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卖木耳 (第2/2页)
“小崽儿!跟爹去卖木耳去?”赵元功他爹对到县城卖木耳,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去!我跟爹一起去!”有事儿子服其劳!这个时候就轮到赵元功出马了!
赵老爹带着赵元功和赵元仁,背着两个大背筐,走到镇里,再坐着镇里的马车,去开远县城卖木耳。
赵老爹到镇子上卖东西还行,毕竟赵家屯的老赵家好几百口人,在平山镇还没有人敢招惹!到县城就差点意思,虽然老爹身上有武功,带着武器,不怕遇到坏人,但是卖东西的经验几乎为零,还脸皮薄,不好意思讲价。
开远县城,距离赵家屯四十多里地,马车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就到了。
开远县城有货栈和药铺,都收木耳,药铺给的价钱高一点,但是要的量可能少。
货栈给的价钱低一点,但是有多少要多少。
“爹,咱们先到药铺去看看吧!”
爷仨一进药铺就有伙计迎上前来:“这位老哥是要抓药,还是看病?”
“我们不抓药也不看病!这位大哥,您好!我们是赵家屯的,我爹进山采到了一些木耳,想卖给药铺,不知道你们这里要不要?”
伙计低头一看,这个小嘎豆子胆子不小啊!药铺坐堂的老大夫也被逗笑了,小小子还没有三块豆腐高,声音清亮,倒是不怯场!
“来!小伙子,让老夫看看你的木耳”
赵元功拉着他爹的手走过去,把背筐上面掀开。老大夫抓了两个木耳,仔细看了一下,“小伙子,你准备卖多少钱一斤啊?”
赵元功回答道:“不知道呢!我们家是第一次来卖木耳,老先生说多少钱呀?”
老大夫笑了,这个小家伙还挺聪明的,哪有卖东西不打听好价钱的,这是看自己出多少钱呢!
“老夫也不欺负你小,一斤一百八十文,怎么样?”
“好呀,好呀!那就都卖给老先生吧!”
小滑头!还说不知道价钱!自己给的就是目前的最高价了!不过这木耳确实是好,里面有不少是春雨之前的冬耳,药用效果更好。
倒出来过秤,一共四十斤。
“小伙子,一斤一百八十文,四十斤多少钱?”
“七两二钱银子!”
“嗬!你倒是不吃亏,知道要银子!不然这七千多文铜钱够你们爷仨扛的!”
七两二钱银子,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往年家里两三年也剩不下这么多钱!
把七两银子藏好,外面留出来二钱银子准备买点东西,好不容易来县城一趟,手里还有钱,怎么也得买点东西回去。赵家屯的人轻易不到县城来,赵元功他娘就从来没到过县城!
赵老爹给自己媳妇买了一个铜簪子,又买了两匹布,两包点心,这是县城里的精细物,可以回家跟媳妇显摆!
爷仨坐马车回到平山镇,在镇上买了一块大肉,二十斤白面,然后打道回府。
到了家,赵老爹把银子掏出来上交,把东西都放好。
“媳妇儿,看我给你买的好东西”赵老爹把铜簪子拿出来给媳妇看。
赵元功他老娘接过簪子,感动的两眼中水光荡漾。
赵元功瞧瞧自己的爹娘,两个人还挺会浪漫的!
有了赚钱的方法,家里人就安下心来,木耳就交给赵元功和老娘、大姐负责,地里的活,老爹和大哥二哥负责。
地里的活很辛苦,尤其是锄草。正是庄稼长苗的时候,草和庄稼争夺养分,草不锄干净,庄稼就长不好。没有封闭药,全靠人工,一遍又一遍在地垄沟里出溜,没完没了。大哥二哥每天扛着一个小锄头,跟在老爹后面,一脸的生无可恋。
没办法,这是他们必须学会的技能,将来还要靠这个养活老婆孩儿。两个人只有在吃饭的时候,才能找到人生的乐趣。家里的条件好了,粮食充足,菜里的油水也大,哥俩经常报复性吃饭,尤其是家里炖肉,蒸包子吃好东西的时候。他俩这个年纪正是吃饭没有饥饱的时候,嘴比脑子快,大脑还没反应过来,嘴已经把东西吃进肚子里了,大脑说吃饱了,小肚已经鼓鼓了。
把爹娘吓得,一到吃饭的时候就盯紧他俩,生怕他俩撑坏了。
往年这个时候,赵元功的大姐赵玲玲就和其他的堂姐妹们一起结伴上山,挖野菜,采蘑菇。听着好像是一件浪漫的事儿,其实这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事儿。
当采蘑菇成为生存的必须,它就是一件辛苦的事,每天起早就得走,太阳没升起来的时候,裤腿被露水湿的透透的,太阳升起来了,脑瓜门晒的火辣辣的。
草地上树林里,什么都可能有,蛇虫鼠蚁,碎石渣子,枯树枝子,传说中那个采蘑菇的小姑娘,若是光着小脚丫走遍树林和山岗,基本上就失去了在大地上行走的能力。
今年赵元功家里有木耳了,他娘就把赵玲玲留在家里。
赵玲玲已经到了要找婆家的年龄,得学学家务了。不然两眼一抹黑,到婆家容易受气。
另外赵元功他娘也是想把姑娘给捂白点,相亲时好像一个俊小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