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诸葛玄眼中匪的由来 (第2/2页)
并表示如果大宁帝国想出兵教训天南国的话,土番王国一定要兵给兵,要钱给钱,大力支持。
对于土番国王的善意,诸葛轩也不敢端着架子,当即谦逊的全盘接受并做出保证,声称大宁帝国一定会狠狠教训天南国。
在土番国王的帮助下,诸葛玄顺利回到了桃源县。
他回去,阿那如还能讨得了好?
连忙添油加醋的说了一堆坏话,交给了礼部那位员外郎。
可惜的是,那位员外郎的政治眼光并不咋地,觉得一个小国,不来就罢了。
所以回信劝诸葛玄不要生事,以和为贵。
毕竟人家并没有直接宣战嘛,那些使节团的使节只是死于政变罢了。
在这位礼部老爷的眼中,只是死了一个云省地方都尉,五六品的小官罢了,没啥好追究的。
毕竟人家那是政变,跟一国相比,那都尉还是小了点。
总不能因为一个都尉,就跟人家翻脸吧,毕竟他还没有公开反对大宁帝国。
诸葛玄气的是三尸神暴走,发动了很多人脉关系去促成这件事情。
但都是石沉大海,没有音信。
因为那段时间正处于女帝与徐天华过招的时间段,六部的大人们可没闲工夫管下面的小事。
所以主事们就不敢跟郎中说,郎中就更不可能跟侍郎大人们提。
这件事竟然就胎死腹中了。
这如何能让在天南国受过奇耻大辱的诸葛玄罢休?
他便改换斗争方法,以县令的名义向朝廷索要兵权剿匪。
而他所要剿的匪,那就是天南国。
天南国时常进犯柳州府,在他眼中,那就是匪患。
既然大人们都不把天南国这件事放在心上,那么他一个小小的县令自然就不把两国的邦交问题放在心上了。
到时候即使灭掉了天南国,朝廷里面的大老爷们恐怕也不会过多问责此事。
只是他没想到朝廷能那么痛快,给了他三千镇西军士卒。
毕竟在女帝的认知当中,云贵地区一直匪患多生。
给的兵给少了,女帝觉得达不到剿匪效果。
至于为什么没从镇南军调,那是因为镇南军吃空饷严重,士兵大多只存在于领取俸禄的账本上。
镇南军大将军现在已经被撤职查办,相关将领也已经被抓。
由于吃空饷过于严重,他们甚至连造反的兵力都没有。
着实可笑,以至于整个南方的安全都需要各省府自己的守军管理。
其实,这也是当时礼部没有同意的原因之一。
如果要从镇西军调兵的话,手续过于麻烦,而且当时又处于敏感时期,谁也不知道朝廷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所以就驳回了诸葛玄的请求。
至于现在交锋已经结束了,调兵也就无伤大雅。
甚至诸葛玄的这道剿匪奏章引起了兵部的一些思考,他们建议徐天华对云贵地区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剿匪事宜。
所以这镇西军不光是调动了三千兵马给诸葛玄,还抽调了五万大军用于云贵剿匪。
薛仁贵更是亲自挂帅出征,毕竟土番现在老实的不得了,他也要给军队适当见见血,免得时间长不打仗,战斗手法和技巧都生疏了。
诸葛玄也接到了薛仁贵剿匪的通知,当然他是单独领兵剿匪,毕竟是女帝关照的。
徐天华也就顺水推舟,毕竟三千人也无伤大雅,就当卖女帝个面子了。
而镇西军这三千人也很不情愿,要听一个文弱书生的话。
当这支部队的将领李鹏飞向诸葛玄交接的时候,诸葛玄才正式拿到兵权。
诸葛玄也带李鹏飞见了柳州府被“土匪”肆虐的惨状,让他义愤填膺,恨不得马上提枪上马,捅土匪两个窟窿眼。
诸葛玄见效果到位,便带着一行人前往了天南国。
同时,还联系了土番国王,要求他派兵相助。
土番国王一听镇西军也来了,当即立马派兵七千,听候诸葛玄调遣,可谓是给足了面子。
李鹏飞认识土番军队,以为是来攻击他们的,连忙就要提枪杀去,被诸葛玄一把拉住。
解释了好半天,李鹏飞才知道,这次要打的“土匪”,确实有点大。
而土番军队只是来帮忙的,他也就放下了武器。
李鹏飞是个军人,对政治不怎么清楚,只知道天南国在大宁帝国烧杀抢掠,还杀了大宁帝国使节团,在他眼里跟土匪没区别了。
所以也就没上报薛仁贵他这次要去攻打别国,毕竟指挥权目前在诸葛玄手里。
说句不好听的,出了事,责任全是诸葛玄一个人扛。
但要是立了大功,他也能沾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