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全靠同行衬托 (第2/2页)
脑子一团乱的康熙叹了口气,希望接下来神女能够提到清朝为何灭亡,自己灭亡的原因。
这样他就能提前部署,避免未来的危机。
…
另一边,当事人乾隆深吸了口气。
之前他还不把神女的提醒放在眼中,毕竟文字狱可是控制思想最好的方法,只有赤裸裸鲜血和疼痛,才能让那些人记住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所以他根本不打算反思自己,反而还认为自己做的是对的,只是神女和一些人不理解而已。
然而现在乾隆已经开始怀疑自己了。
自从知道清朝的危机之后,他一直觉得,只要自己不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就能避免百年之后的耻辱,就能挽救清朝。
现在看来,清朝未来遭遇的那些耻辱,不仅是闭关锁国带来的影响,还有对思想的禁锢。
而这一切,都有自己埋下的因果,怪不得对于清朝坑爹皇二代的的盘点,神女选择了他。
“不管怎么努力,不管兴起了多少文字狱案件,未来大清还是灭亡了啊。”乾隆心中感慨。
不过神女说的话也有道理,一味的禁锢思想,会使整个社会退步,从而落后于其他国家。
或许他应该学一学当初的汉武帝?
乾隆陷入沉思。
也许,他的路从一开始就走错了,不仅要加强自己手中权利,还应该提升整个国家的实力。
未来大清的敌人,不是自己的臣民,也不是明朝余孽,而是那些开着轮船,搭着火炮的国家。
…
【有人说乾隆修成了一部《四库全书》,也毁了另一部《四库全书》,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一大浩劫。
如果说这是他的第一个错误,那么第二个错误就是他晚年骄傲自满,带头腐败,使清朝逐渐衰落下去,最终还引发白莲教起义。
其实一开始乾隆还是非常自制的,他在即位位之初,甚至还下达诏书,拒绝进贡,让各地的大臣们在三年之内停止进献各种贡品。
他甚至还亲自说过,“殊不知君臣之间,惟在诚意相孚,不以虚文相尚。”这一点在《乾隆帝起居注》里就有记载。
这种励精图治的态度,也是他早年能够取得成功的保证。
然而可能是一生顺遂,没有什么太大的烦恼,到了晚年之后他却一改初衷,甚至下旨亲自要求大臣们一再进献贡品。
康熙喜欢钟表,字画,古玉,这些喜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因为他擅长在那些古画中题字,盖上自己的章印,甚至还被后世调侃为行走的弹幕,盖章狂魔。】
清朝。
乾隆嘴角抽了抽,心想又是盖章狂魔,这个词他都听了不知道多少遍了。
反正他就是离不开这个形容了是吧?
他就这么一点喜好,多盖一点章怎么了?能够得到皇帝亲自盖章,难道不是荣幸吗?
算了,大不了以后少盖一点就是,不然他这个盖章狂魔真的要天下人皆知了。
还有,那个白莲教起义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他都掌控的这么严格了,居然还能有起义?
乾隆默默的把白莲教起义记下来,打算之后着重询问这件事情。
…
【皇上有如此喜好,底下的大臣们自然是想方设法的琢磨,进贡上去精品中的精品。
比如说乾隆喜欢西洋钟表这件事情,被那些官员们得知后,相关物品的售价顿时猛涨。
在斯当东所写的《英使谒见乾隆纪实》这本书中,就记载过他的见闻,“这些东西虽然没有什么实际用处,但中国官吏们却醉心追求,示意他们的下属不惜任何代价收买。”
根据档案记载,指乾隆五十九年,这一年的时间,长芦盐政徵瑞就进贡十五次,闽浙总督伍拉纳进贡十一次。
每次到了乾隆生日,更是成了万国博览会,北京附近用来进攻的车辆,几乎都能多达三万辆。
这看起来似乎是万国来朝的恢宏景象,然而进贡之风的极度盛行,对于官场来说却是贪污腐败的新形势。
就比如说一年进共十一次的闽浙总督伍拉纳,后来抄家的时候,他的家产甚至能够达到四十多万两。
当然,要说到清朝贪污腐败第一人,当然是大臣和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