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华胥氏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史册!
华胥氏,简称华胥,最早见于《列子·黄帝》。相传是中国上古时期母系氏族部落的一位杰出女首领。是伏羲与女娲之母。她生在一个叫华阳的地方,有了华胥后改名(华胥国),古往今来,上百种中华典籍中均记载着一个叫华胥氏的氏族女首领及其儿女伏羲、女娲的故事。中国建国初期的多位朴素主义学者相信,华胥氏的历史比黄帝还要长得多。华胥国的传统服饰为长袍,即国服、华服,后来发展成为具有长袍特点的汉服,也与华胥国有关。
神话所记录的是一个民族早期的唯心世界观,以纪念族群中做过特别重大贡献的部落群体和首领。越朴实的神话,还原的早期先民生活和思想就越可信。
基本信息:
中文名:华胥氏
时期:中国上古时期
职业:杰出女首领
身份:伏羲和女娲之母
主政过的国家:华胥国
传统服饰:长袍
历史记载
华胥国最早见诸史书于《列子·黄帝》,此外《新唐书》中的州来、《国语·郑语》中的华地,以及《山海经》等史籍记载的华胥氏之后生活的地方等也曾是历代探讨的华胥之国地望所在。
列子·黄帝篇
(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之国。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之斯(离)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所爱惜。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利害。都无所爱惜,都无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热,斫挞无伤痛,指摘无痛痒。乘空入履实,寝虚若处林。云雾不碍其视,雷霆不乱其听,美恶不滑其心,山谷不踬其步,神行而已。--《列子·黄帝篇》
《山海经》华胥之后
《山海经》中有这样的记载:女娲\以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智慧无穷,力大无穷。\烧芦灰而止yinshui,斩黑龙而降水妖\。但是在远古的时代,在人们的心智并不成熟的时代,人们只能信仰\神\的力量,只能相信\神\的力量。所以极有可能,人们将治水这种运用人类的力量,而战胜自然的行为\神\化,等同于本身所拥有的\神力\。华胥和他的儿女女娲、伏羲都成为神仙,华胥国也就是西方《圣经》中记载的伊甸园。
《新唐书》中的州来
据《新唐书》记载:李氏出自嬴姓。帝颛顼高阳氏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皐陶,字庭坚,为尧大理。生益,益生恩成,历虞、夏、商,世为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至纣之时,理征字德灵,为翼隶中吴伯,以直道不容于纣,得罪而死。其妻陈国契和氏与子利贞逃难于伊侯之墟,食木子得全,遂改理为李氏。李利贞也是娶陈国契和氏家的女儿,生儿子叫李昌祖,后在陈国任大夫,住在苦县。李昌祖的儿子叫李彤德。彤德的曾孙叫李硕宗,被周康王赐采邑(采邑也叫食邑、采地或封地,是奴隶社会时期帝王或诸侯封给卿、大夫的连同土地上劳动的奴隶在内的土地)于苦县。李硕宗的五世孙叫李乾,字元果,在西周任御史大夫,娶益寿氏女婴敷,这就是李耳的父亲和母亲。伊侯之墟就是伊尹相汤的亳州,都五百里为甸服,老子母益寿氏女婴敷寿州人,苦音古,古国之意,周武王封神农氏之后于谯,其国名是州来,州来之意从神仙所居之州而来,神仙之国也。《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宋戴公子考父说食采于华,因氏焉。华地所在的宋国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国君子姓,位于河南商丘一带。其疆域最大时包括河南东北部、江苏西北部、安徽北部、山东西南部。
《国语·郑语》中的华地
《国语·郑语》:(太史伯曰)\若克二邑(指虢、郐),鄢、蔽、补、丹、依、駻、历、华,君之土也\ 历先为国后为邑后为乡,\历史\之称可见历国之古。历又作濑今作涡。历、华并提,华就是古华胥国,后为蒙地,庄子为南华真人,《庄子》又名《南华经》。又传说舜目重瞳,是把\华\解释为眼睛人之神户。故华之南为寿,人之眉主寿称华盖。\华\居十之上,是天下之中也。重回千万年的记忆,神仙之国古华胥国确实令人神往。
生平事迹:
人类共祖
华胥氏,乃华夏之根、人类共祖。
远古之时,中原有一个华阳的地方,华胥氏出生在华阳,所以她给自己取名华胥,据说她喜欢四处游玩,后她得知有一个地方叫燧明,那里的人用火烧东西吃,她便去了这个地方,认识了燧人氏,不久便有了伏羲。华胥氏回到华阳后,教大家如何使用火烧饭,因此华阳人让华胥氏主政国事,不久又生下女娲,后人称她主政的国家为华胥国。
历史地理学家钱穆在《黄帝的故事》中提到:《史记》上说:\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荆山之阳。\首山即河南襄城县南五里,两边逛逦直接嵩、华。这些说法都足以说明黄帝活动的范围。《列子》上说:\黄帝梦游华胥之国。晋朝《拾遗记》所记,\庖牺(伏羲氏)所都之国,有华胥之洲。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神母,久而方灭,既觉有娠,历十二年生庖牺。\如《竹书纪年·伏羲氏》说,\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履巨人迹,意有所动,虹且远之,因而始娠。历史地理学家钱穆《黄帝的故事》中讲到:《列子》上说:\黄帝梦游华胥之国。这样一个美好神奇的地方到底在哪里呢?\华胥之国,在翕州之西,台州之北。\言之凿凿,似乎确有其国。但接下来却说:\不知斯(离)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这个国家离齐国不知道有几千里几万里,反正是靠舟车无法到达的。要去的话,只能是闭上眼睛\神游\了。在这段叙述之前,更明确地说:\(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我们才知道这个国家不过是黄帝的一个梦。\昼寝而梦\不就是\白日梦\吗?
她是风兖部落的女首领,被称为华胥氏。她年轻有为,与族叔风偌率族人逐水草而居,过着浪漫的游牧生活。相传华胥氏外出,在雷泽湖边(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一带)中无意中看到一个特大的脚印,好奇的华胥用她的脚踩了一下,感应受孕,怀胎十二年后,生下伏羲。
华胥氏生下伏羲和女娲,开辟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开卷也有记载,正是由于华胥氏生养了伏羲、女娲。再由伏羲女娲结合成婚,才繁衍出了中华民族。学者顾实先生在《华夏考源》中说:胥、雅、夏等古字相通,华胥就是华夏,华胥文化和我们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关系极其密切。
有关华胥的传说流传很多,最着名的有:女娲补天、女娲造人、伏羲画卦、伏羲女娲兄妹结婚延续人类和黄帝梦游华胥国等。在黄帝梦游华胥国的传说中,反映了许多关于母系氏族时代,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些基本情况。
若问华夏始祖是谁这样一个问题,许多人都会不假思索的回答:炎帝、黄帝,再说得远一点就是伏羲女娲了。其实,另外还有一个比这些祖先们更早、更真实的\老祖母\曾生活在我国陕西省蓝田县的华胥镇一带,她就是华胥氏。
远古时代曾经生活着一个叫华胥氏的繁荣的母系氏族部落,后人称为华胥古国,它与流传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据专家考证,华胥是我国最古老的母系氏族社会中杰出的部落女首领,是炎帝和黄帝的远祖,伏羲和女娲的母亲,在距今约八千多年前,华胥为了生存,带领部族民众不断的游徙,足迹遍及黄河流域。她和子女伏羲、女娲及其后裔,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华胥文化。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有一地名\华胥镇\。考古发现已经证明,陕西蓝田地区有70多万年人类活动的历史,是人类生息繁衍的摇篮。所以传说中的华胥古国遗址就在如今的华胥镇这个说法是可信的。至于华胥古国的社会状况是什么样子,由于那个时代没有文字,今天的人已经很难说清楚了。学者顾实先生在《华夏考源》中说过胥、雅、夏等古字相通,华胥就是华夏,可见华胥文化和我们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关系极其密切。
有关华胥传说流传至今在汉族民间广泛传播,而少见于古籍记载的是伏羲女娲兄妹结婚这个传说。传说华胥氏族的成员在一次大水灾中,遭受了灭顶之灾,只有伏羲女娲两兄妹,因为坐在葫芦里,被漂到了蓝田临潼交接的一座山上,才幸免遇难。当他们看到这个世界就剩下他们两个人,为了人类延续,结为夫妻。在结婚前,他们对天发誓说:若苍天允许我们兄妹结为夫妻,繁衍人类,四山之烟聚而滚磨合。发完誓,他们两个人把磨石推下沟去。这时只见四山之烟果然聚合,再看磨扇也紧紧的合在一起,于是两人结为夫妻。后人为了纪念伏羲、女娲结合,繁衍人类的功劳,就把他们所在的山叫磨合山,滚磨盘的沟叫磨盘沟,并在磨合山上修建了人种庙,后来因人种庙名字不雅,改称仁宗庙。而且据一些专家考证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有类似的传说故事,这就可以说明华胥不仅是汉族的祖先,而且很可能也是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祖先。
而在黄帝梦游华胥国的传说中,则透露了更多的关于母系氏族时代,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些基本情况。
经过近十年的调研论证和史料搜集,华胥陵的真实性得到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认可。此后,对于华胥氏的研究和华胥陵的考古保护工作也已全面展开,它标志着被人们遗忘了近百年的华夏始祖母华胥氏,重新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从文史材料中走向真实生活。
主政之国
远古之时,有一个华阳的地方,华胥氏出生地,所以她给自己取名华胥,据说她喜欢四处游玩,后她得只有一个地方叫燧明的人,用火烧东西吃,他便去了燧人氏所主之国,认识了燧人氏,便有了伏羲。华胥氏回到华阳后,教大家如何使用火烧饭,因此华阳人让华胥氏主政华阳的国事,不久又生下女娲,后人称华胥国。
国内有个大湖泊叫雷泽(在今山东省菏泽市一带),是雷神居住的地方。雷泽两岸为雷河,华胥国的人民都聚居在雷河两岸。那时的雷神是一个人,当他不顺心时,雷河上就浊浪滚滚,汹涌起伏。要是雷神震怒时,河水更猛烈。人们没有办法,华胥国有个华胥姑娘就去雷神殿堂找雷神评理,她的胆大和直率感动了雷神,但雷神让华胥姑娘嫁给他,为了华胥国的安危,华胥姑娘答应嫁给了雷神。一年以后,华胥姑娘给雷神生了个儿子,雷神非常高兴,脾气也越来越好,从此雷神只在农时节气打雷闪电,行云布雨。于是雷河两岸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雷神的表现应了中国那句古语:\人逢喜事精神爽。\华胥想念家乡,把儿子放在葫芦上顺水而下,让他乘葫芦回华胥国,他的姥姥看见他乘葫芦而来,因此给这个外孙取名葫芦,按华胥国方言,伏羲与葫芦谐音。伏羲长大后,看见蜘蛛织网发明了网,在水里可以捕鱼,在林中可以捕鸟。因发明熟食,人们称为庖牺,意为他是最好的厨师。伏羲想念母亲,就在都广天梯登建木上天庭看望母亲华胥。天帝听了雷神的禀告,就封伏羲为华胥国君主。
文献记载
《列子》中说,黄帝梦游华胥国,华胥之人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好。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所爱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所利害,表明在母系氏族原始共产社会的一种社会形态,部落成员间人人平等,没有私人占有的嗜好等一些情况,传说黄帝在吸收了华胥国的一些治国经验后,经过二十八年的治理,达到了天下大治。至今华胥镇保留有一块关于记载三皇功绩的碑石,其中一通碑石上,中间有华胥国三个大字,左边有伏羲肇娠右边有黄帝梦游的字样。
记载华胥与伏羲关系的古籍甚多,皇甫谧《帝王世纪》云:\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诗纬·含神雾》说:\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牺。\《潜夫论·五德志》称:\大人迹生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纬》卷十一载:\燧人之世,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河图握矩起》载:\燧人之世,大迹在雷泽,华胥履之,而生伏羲。\《孝经·钩命诀》也说:\华胥履迹,怪生皇牺。\王嘉《拾遗记》云:\春皇者,庖牺之别号。所都之国,有华胥之洲。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神母,久而方灭,即觉有娠,历十二年而生庖牺。\均谓华胥于雷泽履大人迹有娠而生伏羲。《拾遗记》中提到的\华胥之洲\,或称\华胥之渚\、古华胥国,因华胥居此而得名。其地望有泗水、延川诸说。关于泗水说,吕思勉认为:\华胥之名,当有所本,疑即《庄子·马蹄篇》之赫胥氏也。\王献唐说:\《庄子》书中有赫胥氏,注者谓炎帝。赫华纽音俱通,赫胥即华胥。华胥为东方伏羲之旧族,散居泗水一带。泗水、曲阜接壤,并在一方。族之所居,亦以华胥为号。\关于延川说,梁福誓云:\伏母寨遗址,载名于《延川县志》。
汉族民间世代传说,这里就是华胥生伏羲时居住的古寨子。位于乾坤湾南端伏义河村西北方向的黄河石岸顶部。现存寨门、寨墙及部分居住遗址。\王昙也指出,延川县土岗乡\虎头峁北侧的悬崖上,有一长条岩洞,约三十多米长,最深处有五六米,叫伏母寨,面对黄河乾坤湾,传说是伏羲母亲风华胥住的地方\。其实,赫胥氏并非生伏羲、女娲的华胥氏,古华胥国并不在山东泗水。伏母寨的资料过于简略,很难说明有关问题,因而古华胥国也不可能在陕北延川。华胥氏的居地究竟在何处?一般主张在今陕西蓝田县境。《纲鉴易知录》载:\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注云:\华胥,在今陕西蓝田县,小渊曰渚。\
又据《竹书纪年前编》:\太昊庖羲氏,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履巨人迹,意有所动,虹且绕之,因而始娠。\徐文靖笺:\按华胥,地名,在陕西蓝田县,小渊曰渚。\大体而言,古华胥国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约20公里的蓝田县华胥镇。这里保留的史迹,有华胥氏踏大人迹妊娠伏羲、女娲的雷泽所在的雷庄、华胥沟、华胥窑、华胥河、毓仙桥、毓圣桥、华胥陵、女娲谷、娲氏村、女娲陵、炼石台、人宗庙、老母殿、五龙宫、磨针观、画卦台。据《云笈七签》卷一百集唐王 的《轩辕本纪》提到:\黄帝游华胥国,此国乃神仙国也。\相传这里有黄帝游视古华胥的纪念地---轩辕庙遗址,以及黄帝游华胥国时拴马的柏树,在经过了数代的繁衍后,还旺盛地生长在今华胥镇轩辕小学院内。华胥沟所在的宋家村,至今还保留着一通记载三皇功绩的古石碑,碑的上方正中,勒有\古华胥\三个阴刻大字,左边有\伏羲肇娠\,右边有\黄帝梦游\字样。因而,陕西蓝田华胥镇应为古华胥国所在,是伏羲、女娲母族华胥氏的居地。
其子至贤
大典相传伏羲的母亲华胥氏外出,在雷泽中无意中看到一个特大的脚印,好奇的华胥用她的足迹丈量了大人的足迹,不知不觉感应受孕,怀胎十二年后,伏羲降生了。《春秋世谱》中说:\华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娲\。《山海经·内东经·郭注》中说:\华胥履大迹生伏羲\,\燧人之世有大迹,华胥履之而生庖羲氏\。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说:\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东晋王嘉《拾遗记》说:\春皇者,庖牺之别号。所都之国有华胥之州,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神母,久而方灭,即觉有娠,历十二年而生庖牺。\唐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说:\太暤包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
氏族考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