毫不畏惧,镇定自若,还命令手下一百骑兵都下马,躺在地上喝酒,嬉笑打闹,匈奴人看了琢磨不透,以为我军早有准备,故意以李老将军作诱饵,为防不测,趁早撤退。”
“嗯,诱饵,有这么香的诱饵?”刘彻品尽高丽参汤,抚掌一笑:“这个李广,还懂一点兵法嘛。”
包桑由衷赞叹:“李老将军乃是国之柱石,有勇有谋,匈奴人闻风丧胆啊。”
刘彻也有同感:“如此看来,李广建功立业,封侯拜将,计不可失,失不再来。”
卫青神色凝重:“可是,此一时,彼一时,这一次,太凶险了。”
“兵行险道,将出险招,此番出塞,曹襄也披挂上阵了,不必多说了,一不做,二不休,既然有初一,为何不能有十五?”
“可是,陛下……”
“无须多言,朕意已决。”
“诺,微臣领旨。”
“朕听说,这个赵信还成精了,在伊稚斜面前出谋划策,常常以为汉兵不能度幕轻留,如今大发士卒,其势必得所欲?”
“陛下,微臣此战,定当生擒这个败类,献于阙下!”
“哼哼,跳梁小丑而已,不足为虑。”刘彻踱步停下,轻叹一声:“倒是这个李广啊,让朕放心不下,务必好好约束,用心调教才是。”
来回走了几步,刘彻突然回头,严肃的正视着卫青,话锋一转:“庙算俊杰不言,誓师将帅相争,谋略虚实难定,用兵正奇不分,岂非笑话?”
“微臣谨遵陛下旨意。”卫青慌忙拜伏于地,屏息凝视,额角溢汗!
“纵然,朕怜惜李广,可是,身为大汉天子,执掌江山社稷,百年基业,任何策略稍有失误,终将左右万家百姓之兴衰,影响天下苍生之甘苦!”刘彻仰天长叹道:“国计民生,千斤重担哪!”
卫子夫凝望着夫君,热泪盈眶!
卫青抬头仰望皇帝,神情肃穆!
汉武帝刘彻双目如炬,傲岸凛然下令:“对内,社稷为重,君为轻!对外,三军为重,将为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