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画个大饼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小鬼哪里走!
不止是他们,就连坐在不远处装逼的郝大丰和夏小雪,心中也是吃了一惊,郝大丰知道此人,中学历史课中学过。
姚广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特殊的一位人物,他既是一位身披袈裟、四大皆空的和尚,又是一位运筹帷幄、指点江山的军师。他是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江山的第一功臣。功成名就之后,他又不贪恋权贵,回归和尚的真身,超然于世俗红尘之外,恰似一条神龙,见首不见尾,高深莫测。
明太祖朱元璋在小时候也曾经出家做过和尚,但那时因生活所迫,为求活命而投在寺院中做个扫地僧。姚广孝出家,则完全是自愿,是为精修佛法,研究学问。
姚广孝祖籍河南汴梁(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曾祖父随宋室南渡江南,定居于长洲相城(如今的江苏苏州)。祖父和父亲都是乡间行医的郎中,虽算不得殷实富裕之家,但也是一技在身衣食无忧。
父亲自然是希望姚广孝子承父业,行医谋生,但年纪尚小的他,却坚定地拒绝,一心要读书谋大事。于是,家人将他送入附近一家有名的道庵,正式出家,法号道衍。
出家之后的姚广孝,一边潜心读书,研究天下学问,一边云游四海,广交天下名士。十多年之后,姚广孝精通儒、佛、道诸家学问,成了闻名当地的高僧。
明洪武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382年),四十八岁的姚广孝,在另一位高僧的举荐之下,应诏进京,为皇四子朱棣诵经荐福。两人相谈甚欢,相见恨晚。随后,他便跟随燕王朱棣去了北平,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辉煌人生。
1399年,朱元璋病逝,皇孙朱允炆即位,改年号为建文。之后,在大臣齐泰、黄子澄的主导下,朝廷开始削(xuē)藩,大肆清除诸王,燕王朱棣处境十分危险。作为燕王首席谋臣的姚广孝,力主朱棣起兵夺取皇权。起兵之后,朱棣领兵在外征讨,姚广孝镇守大本营北平,与西汉时刘邦与萧何的角色颇为相似。
靖难之役三年之后,朝廷由于地广人多的优势,渐渐稳住了阵脚,双方在军事上各有胜负,燕王仅仅保住了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战争打成胶着状态。
对处于弱势一方的燕王来说,这样的战争状态将会是致命的后果,夺权不能成功事小,就连生存都难以预料。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正是姚广孝提出兵出奇谋的战略: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力必举。
于是,燕王的军队不管不顾,远袭京师,直下南京。建文四年六月,朱棣的军队,从瓜州渡长江,兵临南京城下。城破,宫中大火,建文帝不知所终,朱棣登基称帝,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
朱棣能成事,姚广孝当属第一功臣。为了回报他的擎天之功,朱棣让其蓄发入仕,享高官厚禄,姚广孝拒不服从,赐其府第美人,姚广孝拒不接受,仍然住在寺院,守着戒律清规。
成祖皇帝过意不去,拜其为太子少师,给予其当时文臣的最高品秩,并对其极其尊重,从不直呼其名,都以少师相称。
朱棣对待政敌,心狠手辣,嗜杀无度,但对于功臣,却不像他老爸朱元璋那样猜忌重重,他的原则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姚广孝因此得以安稳度日,过着自己想要的半隐居的生活,一边保持着出家人的本色,视金钱如粪土,视权贵如尘埃,悠闲清静地做个和尚;一边帮着朝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算是对皇帝厚恩的回报。
晚年的姚广孝主要做了两件大事,一件大事是主持重修了《永乐大典》,另一件大事是出任监修官,主持重新编修《明太祖实录》。
永乐十六年(也就是1418年)三月二十八日,84岁的姚广孝在寺院中安然辞世,按照其本人的遗愿,以出家人的方式,将其安葬在京西卢沟河畔。皇帝朱棣悲痛不已,停朝两日,以示哀悼,并亲自为其撰写祭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