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巅峰对决千古玩帝之终极较量 > 第208章 徽宗为高俅铺路开道

第208章 徽宗为高俅铺路开道 (第2/2页)

徽宗向杨光华抛出一个问题:“你说,一个王朝,江山要能牢固、国家要能稳定、百姓要能平安幸福,最重要的靠什么?”

这对杨光华来说,答案易如反掌张口即来。但坐在对面、提出问题的是徽宗皇帝,是尊严感越来越强、帝王意识越来越强的徽宗帝。杨光华此时的内心独白:你,杨光华,是眼前这个人的臣子,你不可以比他高明,更不可以比他强大;即便你确实比他高明、强大,你也只能示弱,并且是心甘情愿、不露丝毫痕迹的示弱。于是,杨光华回道:“我就知道是人和财,抓好这两项,就是治国的万能高手。”

徽宗摇了摇手,说,“不不不,这不是最重要的,也不是最关键的。”

杨光华故意傻呵呵地一笑,是那种不好意的笑,尴尬的笑:“臣才疏学浅,学问达不到皇上要求,深感惭愧。请皇上责罚。”

“哎,人生在世,有不懂的不会的知识和事情,实属正常嘛。世上哪有无所不懂、无所不会的全才?即便被称之为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不还有看人不准、也打败仗的时候吗?其实,最重要、最关键的是国防、军事。治国入手三大项:国防、人事加钱财嘛。”

杨光华带着十分谦恭、十分倾慕、十分崇敬的神情,满脸上写着求知若渴的字样,两眼睁得又大又圆,直直地盯着徽宗。

杨光华的这种表情让徽宗很是过瘾,也很是舒爽。徽宗找到了帝王的至尊感,皇上俯视天下的至上感。对杨光华的这种状态很是满意,也非常欣慰。他接着说:“咱们大宋朝的国防算得上强大。可是呢,问题也不少啊。有些问题是多年积累下来的,有些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产生的,有的是客观原因造成的,也有的是人为搞出来的。这些问题要是不解决,不痛下决心解决,国防慢慢就成了豆腐渣,国防完了,国家还能好了?不灭亡才怪哩。所以,我就想,承担咱大宋国防重任的军事军队,得改革,得加强。”

杨光华趁徽宗停下喝茶的空,插话说:“皇上真是洞幽烛微啊,皇上说的是真知灼见高屋建瓴。臣一定刻印在脑海里,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

徽宗放下茶杯,对光华点点头,继续说:“你看哈,咱们大宋朝的军事啊,从建国以来,就分成两块管理,一是枢密院,这是最高军事管理机构,主要是掌管军国机务,调动军队、禁军招募、赏罚等军事的重大事项;枢密院下面有殿前指挥司、马军指挥司和步军指挥司这三衙,是专门率军带兵的;第二呢,是兵部,掌管仪仗、武举、器械、军队后勤事务及地方部队。我亲政之后啊,专门研究过,自春秋以来,历代王朝对军队的管理,没有我朝这样管的。虽然太祖创立这种军事管理模式,有猜到的地方,是一种独创。但现在看来呀,似乎有些不太方便。怎么个不太方便呢?主要就是枢密院和兵部有些职能交叉,有些职能呢又各行其道,一遇到战事啦、重大军事行动啦,两家经常踢皮球。特别是带兵指挥的不能调动军队;调动军队的却又不带兵不能指挥军队,这种状况怎么行?神宗元丰改革的时候,作了一些改革,当时有建议撤销兵部,但最后是理了一下职能,强化了枢密院,可是仍然两边有矛盾、纠缠不清的地方。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球球这一回来,尤其是今天上午,我跟他这一论道,我的脑子突然开窍了,我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对我们的国防军事进行改革,把兵部和书秘院呀合并起来。不过,我考虑得还不成熟,你对这个问题有没有高见?”

杨光华一听,“枢密院和兵部合并起来”,看来徽宗是想让高俅做这个合并之后的机构最高长官呀。所谓改革国防军事,不就是为高俅担任最高军事长官铺路开道吗?他心里禁不住升起丝丝凉气。高俅既无学历,也没多少学识,到边疆呆了两年多,就会打仗、懂军事、懂军队管理?莫名其妙啊。可是又一想,这不很好吗?有这么一个人掌管军队,何愁大宋的军队不会懈怠,不会成了怂包?军队可是一个王朝的柱石、国家的长城,军队成了怂包,国家必然完蛋。这可是背后的李煜所没有想到过、也不敢想的事。而今徽宗为了自己的迷弟,要自毁长城,岂不是天大的好事?对,应该让他实现,促他实现。

杨光华见徽宗正盯着自己,期待自己能提出点可参考的意见,便说:“皇上,您说的这些计划呀,设想啊,我举双手赞成,百分之百赞成。只是如果把他两个合并的话,叫个什么名字呢?”

徽宗说:“这是个问题,还是个重要问题。名正才能言顺,名不正则言不顺。要不这样吧,这个事儿呢太大,把宰相和张商英叫来吧,一起研究。”

杨光华问:“还让兵部尚书参加吗?还有刘景升。”

徽宗说:“涉及他们的事,让他们参加,你还能商量成吗?不让他们参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