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入学和中举 (第2/2页)
秉辰和秉生,虽然听舜华讲过王阳明和他的《传习录》,但他们的时文水平有限,做这种截搭题,显然超过了他们的能力,二人根本破不了题。
至于秉望,只答了几道简单的经义题,相当于后世考试时的默写和填空题,那篇时文的题目,他根本看不懂。
考试结果,秉哲还名列前茅,秉辰和秉生,前面的知识题答得还行,那道时文题,秉辰在文中多少提到了王阳明的名字,秉生压根就没提。
因为有吴知府的亲笔推荐信,秉辰和秉生吊在最后两名,到底被录取了。
秉望,如他所愿地落榜了,舜华也不在意,秉望本来就是被叫来打酱油的,秉哲三人能考上,她已经万分满意了。
袁鸿泰听见儿子也考上了白鹿洞书院,比赚了万贯银钱还开心,连钱氏也说,要好好谢谢刘先生。
袁族长这才想起来,现在都八月底了,刘先生乡试快放榜了吧?
袁鸿泰笑得合不拢嘴:“不管这次中没中,刘先生迟早是要做官的,秉生能考上白鹿洞书院,全靠刘先生教得好,咱们得备一份厚厚的谢师礼,感谢刘先生。”
袁族长和钱氏都频频点头,意见出奇的一致。
钱氏高兴地去为儿子打点行装,又是要做新棉絮,裁新床单,又是要给儿子做几套丝绸的儒生服。
棋姐儿心里也慌慌的,他的未婚夫婿林楠,这一次也回南昌参加乡试。
袁族长也想起了准孙女婿,楠哥儿随他父亲在云南任上读书,再回头江西来考试,是吃亏了。
这就相当于后世,在西部贫困地区读书后,又回到高考大省来参加考试。跟高考移民反向流动,怎么考得过那些,精英教师教出来的精英学生?
袁鸿泰安慰齐姐儿:楠哥儿还小,这次不中,还有下次嘛。
万一没中,也不要千里迢迢的再去云南了,在九江府学也好,进白鹿洞书院也好,师资条件,总比云南好一些。
气得棋姐儿嘟起个嘴,阿爷和幺叔就断定,她的女婿就一定考不过刘世祥?
舜华很惭愧,她把刘世祥考试的时间给忘了,这太不应该了。
还是送完秉哲兄弟上学以后,她提了十斤新出的茉莉花茶,去感谢吴知府。从知府衙门的邸报上,看到刘世祥中了万历甲午乡试第四十一名。
顿时眉开眼笑,指着刘世祥的名字对吴知府说:“这位是我师兄!”
吴知府见她笑得眉眼弯弯,眼角眉梢都带笑意,两个浅浅的酒窝像是存满了蜜。
幸好舜华还知道这时代的规矩,用衣袖掩住了嘴,否则,吴知府就会看到她笑得露出八颗牙
舜华的开心无人分享,她忍不住跑到白鹿洞书院,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刚入学的秉哲三人。
秉哲说:“我们在书院的告示墙上看到了,正准备写信告诉阿姐呢。”
秉辰说:“阿姐快快回家,刘师兄要回瑞昌了,肯定先来咱们家。”
秉生开心得又蹦又跳,就跟自己中了举似,嚷嚷着:“要是在袁家村,肯定去买几挂鞭炮来庆祝!”
袁秉柱等几个记账员,听到消息,都来向舜华道喜。
舜华大手一挥,豪气地说:“今晚本先生亲自下厨,请大家吃酸菜鱼!”
众人都欢呼起来,大凤躲在厨房里帮他阿娘烧火,羡慕的眼睛都喷出火来。
舜华的命怎么就这么好呢?怎么就许了,刘先生那么风度翩翩的读书人呢?要不了几年,刘先生就会做官了,舜华一嫁过去,就是官太太。
她和舜华都出生在读书人家,她们都识字,他们的阿爹都是教书先生,为什么她袁大凤的命,就和舜华差距那么远呢?
舜华说的好,雷七娘小小年纪,就知道把袁鸿宾抓在手里,她大风,今年底就及笄了,她到哪里去找一个,像刘先生这么好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