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鬼谷回眸 (第2/2页)
“哦,难怪中文说这么好。我是学历史的,在家乡的中学做支教老师。”占东东礼貌地也做了自我介绍与樱子握了下手。
受孙儿们友好相握的影响,当年敌对双方的两个老兵也上前一步,彼此伸出手来相握了一下。战争结束了,中日友好了,两位老军人眼里闪着既兴奋又复杂的神色,六十多年前发生在这山谷里惨烈战斗一幕幕仿佛展现在眼前。】
山岭连绵,江南水乡,一条伴山伴河的公路由北向南穿行在山水之间。自古而来就是一幅风景秀丽的山水画,如今却弥漫着战火的硝烟,满目秋日的悲凉。
溃兵,公路上一批批溃兵,由北向南涌来。神色惶惶的国军溃兵中掺杂着逃难的老百姓,蜂拥在公路和路基两旁匆匆而行。挑担子的,赶着马车的,还有在人群中爬行般的卡车和小轿车,三五成群的国军士兵人数不少,但排以上建制的几乎没有,官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官,黑云压城,一眼望不到头,乱得好像世界末日般。
路上不时有遗弃的各种物品,包括破坏掉的重装备,一片落败后的狼藉。从人流身后的方向清晰地传来追赶而来的轻重机枪射击声,间杂着隆隆的炮声。
而在全体向西南溃退的人潮中,却有一支不到二百人的部队逆流而上向北行进着,一路溃退的人流顶头遇上无不是不解和奇怪的目光,一边是大部队往南撤,一边是小部队往北上,搞的什么鬼?
接连有人发声“日军就盯在后面,你们这是去找死吗!”“你们怎么还往北开拔,不要命了!”“你们这一个连,添进去连个响都不会有!”“中央军都顶不住,就你们这装备?!”
这支部队是川军第22集团军第43军26师152团三营机枪连。淞沪战役八月中旬打响,他们九月初就随军徒步出川。到了湖南后本应随队乘船直赴上海,临时受命留下来帮战地医院挖防空洞,允诺事毕派汽车送一程。可两周后防空洞挖完,汽车队又忙着搬家,全连又当了两周装卸工。终于乘车上路后,开了几天油没供上又弃车而行。结果那边仗都打完了他们还没到位。
机枪连队形还算整齐,但军容和装备很差。粗布军装,大裤头,脚穿草鞋背着斗笠。枪械混杂老旧,大都是老套筒、汉阳造和土造的“单打一”七九步枪,偶见几杆中正式步枪。还有的士兵肩上没有枪,只在腰里插着几颗马尾手榴弹,拴着手榴弹的麻绳绕在腰间。
队伍中的亮点是扛着的三挺捷克式轻机枪和四人抬着的一挺黄色枪筒的马克沁重机枪,撑起了机枪连的门面。
队伍前面并排走着两人,领章上的军衔显示出十七八岁的是上士,年龄稍长些留着胡子的军官是中尉。队伍后面一名三十岁左右的少尉挺显眼,只有他和走在前面的中尉腰上有手枪,他还多插着一把大烟枪。身后跟着三匹驮马,驮着炊事班的粮食和大锅等为数很少的辎重。
队伍没受干扰继续向北而行,迎着溃退下来的逃难人潮,中尉皱着眉头说:“我说占彪班长,这势头不对呀,老百姓逃难没说的,怎么有这么多番号的国军也撤下来了,连个排建制的都少见。”
占彪用力往北方望着,有四辆蒙着篷布的军用卡车队歪扭着开过来。他半晌回了句:“高连长,真是兵败如山倒啊……。”
这支逆流而上的国军机枪连正对面,不到一天的路程里,迎头几支日军部队向南行进着。有绿色的汽车卡车队,有四匹骡马拉的山炮的炮队,有扬起灰尘的骑兵队,有四列纵队的步兵行军队……队伍不太整齐,日军士兵们看上去也很疲惫。山本也走在步兵行军队伍旁,军衔是少尉,身边是一个小队的日兵。山本的部队似乎与其它部队不同,个头普遍达到了一米六高,腰间都佩带着手枪。
在一个十字路口停着几辆卡车,车上有几个穿着和服的日本女子,向着队伍喊着:“南京,南京,鸭鸡给给——!”
几架涂有膏药旗的飞机在头顶摇了几下翅膀向南飞去。
机枪连向北而行的队伍前,占彪警觉地回头看向了天空,接着天空中传来一阵嗡嗡声。高连长回身向那大烟枪少尉大喊:“聂排长,组织大家散开!小日本的飞机!快!快隐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