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古代嫁妆是彩礼的两倍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我的契约新娘秦良玉!
不同于重商的宋朝,明初老朱刻意打压商人的地位,即便家财万贯,也不能穿金戴银坐轿子、后代更不能考科举,可谓一入商籍深似海。
到了中后期,老朱定下的秩序被打破。
商人后代不仅能参加科举,也穿起了丝绸。
但是二叔始终希望李弘贞考科举或者继承军户,认为只有当官才能保住产业。
“你莫非想一门心思经商?”
读懂了他的担忧,李弘贞解释道:“当然不是,打算让王初一入商籍,我负责幕后操控。”
二叔欣慰道:“如此甚好。那你准备做什么?”
李弘贞当然不会把还没发生的万历三大征告诉他,便找了个恰当理由搪塞过去。
“或许您已经听说,近年来北方灾情频发,以致粮食逐年减产。”
“略有所闻,万历十三年,顺天府大旱,陛下率百官祈雨,未料次年水灾。”
“万历十五年,顺天府水灾冰雹齐降,大雨如柱,官邸民宅屋墙所在倾塌,百姓颠连困苦!”
“你莫非想倒卖粮食?”
李弘贞点了点头:“我准备屯粮、制糖、酿酒。”
二叔的脸色有些难看,在他看来丰年屯粮、灾年卖粮,固然是最稳的发财手段,自古以来屡试不爽。
但是这种发国难财的生意,干多了特别招人记恨。
例如宋末元初的蒲寿庚,靠着垄断海外贸易和囤粮发家。
当蒙古大军兵临江南的时候,这家伙不肯捐出粮食,还把文天祥出卖了,导致宋军战败、全城被屠。
蒲氏家族靠出卖国家辉煌了100年,直到那个“姓朱的小乞丐”问鼎天下,这家人才迎来报应。
老朱攻克泉州之后,将整个蒲氏家族打入奴籍,还把蒲寿庚挖出来鞭尸,给南宋狠狠出了一口恶气。
想到这,二叔语重心长道:“三郎啊!屯粮谋财固然便捷,但我希望你以后还是尽量少发国难财,此行不义,唯恐祸及子孙啊!”
李弘贞也不做辩解:“侄儿谨记叔父教诲。”
“好吧,那你需要多少银两?”
“一百两足矣。”
二叔冲掌柜喊道:“去库房取二百两银子过来。”
见状,李弘贞当即纳头一拜:“多谢叔父慷慨解囊,等侄儿赚到钱,一定十倍奉还。”
“行了行了,只要你不再混日子,正经干一番事业,甭说二百两,五百两我都会给你凑。”
接下来的一个月。
得益于李弘贞提供的川菜助阵,聚仙楼的酸菜鱼一时风靡整个重庆府,回家过年的学子吃过之后赞不绝口,就连文人墨客也专门跑来打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