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李月篱准备上大学的被褥 (第2/2页)
她历来如此,似乎早已经成了习惯。她认为有母亲和姐姐在,啥都就万事大吉,用不着她去操什么心,她啥活儿也不干。
父亲昨天就赶回吉林白城子,今天还得上班。一个女儿上大学了,他知道他肩上的担子又重了一些。
尤其是大女儿潘梦婷,再次回到翠花那里上大学,这对他的心理来说也是巨大的安慰。他没有想到的是妻子张杰然,居然十分支持大女儿上大学,要知道张杰然只是潘梦婷的后妈,这令他十分感动。
在生活里,男人的生活里,梁雨田似乎感觉自己没有了多少尊严。
因为,他感觉自己就是一个流浪的人,多年间他总是不停的流浪,不停的变换工作单位,像一只老燕子一样在省内穿梭往来。
人生虽然如此辛苦,可是,他仍然两手空空,毫无成就,且倍感沧桑,因此,多年来,他毫无成就感而言。
时代的变迁时代的伤痛,都毫不留情的给这个男人的心灵,撒上了厚厚的盐粒。他一般从来不多说话,早习惯了压抑着生活。
他的人生已到了穷困的顶点。名下有两个老婆六个孩子要养。两个老婆身体都不好,都有大大小小的病。六个孩子都在上学,饭都吃不饱,学费都靠借钱交上。
他带领全家一直在人生的冰点上挣扎,在生活的刀尖上舞蹈。苦苦熬着。现在大女儿可算是杀出重围,有了上大学的机会。给全家未来带来了一点希望。
梁雨田终究要回归肇源城来的,他在吉林白城子那个家,是要回到黑龙江肇源城的。落叶归根,故土难离。吉林毕竟是外省。他早就想回到家乡黑龙江这里来。
虽然白城子离肇源城只有一步之遥,但下一步他将要调回肇源城来,然后他把李洁清和孩子们也迁到肇源城里,而不是在农村里。这样,两家人,不,实际上是一家人离彻底的,最终的大团聚就真的不远了。
这两天梁雨田给春雪捎过话来说:“你上大学时我就不送了,你路上要小心啊!”父亲显然对女儿有点儿不放心。
李洁清是希望梁雨田能送春雪去大学的。但潘梦婷对母亲说“妈,我不用我爸送。您别忘记去碎花城我是很熟悉的。”
梁雨田之所以最终他没送大女儿去碎花上大学,他是知道,大女儿她在那里读了三年的高中,刚刚从那里回来,现在又要马上返回去,她对那里当然很熟悉了,所以他对大女儿的远行比较放心。
这个男人,此时正处壮年,五十刚刚出头,正是人生大有作为,意气风发之时,然而,他却历尽了人间的沧桑,仕途始终不顺畅,眼看人生韶华已逝,他却倍感无力,无可奈何。正在等待时机杀出重围。
潘梦婷在这之后又去了几次江边,着名的松花江边。与以前去那里相比,这几次她似乎没有了那么多的沉重,而是放松多了。
以前她为自己的前途及与自己的前途有关的一切事情担忧,尤其是担忧自己没有能力赡养母亲,所以她的心事才那么沉重。
但现在事情已经明朗化了,上大学即将成为现实,并且千真万确,以往的变数突然间消失了,成为一种不变数,对人的心里的影响也就与以往自然不同。
在江边,潘梦婷最强烈的感觉就是她的人生,即将展开新的漂流之旅。潘梦婷多希望自己能做一个生活的能手和高手。
不但自己生活的快乐,还要帮助亲爱的养母李洁清和弟弟们妹妹们生活快乐。
以前她只是幻想着去人生的海洋漂流,但现在自己却真的要去这样漂流了。
因为,大学生活不同于自己在农村的生活。大学,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空间,里面有无数的机会和挑战。
驾一叶小舟,人生的一叶小舟,沿松花江北上,去黑龙江,入大海,畅游太平洋。
偶尔,潘梦婷,还有那种人生舍我其谁的雄心壮志。没想到上大学,在他多时的期待中,真的是好梦成真了。
人生的海洋,是如此之大,任你漂流,也漂流不尽,千千万万年你都漂流不尽,但你今生注定要漂流,找寻已成为宇宙尘埃的生母的,星星点点的足迹。
只为在生母孙玉的坟前烧几炷香,摆上几束鲜花。此生无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