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季诸大臣的悲观奏疏看明末军事局面糜烂之状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精明之羽檄起边庭!
明末大明军队为何一再输给后金军,让我们先看辽东三杰之首,被评为“在辽而辽存,去辽而辽亡”的熊廷弼,在抚顺开原铁岭失陷后接替杨镐坐镇辽东时,在奏折里是怎么说的:
“辽东兵现有四种:
第一种可以称为残兵。这种兵从主将赵甲阵中逃出来,赵甲牺牲后被归置次将钱乙营中;又从钱乙阵中出逃,钱乙牺牲后归第三将孙丙。他们从七八十人到二三百人不等,身上没衣甲,手上没兵器,在营中空耗粮饷,空冒死人身份,假扮活人名头,一味不肯出战。残兵就是这个样子。
第二种可以成为有编制的额兵。开原一道(边疆地区管理单位),所有在编的兵都没有了;即使我直辖标营两营,都没有在编的兵了。至于全军镇在编兵员,或是战死,或是为图安家粮饷冒充新兵,都不见了一大半。这就是额兵的情况。
第三种是招募兵。这种兵多来自佣人、仆人、城市游民、地痞无赖,哪有熟悉弓马的?哪有臂力过人的?这帮人早上加入一营,领出一月安家钱粮,晚上又到别营再冒领一份;或是在河东营中领出安家费,马上又跑到河西再领。这帮家伙点卯能答应,到派活时不见一半人;领军饷时全都在,听到警报又跑了一半。这就是招募兵的情况。
第四种是援兵。这种兵由全国各地军镇挑选,各地军镇各自需要镇压,谁会派兵强马壮的部队来?谁会派装备精良的部队来?每次检阅一看都是瘦弱的兵配羸弱的马,穿锈蚀的盔甲拿破烂兵器,简直不堪入目。但边疆急用人,哪有时间发回再换精壮部队来?这就是招募兵的情况。
皇上(此事应为垂暮之年的万历帝)认为这样的兵是能打还是能守?
自(萨尔浒)丧师败绩以来,军队里总兵以下各职位,从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从中军、千总、把总、指挥、千户、百户,战死的有五六百,投降的一百多,辽东本地将领和前来援助的客将已经是一扫而空。募集一营万人到数千人,谋求分级管理官员而不得。现在少数战后幸存的将领,都是惊弓之鸟,一听到警报,没有不胆战心惊的。
皇上以为缺乏将领到这般地步,这样是能战还是能守?
良马数万匹,一败而尽扫空。今天太仆寺存留或是寄送来的马匹,多是瘦小马匹,用做驿马的就更矮小了;兵部主事王继谟所买的宣府大同马匹,一匹都没有送到辽东来。现在辽东还有的一万多匹马,多半瘦弱或是伤残,都是由军士故意断绝草料,设法致死,好由骑兵转为步兵躲避出战,甚至还有直接用刀刺死马匹的。因此能用的马越来越少,倒闭的越来越多。
皇上以为像这样的马匹现状,是能打还是能守?
盔甲利刃,长枪火器,在大败中都丢光了,今天军士持有的弓,要么弓背断要么弓弦断;所持的箭矢,都是没有箭头或是箭羽的;刀是钝的枪是秃的,还有没有兵器的士兵,点卯时全是借别人的,这些人衣甲都丢光了。现在准备开炉打造,又缺乏铁又没有工匠,而向中央府库索要,但一时又到不了。
皇上认为像这样的器械现状,是能战还是能守?
兵士们听到风声就逃,惧战而逃,一听到北关的坏消息,各营逃走的以千百计数。如果只是逃了一两个营,或几十上百人,我还可以用军法制裁他们;今天五六万人,人人都逃,恐怕孙武吴起来了也没法禁止。
就这样的军心,皇上以为是能打还是能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