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职业瓶颈 (第1/1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八零军婚甜蜜蜜!
秋霜凝在靶场的铁丝网上时,顾沉舟的斧头正劈开第三根枣木。木屑飞溅在作训服胸前的姓名牌上,\顾沉舟\ 三个字被劈成两半,恰似他第三次与晋升名额擦肩的心情。斧刃深深嵌进树桩,他盯着三等功奖章的绶带在冷风中飘摆 —— 那是 1985 年抗洪时获得的,章面的五角星已被磨得发暗,却仍比不过档案里 \高中文化程度\ 的刺眼批注。
\喝点姜茶吧。\ 苏晚晴的声音从廊下传来,搪瓷杯沿的弹壳扣撞出清响。她看着丈夫背对自己的身影,作训服下的肩胛骨随着呼吸起伏,去年抗洪时被钢筋划伤的伤疤从衣领边缘露出半截,在月光下泛着青白,比任何勋章都更耀眼。
顾沉舟转身时,斧头从树桩拔出的闷响混着弹壳风铃的轻颤。他望着妻子手中的姜茶,水面倒映着自己发间的白霜 —— 三十七岁的年纪,在边防营长里不算大,却被文化程度挡在晋升门外。\老张说,\ 他接过杯子,指尖蹭过杯壁上的弹道刻痕,那是她用弹壳匕首刻的 \沉舟专属\,\团里今年推荐了两个高中生连长。\
苏晚晴望着他握杯的手,虎口的老茧比三年前更厚。她想起上个月整理档案时,看见他夹在弹道笔记里的、未寄出的晋升申请书,\文化程度\ 一栏被红笔圈了又圈,旁边用铅笔写着:\父亲的日记里说,军人的勋章在战场,不在档案袋。\
\考军校吧。\ 她突然开口,指尖划过他作训服口袋里露出的、边角磨破的《高等数学》课本,\我帮你补数学,\ 指了指廊柱上挂的、用弹壳和毛线织的 \考学倒计时\ 牌,\就像你教我认弹道公式那样。\
顾沉舟的喉结在领口滚动,视线落在院角的桑树下 —— 那里埋着父亲的弹壳日记本,1982 年牺牲前,老人用弹壳刻下 \知识是另一种弹药\。他摸出裤兜里的迷你弹壳,底缘刻着 \1987.10.1\,第一次知道晋升失败的日子:\我这样的老粗,\ 声音轻得像落在霜叶上的雪,\连三角函数都记不住。\
苏晚晴突然握住他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冻疮传来:\你能把迫击炮抛物线算到毫米级,\ 指了指他画在院墙上的、用红景天粉标出的三角函数图,\就能学会微积分。\ 她没说的是,自己每天凌晨都在缝纫机前翻查《高等数学自学手册》,用弹壳粉在草稿纸上演算,就像当年他教她缝护颈套时的耐心。
夜风掀起廊下的弹道笔记,最新一页画着 \考学战术图\:清晨五点到七点背单词,午休时间攻数学,晚饭后钻研军事理论。苏晚晴望着他后颈的星形烫伤,突然想起 1984 年塌方区,他在废墟里用弹壳当笔,在她掌心写急救公式的模样 —— 那时的他,眼里有比星光更亮的坚定。
\还记得你说的吗?\ 她摸出藏在姜茶里的、用 1982 年打靶弹壳磨的书签,上面刻着 \沉舟侧畔千帆过\,\军人不打无准备之仗。\ 指了指堂屋墙上挂着的、她新绣的 \军校加油\ 横幅,弹道抛物线组成的 \胜\ 字,尾端缀着他每次打靶的弹壳碎末。
顾沉舟低头,看见书签的抛物线正对着自己的三等功奖章。他突然笑了,耳尖在月光下发红:\明天开始,\ 握住她的手,掌心的老茧与她指尖的针茧相贴,\把靶场的匍匐前进,\ 指了指院墙上的三角函数图,\换成数学公式的三点一线。\
是夜,顾沉舟的训练日志写在《高等数学》课本扉页,字迹沾着姜茶的辛辣:\ 第三次看见 ' 高中文化 ' 的批注时,斧头差点劈偏 —— 原来最锋利的刀,不是靶场的刺刀,是现实的无奈。但她递来的姜茶,杯壁的弹道刻痕,让我想起父亲的弹壳日记:' 真正的军人,能在任何战场重新装弹。'
她提议考军校的瞬间,我看见廊柱上的倒计时牌在风中摇晃 —— 那是她用弹壳和毛线织的,每个数字都对应着我的训练时间。原来职业瓶颈不是终点,是另一场战役的起点。她教我三角函数时,笔尖划过草稿纸的声音,像极了当年我教她缝弹道线的咔嗒。
摸着口袋里的弹壳书签,突然懂了:所谓勋章,不是挂在胸前的金属,是有人在你斧头劈偏时,递来校准准星的目光。我或许当不了将军,但可以做个带着针脚温度的学生 —— 让她的毛线与我的公式,在考学的战场上,织就新的弹道。\
页脚画着斧头与姜茶,中间是重叠的 \舟晴 \ 二字,像两柄在寒夜里相靠的剑,一柄刻着军人的不甘,一柄缠着军属的温柔,共同指向,雪后初晴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