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金陵烬未央卷 > 第185章 金锁暗引惊涛起

第185章 金锁暗引惊涛起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金陵烬未央卷!

第一折 密档迷踪乱人心

梨香院的硝烟未散,黛玉攥着《金陵机密档》的手指微微发颤。密档纸张因年月久远而泛黄,康熙御笔的朱批却依然鲜红如血,字里行间藏着贾家百年荣辱的真相。北静王的佩剑在她颈侧抵出寒芒,贾环率领的禁军却将众人团团围住,刀光剑影间,唯有宝玉死死挡在她身前,通灵宝玉在衣襟下泛着微光。

“林姑娘好手段。”北静王的声音冷如寒冰,“这密档若传出去,圣上的脸面往何处搁?”他剑锋一转,指向贾环,“还有你,区区庶子竟敢假传圣旨!”

贾环冷笑,掏出怀中金牌:“王爷不妨仔细瞧瞧,这可是前日刚领的九门提督印信。”金牌边缘刻着的“雍正年制”小字在晨光中闪烁,竟与北静王腰间的令牌如出一辙。黛玉心中一惊,突然想起元春密信里“双生令牌,帝王制衡”的暗示。

混乱间,薛蟠突然从戏台后冲出,怀中死死抱着个绣着并蒂莲的匣子:“妹子!这是老太太临终前让我藏的!”匣子打开,里面竟是半卷《双生祭仪注》,记载着“以双生血脉为引,可解帝王基业之困”的诡异秘术。

“都别争了!”宝玉突然夺过密档与祭仪注,“这些东西若留在此处,只会招来杀身之祸!”他望向黛玉,眼中满是决然,“咱们立刻去寻柳湘莲,他的船能送我们出金陵。”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隆隆炮声。众人循声望去,秦淮河上百艘战船扬起黑帆,船头高悬的“赵”字大旗——正是赵侍郎的水师。北静王脸色骤变:“不好,赵贼勾结倭商多年,这是要杀人灭口!”

第二折 秦淮血浪覆战船

秦淮河畔,柳湘莲的乌篷船早已备好。宝玉与黛玉刚跳上船,薛蟠便抱着匣子紧随其后,紫鹃和香菱则护着昏迷的薛姨妈。柳湘莲挥桨急行,船尾拖出长长的血痕——岸边尸体堆积如山,皆是贾家旁支与北静王的暗卫。

“前方有埋伏!”柳湘莲突然压低声音。赵侍郎的战船呈雁字排开,船头的红衣大炮正对准河道。黛玉瞥见船舷上挂着的倭国旗帜,突然想起密档中“以商养兵,暗通海外”的记载,冷汗瞬间浸透后背。

“用这个!”贾环不知何时跳上了船,扔出个刻着八卦的铜壶,“这是从荣国府密室找到的‘水雷引’,能炸穿战船!”铜壶入水的刹那,河面突然沸腾,三艘倭船轰然炸裂,木屑混着血水冲天而起。

赵侍郎站在主舰上狞笑:“贾宝玉,林如海的女儿,今日就是你们的死期!”他手中令旗一挥,数十艘快船呈合围之势逼近。宝玉握紧通灵宝玉,玉上裂痕竟渗出丝丝血线,映得江面一片猩红。

千钧一发之际,北静王的船队突然从下游杀出。玄色旗帜猎猎作响,船头的“北”字旗与赵侍郎的黑旗撞在一起。北静王的声音响彻河面:“赵贼通倭叛国,本王奉圣上密旨,即刻缉拿!”

黛玉望着两方厮杀的战船,突然发现北静王的旗舰上,站着个熟悉的身影——竟是本该死去的贾元春!她身着素白丧服,手中握着半枚金锁,与黛玉怀中的金锁遥相呼应。

第三折 冷月孤舟藏秘辛

柳湘莲的船趁着混战驶入支流,两岸芦苇荡遮住了视线。黛玉瘫坐在船板上,望着怀中的《双生祭仪注》,终于明白为何贾敏当年执意留下双生女。祭仪注最后一页,赫然画着荣国府的建筑布局,每个关键位置都标着“血引点”。

“姑娘,薛姨妈醒了。”香菱的声音带着哭腔。薛姨妈抓着黛玉的手腕,眼神涣散:“别信...别信那祭仪注...当年...”她剧烈咳嗽,吐出的血沫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蓝光。

宝玉突然扯开薛姨妈的衣领,露出锁骨处的刺青——竟是与青铜匣上相同的蝌蚪文。“原来薛家也参与了双生祭!”宝玉的声音带着怒意,“难怪薛蟠会突然送来匣子!

薛蟠扑通跪地:“宝兄弟,我也是前日才知道!老太太临终前说,只有让双生女重聚,才能破解贾家的血咒!”他从怀中掏出封信,信纸已被血浸透,“这是我妹子临终前写的,她说...”

信未读完,船身突然剧烈摇晃。数十名黑衣刺客从芦苇荡跃出,手中弯刀刻着倭国纹样。柳湘莲挥剑迎敌,贾环则掏出火药包投向刺客。混乱中,黛玉的金锁突然发烫,照亮了刺客首领脸上的疤痕——那是她在鬼头湾沉船案现场见过的疤!

“他们是倭商的死士!”黛玉大喊,“快往栖霞山方向!”

第四折 栖霞古刹隐玄机

栖霞山的晨雾还未散尽,乌篷船停靠在山脚下的隐秘渡口。黛玉望着山顶若隐若现的古刹,想起祭仪注中“双生祭成于佛前”的记载,心中泛起不祥的预感。贾环警惕地打量四周:“这里离金陵城不过三十里,赵侍郎的人随时可能追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