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百越风云录 > 第29章 子久病 父成医

第29章 子久病 父成医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百越风云录!

所谓的叶府,不过是半人高又带三个豁口的院墙中间,竖了一道一人半高的大门,门上匾额两个浓黑的“叶府”二字。

墙头上几个破瓦罐做的花盆,有的是已经凋谢的柰花(茉莉古称柰花),有的是正在盛放的菊花。

三个豁口处,分别是三个残破大瓦缸,以及缸中迎风摇曳的山茶花花骨朵,缸口隐约可见黑红相间的泥土。

院门半掩,一股熟悉的葫苗炒肉味飘荡在微风中,申式南拍门喊道:“叶大人在吗?”

屋内桃哥听到声音,手提木铲急出门道:“中节,你来啦!快进来,快进来!”语气中满是惊喜。

申式南听到这个称呼,才想起昨儿忘记告诉桃哥,他现在已经不叫谢中节,而是改名叫申式南了。

两人在院中相见,申式南左右环顾,问:“就你一人在?”

“叶叔去打酒了,一会儿就回……你找凳子先坐一下,我在烧菜,还没起锅。”桃哥说着转身回到耳房。

院子不大,六七步见方,墙角用砖头垒起几小片菜地,分别种有细葱、芫荽和葫(古时大蒜称葫)等,还有两个破陶罐种了海芋(滴水观音古称海芋)。

这个季节本不适合葫的生长,不过,可能是肥料充足的缘故,只剩两拃见方的一小片葫苗,长势不赖。

申式南将提来的两坛酒放在檐下,走到两盆海芋之间观看。

其中一盆海芋有好几片叶子被剪过,看叶片伤口应该不超过两天。这海芋北方并不多见,申式南是在云南的石山脚见过,又听紫苏姐姐说起过它的药用。

“怎么,申大人认识这东西?”正对着海芋出神的申式南,猛听得身后有人问。

申式南转身,见一中年男子手提一个大酒葫芦,笑吟吟看着他。

男子剑眉星眸,中等身材,脸上略显沧桑,带着尚未完全褪去的黑红色斑。在云南呆过的申式南,对这样的奇怪的肤色再熟悉不过。

“叶大人府上清凉,院里却颇多南地花草,这广东的海芋和云南的茶花,给府上增色不少。”申式南环顾了一眼叶府低矮的主屋,展颜笑道。

眼前之人正是叶知秋,只见他也瞥了一眼自家主屋,哈哈笑道:“申大人不嫌弃寒舍清凉的话,里面请。”

“学生不请自来,冒昧打扰,甚是忐忑。请!”申式南行礼后,提上两坛酒进屋。

“叶大人,此前你我二人未曾相识,何以一见之下,你便认出学生?”申式南坐定,忍不住好奇开口相问。

叶知秋家与姜一山家一样“清凉”,堂屋里就一张方桌,三个双人条凳,两个独凳。另一个条凳,可能在其他屋里垫东西,比如谷仓。

“昨儿桃哥儿回来,说起过你,又说你可能会今明两日来访。我这寒酸之地,除了申大人,怕不会再有人来。故而一见之下,便猜到是你。”叶知秋道:“你呢?何以一眼认出我来?”

“大人没穿官服,却是威严犹在,这不是寻常人能养成之气。此其一。其二,大人脸上红黑肤色未褪尽,这红黑肤色,大明境内独云南有之,想来必与大人自云南回京赴任月余有关。”

申式南故意卖个关子,顿了顿才道:“最重要的是第三点,刚才桃哥说了,叶大人出去打酒,稍后便回。”

说完两人哈哈大笑。这时,桃哥陆续端上菜肴,又拿来碗碟盛酒。

“眼下才未时,何以此时开餐?”申式南问。不怪他疑惑,大明一般人家都是一日两餐,辰时一餐,申时一餐,极少有人未时开餐的。

“咳……昨夜听桃哥儿说,京师之地得遇儿时故人,此乃造化,怎么说我也在云南为官四年嘛。一时兴起,我二人便对饮至夜深,日上三竿方才起床。亏得是詹事府清闲,我只去点了个卯便回来补觉。这一顿,是早饭晚饭一起了。”

叶知秋右手夹了一着葫苗炒肉,左手举酒碗一边示意一起喝,一边解释。

葫苗炒肉是云南布政司的吃法。做法是葫横切去根后,竖划十字撕开葫茎,切段备用,热油下锅,三息之后倒入切好的瘦肉翻炒。反正申式南在浙江布政司和京师等很多地方,都未见过这种吃法。

“差不多了就赶紧来一起吃!”叶知秋喝了一口酒,冲耳房里的桃哥喊道。

“你们先吃。我再来一个菜!”耳房里的桃哥应道。

“叶大人多才多艺,诗书琴棋且不说,音律、庖厨也是样样精通,听闻京师酒楼爆火的鸡蕈汤,便是叶大人所创?”申式南饮下一口酒,也夹了一着葫炒肉,嚼过之后,缓缓问道。

叶知秋听闻此话,伸手夹菜的筷子停了一下。夹回菜后,放到碗里,搁下筷子,端起酒碗喝了一口,缓缓道:“久闻申大人断案如神,果然名不虚传。你发现了什么,不妨直说。”

“叶大人无需多虑。叶大人在云南布政司勤政清廉,一心为民,学生已从吏部获知,甚是钦佩。学生请教叶大人两个问题,然后讲个故事给你听。讲得不对的地方,还望叶大人多多指教。”申式南执杯敬道。

叶知秋做了“请”的手势。

“叶大人前日傍晚是否去过翠柳楼?”申式南问。翠柳楼其中一个掐边的伙计,供词无意中提到桃哥的一个熟人曾出现在后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