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亲爱的母亲,终于找到你了 > 第8章 生我的妈妈我要去找您的

第8章 生我的妈妈我要去找您的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亲爱的母亲,终于找到你了!

肇源县城车站附近的街道布置的情况和所谓的风景,上高中的这三年来,由于多次在此倒车,李月篱是熟悉的。

有几次她还利用等车开往碎花市的空档时间,大中午的她跑去本县的松花江边去看看,白茫茫的、水汪汪的一条江,和流经自己家门口——民意乡的松花江一个样。

都是同一条江,从上游流往下游,差别能在哪里呢?几乎没有。

如果说有的话,那还也真有吧!那就是,在她看来都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而已,是的,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条江流啊流,汇合到黑龙江里,然后一路向东北,一路向东北,流入苏联,然后使劲儿的、使劲儿的流到大海里,与大海融为一体,海天一色,再造生命,就这样一去不回返——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

其实,也许在有些人的眼中,这个布丁一样大小的小县城,南北和东西在那时就这么两条街,连当地人都戏称就二里地长的街,能有什么风景?

有什么好走,有什么好看的?那时,中国大地才改革开放而已,作为中国最北方的小县城之一的肇源县——

一座再普普通通不过的小县城,居民的观念和城市的行动还处于十分迟缓状态,县城的布置十分的自然古朴,似乎没有任何现代化的城镇建筑,大街上清一色的都是平房建筑,更别谈所谓的城市标志建筑物了。

例如,县城中心一座二层楼的某银行建筑,水泥灰色的,就让当地人在那时引以自豪多时。人们到街上去总是喜欢侧目注视,像是自言自语:

瞧,我们的家乡也开始有楼房了,这真是托改革开放的福气啊!工业上有了起色,财政上有了盈余——从此以后,也许我们的县城和它的子民再也不是一贫如洗和对此麻木的状态了。

我们的家乡啊,是中国大地的一个缩影,到处都是百废待兴轰轰烈烈的样子

——虽然中国北方小城改革开放的步伐与南方的城市相比还差的远,虽然它变的小,但无疑它也在变呢!

李月篱此时在街头等车的时候,就曾听到身旁的人们如此议论。

车站正好在这座二层楼建筑的旁边,她也注意到居民的这个“自豪”的现象了。

而且,在她的心中自己对此何尝不也是“自豪”呢?因为你也是这座小城的子民啊!她相信故乡的确是在不断地变化,因为它开始的是不断的改革开放。

当时整个中国的大环境都在不停的变换,向日新月异的好的方向上变换,小县城的小环境当然也在不停的向好的方向上不停的变换。

而作为碎花地区多个县城的中心——碎花市,在李月篱看来,也是不停的在改革开放,在不停的变换,比肇源小城变换的还要明显,还要好。

在李月篱的心底,好像也凝固了这样的一种改革开放的意识与情结,在客车还没有开到肇源小城时,她心底就已经是很热的一汪液体了。

所以在她下车之后来到车站外面的街道上,眼睛猛一触及,在别人看来这其实没有什么特殊的,甚至是破败的所谓街景和走在街景里的老乡们时,她就感觉到好像有一股冲击波,暗暗的强力的袭来。

好多次,都是这样,这股莫名的情绪蔓延开来,就像久别之后见到的老朋友那样,让自己难耐兴奋,无法释怀。

哦,外面的空气真好,只要一从颠簸的客车上下来,只要一来到清新的空气中,一路上那难受的晕车的感觉就很快烟消云散了,真是舒服极了。

先换换气儿,不然要吐,晕车的感觉还在,只是一时被压抑住了,现在它急不可耐的想要获得释放,而这是不被允许的——

于是,李月篱就背负着沉重的行李包裹,向街道的那一块儿并不起眼的落满灰尘的绿化地带走去。走不多远,就到了。

前面就是人来人往的街头,在这儿站一下,透透空气,做几个深呼吸,把肺腑里的汽油的气味儿呼出来,把清洁而又清冷的空气吸进去,驱散那些反胃的味道儿,让这些一路上渴望中的甜蜜的空气,开始穿行在肠胃和血管神经之间——

一、二、三,她做了几个深呼吸,一、二、三,又做了几个深呼吸!哦,太舒服了,真是太舒服了。哦,终于把刚才比较强烈的要吐的感觉给压下去了。

立刻,李月篱觉得自己的头脑也清醒了许多,于是整个身体也轻快多了,心情顿时好了许多许多——

这样就能有体力有脑力继续陶醉在与故乡县城进行精神对话中的愉悦中了。

故乡,这两个字眼对每个人的感受和吸引都不一样。

对李月篱来说,自己与故乡的这种精神对话,此时就是自己心底最美的享受,这就是故乡的存在吸引自己的意义所在。

你有许多的话要对故乡说,你在故乡的怀抱里在精神上不沉默,是的,绝对不沉默!

“喂,小姑娘,坐车吧?”

李月篱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人力三轮车的师傅冲自己说,县城的客车站每天都有许多这样的人力三轮车,送送短途的旅客,收点小钱儿,不出县城的话,都是五角钱,不贵,很方便。

“不了,我还要倒车的,谢谢。”李月篱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