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千丝诏 > 第74章 百官狎妓录见光风霁月

第74章 百官狎妓录见光风霁月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千丝诏!

江雾漫过闸楼时,沈知意指尖的孔雀翎忽然发出细碎爆鸣。

陆云袖按住腰间刀柄,见暗格铸铁竟被翎毛灼出焦黑纹路。

\东南方。\

沈知意将翎毛掷向雾霭。

\孔雀遇水则鸣,这暗格里掺了磁粉。\

阿菱蹲身摸索青砖,女童腕间渗出的血珠突然悬在半空:\底下有东西在吸!\

新任总督的皂靴声骤然折返,官袍下摆扫过血珠时带起细碎铁屑:\沈姑娘可知磁石引针的戏法?杨显之当年在江底埋了八百斤吸铁石。\

陆云袖的刀尖突然指向他咽喉:\总督大人对旧案倒是熟稔。\

\不及陆大人。\

那人笑着用官印抵住刀背。

\毕竟令尊的私章...还在刑部停尸房的冰棺里。\

江心传来木板断裂声,二十盏孔雀灯随旋涡沉没。

沈知意突然扯过阿菱的襦裙系带,将浸血的绸布抛向暗流。

血纹竟在江面拼出半幅库房图。

\劳烦总督大人掌灯。\

她将淬银线缠在官印上。

\当年杨显之在江底绘的工事图,缺的正是刑部冰窖的方位。\

新任总督面色微变,袖中暗弩刚要弹出,却被陆云袖的刀鞘击落。

弩箭扎进青砖的刹那,闸楼飞檐突然坠下个裹盐的麻袋。

\是春妮的针线筐!\

阿菱扒开霉烂的苎麻,筐底油布包着的账册正簌簌落着银屑。

\这些绣样...是柳三娘教我的双面回纹针!\

沈知意抚过泛黄的绢页,突然将账册浸入血水。

墨迹晕染处,银屑竟在绢面上游走成字:\陆侍郎私印,嘉靖十九年腊月批红。\

陆云袖的刀鞘突然重重砸在暗格上:\那日我送姜汤去码头,父亲靴底沾的根本不是防火漆!\

\是血。\

沈知意扯开她官袍束带。

\三年前腊月初七,陆侍郎用淬银线勒死杨显之时,溅在鹤氅上的血用漆料遮掩,阿姐那日递姜汤的手,可还抖得稳当?\

江风骤紧,新任总督的官帽被掀入漩涡。

那人突然撕开里衣,背后处的烫伤与陆云袖背上箭疤形状相同:\沈姑娘不妨猜猜,刑部烙铁印为何是孔雀翎纹样?\

阿菱突然将银锁残片按在烫伤处,女童腕血渗入锁芯时,残片竟与新任总督的官印严丝合缝。

\春妮的鸳鸯珏...\

沈知意猛然扯过陆云袖的刀穗。

\当年贵妃的百鸟裙,缺的正是这对玉珏压襟!\

江对岸传来丧钟声,二十艘蒙着白布的官船顺流而下。

船头招魂幡被风撕开的刹那,沈知意看见陆侍郎的棺椁赫然摆在中舱。

\好个活死人局。\

她将淬银线缠在阿菱腕间。

\劳烦总督大人开棺验尸,看看那位'暴毙'的陆侍郎,左耳可还留着柳三娘的咬痕?\

浪头突然将棺椁托上闸台,新任总督的佩剑已刺入棺缝。

腐臭味漫开的瞬间,陆云袖的刀尖突然挑起棺中人的发髻。

白发间七根银簪与柳三娘尸首上的竟是一对。

\阿姐可知晓?\

沈知意用银簪拨开发丝。

\陆侍郎年少时在教坊司...认了个会双面绣的义妹。\

最后一缕暮光沉入江底时,柳三娘缝在阿菱衣襟里的油布包突然自燃。

火光照亮棺椁内壁,那里用血画着整条漕运的淬银线走向。最终消失在刑部冰窖的方位。

沈知意望着棺中银簪突然轻笑:\阿姐可曾见过孔雀开屏时抖落的绒羽?\

陆云袖的刀鞘重重磕在青石砖上:\你究竟要说什么?\

\三年前腊月,我在教坊司查案簿时见过幅百鸟朝凤图。\

沈知意用银簪挑起棺中人的衣领。

\陆侍郎右肩这道疤,与柳三娘左肩胎记原是能合上的。\

新任总督的皂靴碾过满地盐粒:\沈姑娘莫要乱攀亲缘。\

\乱的是人心。\

沈知意突然扯开阿菱的衣襟,露出锁骨上处淡红的孔雀胎记。

\教坊司当年走失的哑女,脖颈该有这样的烙痕才对。\

江风卷着咸腥拍在官船白帆上,陆云袖突然用刀尖划开棺中人的中衣。

右肩疤痕边缘隐约可见墨色针脚,正是双面回纹锁边的痕迹。

\父亲从不让人伺候更衣。\

她声音发颤。

\这道疤...原是绣上去的?\

沈知意将银簪浸入阿菱腕间渗出的血珠:\双面绣要取人血调色,绣纹遇盐则显。阿姐不妨试试?\

陆云袖的刀尖刚触及尸身,新任总督突然暴起夺棺。

官靴踏碎青砖的刹那,二十盏孔雀灯残骸随浪翻涌,将江面照得忽明忽暗。

\沈姑娘可知潮信时辰?\

那人反手扣住阿菱喉咙。

\今夜子时大潮,江底磁石阵会将整座新闸扯入漩涡。\

沈知意抚过闸柱青苔:\总督大人漏算了件事。\

\什么?\

\柳三娘缝在阿菱衣襟里的,不止油布包。\

她突然扯断女童腰带,夹层中滚出枚鎏金罗盘。

\教坊司姑娘们用来测潮汐的物件,指针是磁石磨的。\

罗盘坠地的瞬间,指针疯转着指向棺椁。

新任总督袖中暗弩刚要发射,陆云袖的刀锋已削落他半幅官袖。

臂上刺青赫然是教坊司罪奴印记。

\当年杨显之在江底埋磁石,为的是找被冲散的官银。\

沈知意踩住乱转的罗盘。

\谁能想到,真正要找的是教坊司沉江的姑娘们?\

阿菱突然发出呜咽,女童指尖深深抠进棺木缝隙。

腐坏的木料簌簌剥落,露出内层密密麻麻的刻痕。

\春妮、柳三娘、阿阮...\

沈知意抚过那些名字。

\陆大人当年为灭口,竟将整船姑娘沉了江。\

新任总督突然狂笑:\沈姑娘不妨猜猜,为何偏选腊月初七?\

陆云袖的刀尖骤然顿住。

\那日是教坊司赎人的日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