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孙武家酒 (第2/2页)
因为汾酒首先是名酒,符合要求。再就是山西到北京距离比较近,方便运输。还有就是汾酒清香型生产周期短,能保证供给。
至于那些说是茅台的,纯粹胡咧咧。
回到孙武给军士饮酒上来。
即便能酿出那么多数量的酒,千里奔袭讲究轻装前进。能不带或者少带装备,才能保证行军速度。带几千上万斤酒,这不是打仗,是庆功啊。
还有个比较重要的问题,那时候酒的度数低,可以说跟喝水差不了太多。所以即使每人分一斤,也不见得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所以综合起来看,孙武不可能给每一位将要上战场做殊死搏斗的士兵发酒。顶多也就是画个大饼,告诉弟兄们好好干,只要拿下来前面这座城池,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其作用跟五百年后曹操的望梅止渴没什么区别。
就是真的喝酒了,也是当领导的在一块喝点,大头兵也就想想就算了。
不过还确实存在着另一个可能,就是他们临时休整的地方,有个大老板存了几辈子没舍得喝的酒,被孙武打了土豪,分给兄弟们了。前提是得有这么一位土豪,刚好这个土豪家里开着酒厂,又恰巧他的酒由于知名度不够,酿了几年都没卖掉。只不过这种巧合估计不太好实现。
不管怎么说吧,孙武属于军神级别的,总有方法打胜仗,要不然孙子兵法也不会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几千年来备受推崇。
让人奇怪的是,攻进楚国郢都之后,孙武就失踪了,再没出现过他的消息。
有的说他也被吴王杀了,还有的说又隐居起来了。
如果杀了,这么大的名人,应该有记载。
隐居山林呢,也得费心思找个好地方。您还记得介子推吧,藏那么严实,也被晋文公发现了。所以孙武的隐居,想想还真不是那么容易,毕竟像他这样的贤才,肯定是各国争抢的对象。
越王勾践徐州会盟,短暂的昙花一现之后,没有了一家独大,各方势力似乎比较均衡。
晋国这边的热闹登场了。
自从晋文公设六卿(也叫六柱国),国君能力强,就可以把握六卿。不过晋文公之后,晋国姬氏慢慢衰落,再也没能出现称霸天下的明主了。
到了公元前455年,名义上的晋国国君晋定公,已经沦落到和周天子一样的份上,只有名,没了份。
此时的晋国六卿,韩、赵、魏、智、范和中行,经过多年的互相倾轧,就剩下智氏、韩、赵、魏四家。其中智氏的地盘最大,实力最强。
于是智氏掌门人智伯瑶想挤兑其他三家,就要整些幺蛾子出来。
智伯瑶给其他三家发信息,说我们每家拿出一百里土地,一万户居民给晋王室,以壮大晋王室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韩赵魏三家都明白,现在智伯瑶是晋国的轮值国主席,三家贡献的土地人口食邑,明面上是给晋王室的,实际上还不是被智伯瑶拿去了。
韩国韩康子跟群臣商议,给他吧,那是祖宗留下的基业。不给吧,拳头没人家硬,打是肯定打不过。
最后形成决议,四国里面我们最弱小,我们口头上先表示赞同。看魏和赵怎么办。
魏也是同样的心思,就看比他们强大的赵是什么意思。
智伯瑶拿下了韩魏,却在赵这里吃了瘪,一怒之下,亲自居中,令韩魏为两翼,兵发晋阳!
欲知后事,且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