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大义难全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凡儒!
他们衙役招谁惹谁了?坏事一件没干,好事虽说也没干过多少,但就事论事。
在对待老叟夫妇俩这件事上,他们不仅没有恶语相向,拳脚相加,反倒还颇有耐心地同夫妇俩解释。
态度和善,试图以理服人,将心比心,你体谅我,我体谅你,不好吗?
好端端的日子不过,非得去找死。
你说你要上临安府去告御状,山高路远的,土匪贼寇这么多,你们老两口是真不怕在半道出意外啊!
再怎么无法无天的人,终究有能治他们的青天存在,这一点当然毋庸置疑。
但问题是……就凭你们两个普普通通的小老头,肉体凡胎,细胳膊细腿的,也敢妄想平地飞天?
别人随便一句话,就有一百种让你升天的办法,还想飞天?
好赖话说尽,到最后,衙役们甚至不顾某些可能存在的风险,明里暗里提示了老叟夫妇俩好些话。
就差没直接给他们宣判死刑,告诉他们俩,这临安府他们绝对去不成。
要实在想去,那最后就只剩下两种去处给他们了,西天……或大牢,甚至这东西还由不得他们自己挑选。
到时候他们是生是死,全看上面人心情,看上面人有没有把他们当回事。
常言道,人老成精,老叟夫妇俩不痴不傻,自然能听懂衙役话里威胁意味,愤恨,失望自不必多说。
待到万般交杂情绪退却,紧随而来的便是沉寂,死一般的沉寂留于心底。
或者,应该用绝望来形容最为恰当。
任凭他们如何咒骂,哭喊,愤恨,哀求,始终不会有人搭理他们,更不会有人给予他们想要的公道,天理。
天理……高高在上的天,又怎会知晓这些贱不可名的人心底失望与否呢?
片刻时间过去,老叟夫妇俩家门前,“护送”他们回来的衙役早已离开,旁边聚集起来看热闹的闲人空留下几句唏嘘嗟叹。
同样暗自摇头,哄作鸟兽散。
身旁友人还想拉着年轻剑客回屋里去摆上酒菜,聊表感谢他替自己打抱不平之意。
却见年轻剑客快步走近前面互相搀扶着,从地上爬起来,佝偻腰背正欲转身进屋的那对老叟夫妇。
后面的情节自然而然,身为剑客,尤其是一名侠义剑客。
路见不平,拔剑相助又何需质疑?
更何况还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发生此等无法无天,骇人听闻之事,他要没碰见,不知晓此事也就罢了。
现如今既然让他刚好碰见,听进耳朵里,留在心里面了。
他要还嫌麻烦,像他友人劝告他的那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与其惹火烧身,不如安稳度日。
呵……说好听点叫安稳度日,说直白点不就是装聋作哑吗?
路见不平,装聋作哑。
那他周子隐当初还修个屁的侠义剑道,枉活这小半辈子,不如回家摆摊卖烧饼去。
他要是能听人劝,子承父业,老老实实接过他们家烧饼摊位,摆摊……呵……倒也算得上好日子。
最起码,还有吃饱饭,坐在家门口看着自家儿子出门打酱油去的机会。
闲言少叙,尽管周子隐内心有着极为坚定的侠义剑心,支撑着他走过来这一路千难万险,始终不曾畏怯半分。
但……剑客剑心,终究只适用于剑客这一类几乎不能再被称作为人的“人”。
他周子隐再怎么侠肝义胆,他也有自己的私心存在,是人都自私,活在这人世上,自私并非什么贬义形容。
甚至很多时候可以这么说,自私是上天赐予人一种极为有用的自保手段。
若无自私保护,每个人都大公无私到了极点,宁愿自己饿死,也要把食物让给其他“更需要”的人。
像这样,连自己命都不当回事的人,还能指望他在乎别人命?指望他有情感?
绝对的公平正义,自然容不得法理之外有人情作祟,换而言之,一个人连最基本的情感都没有了。
那这个“人”当真还能被叫作人吗?
正因如此,当初人们在创造出“义”字之时,才会给它加上第三种含义解释。
世间公平正义,道义法理作为宏大之义,固然需要人们尽心维护不假,但除此之外,还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