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思政课(5)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给古人直播上课,他们都学疯了!
看着直播屏右上角“思想政治课”几个字,古代的当权者们心里觉得既期待又有点抗拒,很多人的想法是:这门课如果只有他们自己能看到就好了。
清朝末期和民国时期的很多人倒是挺愿意听这门课的。
吴老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说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始终,发展到后期,它的矛盾越发尖锐,最终不可避免地将会被社会主义所替代。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创立以及它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听到这段话,早期的古人倒是没有太大的感觉,毕竟这些理论离他们还是有点远的,总比讲砍皇帝头的事情要好得多。
但是清末及以后一点时间的部分人就比较兴奋了,尤其是看到说要讲社会主义在多国实践的时候,这些内容正好是他们需要的。
吴老师:“在资本主义出现的时候,一些先进分子早早就看出了它的弊端,这些人在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的同时,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于是孕育出了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看到“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两个概念,有些人认真品味了一下,思考着这两者会有什么样的区别。
吴老师:“空想社会主义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以及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
唐朝,李世民:没有剥削和压迫,社会还没有弊端?难怪说是空想呢,这样的社会怎么可能会实现啊?
民国时期的进步分子:我们目前也在想能不能在华夏大地上建立一个这样的理想社会,但是现在感觉没有明确的方向,这条路不知道要怎么走。
吴老师:“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十六世纪到十七世纪,主要代表有莫尔、闵采尔、康帕内拉等,这些空想主义者提出了‘实行公有制’‘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等基本原则,但对社会主义的设想还仅仅只有一个粗糙而简单的轮廓。他们用文学语言批判资本主义带来的各种灾难和罪恶,描述了一个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有一个词你们应该都听说过,乌托邦,它来自莫尔的作品《乌托邦》。”
吴老师还详细解释了一下公有制和按需分配的概念还有乌托邦社会。
春秋时期,孔子: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共同占有劳动果实?这不就是尧舜时期的状态吗?但是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这一点,我认为并不可行。
秦朝,秦始皇:人人劳动、按需分配,说的倒是挺好的,但是怎么保证劳动的人都是自觉的?偷奸耍滑的人哪个时候都有,这种想法过于理想了,而且生产资料给到普通人手上,这种想法过于大胆了,在我大秦是行不通的。
唐朝,李世民:乌托邦社会听起来确实十分美好,但也只能是在脑子里想象了,我不认为人的世界真的可以达到这种状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