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把荀氏一撸到底 (第2/2页)
岳银川道
“陛下是要以郑遇为证人,控告荀飞盏吗?其实也没太多的问题,只要在禁军发起肃贪,自然而然能翻到很多旧账。”
萧平旌道
“嗯,朕给郑遇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立刻开始肃贪!就说知情不报者,军法处置。若知错能改,从轻处罚。”
这些天,岳银川发起了禁军肃贪的行动,主要目标是以前那些投降的东海叛军。
东海叛军分两批人:一批人是何成带过的汴梁禁军,这批汴梁禁军后来投降萧平旌的不少,当然也被萧平旌那过分严格的军事考核给赶走了不少人,由于这批人曾驻扎在青海,能吃苦,所以没查出有多少腐败现象。
另一批就是重点关注对象了:狄明留下来的东海叛军。这一查下来,像是在油锅里浇一瓢水,炸锅了。
岳银川本以为找狄明买官的那些人都是一群好吃懒做之徒,可没有想到,光是查出有留着票据的禁军军官(自什长以上)就多达132人,那底下兵士就更不用说了,这就犯难了。
那些票据放在御案上,萧平旌挨个看,一边看,一边无奈地愣笑。
岳银川说
“陛下,132个禁军军官,有些多了。”
萧平旌道
“132个大头鬼不销毁证据,那销毁证据的怎么算呢?朕看啊,这个肃贪,处罚不能太重...处罚就...嗯,先这样,就说记录在案五年,若再犯就军法从事。”
5月,由100名悬镜司组成的缉拿大队跑到了济南府,找到了东海路兵马招讨使荀飞盏。
荀飞盏一看这么多的悬镜司跑到了济南府衙门去,知道自己的政治生命即将进入倒计时了,而一旁的东海路经略使崔平当了这么多年的官,头一次看见有这么多的悬镜司过来拿人,都给吓坏了。
派这么多悬镜司来抓人,一看就知道荀飞盏要完了。
崔平上来对荀飞盏作揖道
“荀大人,一朝天子一朝臣。你对东海投降叛军的安置很好,地方百姓无怨言,我将据实禀报朝廷,算是为荀大人留一个后路了。”
荀飞盏没什么好说的,他起身,把官帽摘了下来,对崔平作揖道
“崔大人,多谢你了。”
于是,荀飞盏被带回了东京汴梁城,接受汴梁瘟疫时期买官卖官事件的审判。
由于萧平旌掌握了充分的证据,加上被带回汴梁的李文值、朱瓒,还有一些涉及到大同府沉船案的官员做证,倒霉的礼部侍郎宋深琦被跟着一块揪进了萧平旌反贪的重拳之中。
荀飞盏运气相当的好,在崔平和东海路官员以及汴梁禁军许多将官的求情下,他被编入了一个临时确立好的官职,这个职位叫做江左承宣使,也就是江左节度观察留后,是一个正四品的候补武职,没有实权,可以干领工资不干事。
如此一来,荀飞盏的权力就被萧平旌给收了回来,顺带着萧平旌以反贪为名,把荀飞盏的许多财产给没收了。
而至于宋深琦,则被萧平旌给彻底解除了官职,他的财产也被没收了,他和他的老父亲宋浮一样,孤身一人背着行李,离开了汴梁,回到了江西吉安的老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