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智慧少年:喜庆洋洋过大年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智慧少年!
寒冬腊月,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整个城市都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氛围中。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起,随风轻轻摇曳,仿佛在欢快地向人们诉说着新年的喜悦。街边的店铺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年货,五彩斑斓的糖果、香气四溢的腊肉、寓意吉祥的春联,让人目不暇接。空气中弥漫着鞭炮的火药味和美食的香气,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到处都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家宇、世萱、梓辰、锐轩、嵇玉、禺萱、曦卅几个小伙伴相约来到了城市里的文化中心,准备在这里开启一场充满趣味的新年习俗探索之旅。文化中心的大楼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庄重,门口的两个大红灯笼红得鲜艳夺目,仿佛是两个热情的守护者,迎接着每一个前来参加活动的人。
刚走进文化中心的大门,禺萱就像一只欢快的小鸟,兴奋地四处张望,眼睛里闪烁着光芒:“哇,这里装饰得好有年味儿啊!你们看,这些红灯笼、春联,还有那些精美的手工艺品,感觉就像走进了一个新年的童话世界!”她穿着一件红色的棉袄,上面绣着金色的福字,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喜庆。
世萱也紧跟其后,满脸期待地说道:“是啊,我早就听说今天会有老师带我们体验春节的传统习俗,想想就好激动!”她扎着两个高高的马尾辫,辫子上系着红色的蝴蝶结,随着她的动作欢快地跳动着。
梓辰推了推眼镜,认真地看着旁边展示春节习俗的图片,说道:“你们瞧,这里展示了好多春节习俗呢!有热闹非凡的舞龙舞狮,那场面肯定特别壮观;还有震耳欲聋的放鞭炮,不过现在为了环保,很多地方都限制燃放啦;当然,少不了温馨的吃年夜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肯定特别幸福。对了,还有写春联、剪窗花,这些传统习俗都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呢。”他穿着一件深蓝色的羽绒服,手里拿着一本小笔记本,准备随时记录下有趣的知识。
锐轩则跃跃欲试地说:“我最想试试做灯笼了!想象一下,新年的时候,家里挂着自己亲手做的灯笼,那得多有成就感啊!晚上点亮灯笼,肯定特别漂亮。”他穿着一身运动装,充满了活力,说话间还兴奋地比划着做灯笼的动作。
嵇玉微笑着,目光温柔地说:“我最喜欢春联了,那些对仗工整、寓意美好的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总能让人感受到新年的希望和祝福。真希望今天能学到写春联的技巧,以后自己也能写一副漂亮的春联。”她穿着一件淡粉色的毛衣,显得文静而优雅。
曦卅眨着大眼睛,好奇地说:“我还从来没亲手做过窗花呢!今天一定要试试看,我要剪出一个超级漂亮的大蝴蝶窗花,贴在我家窗户上。”她扎着两个小辫子,辫子上绑着彩色的头绳,就像两只飞舞的蝴蝶。
这时,王老师和甯甯微笑着走了过来。王老师穿着一件红色的唐装,上面绣着精致的金色花纹,显得格外喜庆。他热情地打招呼:“孩子们,欢迎你们来参加这次活动!我是王老师,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中国过年的习俗,感受新年的深层意义。”
甯甯扎着两个羊角辫,穿着一件黄色的小棉袄,像个可爱的小精灵,她好奇地拉着王老师的手,问道:“老师,春节是怎么来的呀?为什么我们要贴春联、放鞭炮呢?”
X老师也走了过来,耐心地解释道:“甯甯这个问题问得好!春节起源于上古时代的岁首祈岁祭祀,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贴春联、放鞭炮,最初的寓意是驱赶邪灵、迎接新年的吉祥和幸福。传说‘年’是一种怪兽,每到年末就会出来伤人害畜,后来人们发现‘年’怕红色、火光和炸响,就用这些方法来驱赶它,慢慢地就形成了现在的习俗。”
家宇兴奋地举手,迫不及待地分享道:“王老师,我也知道一个关于‘年’的传说!据说,人们为了准确记录时间,发明了日历,后来就把新年的日子定为春节了。而且啊,过年的时候贴春联、放鞭炮,还能增添节日的热闹气氛呢。”
王老师微笑着点头,眼中满是赞赏:“家宇知道得真多!那谁能告诉我,春联上的字都有什么含义呢?为什么有些春联上会把‘福’字倒贴呢?”
禺萱自信地站出来,声音清脆悦耳:“春联上的字都是寓意吉祥、表达美好愿望的,像‘春回大地’,就是希望春天回到大地,万物复苏;‘福满人间’,就是祝愿人间处处充满福气。而‘福’字倒贴,是因为‘倒’和‘到’谐音,寓意着‘福到了’,大家都希望新的一年福气满满地来到家里。”
紫怡眼睛放光,兴奋地说:“原来春联和‘福’字有这么多讲究啊!今天我一定要亲手写一副春联,贴在家里的大门上,让全家人都能感受到新年的喜悦和祝福。我还要写一个大大的‘福’字,倒着贴,把福气都引进我们家。”
X老师温柔地看着紫怡,鼓励道:“好啊,紫怡,我相信你一定能写出漂亮的春联!那谁能说说,为什么春节的时候我们要吃年夜饭、穿新衣服呢?”
嵇玉文静地站出来,声音柔和而坚定:“吃年夜饭是为了团聚和感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美味的饭菜,分享着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有欢笑,也有泪水,这是一种很温馨的时刻。同时,也感谢家人一年来的陪伴和照顾。而穿新衣服,则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用全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
王老师微笑着点头,接着问道:“那你们知道灯笼的来历吗?过年为什么要挂大红灯笼呢?”
成成兴奋地跳起来,大声说道:“我知道!灯笼最早是用来照明的,后来人们在过年的时候挂灯笼,是为了照亮黑暗、带来光明和希望。过年挂大红灯笼,就是希望新的一年里家家户户都能红红火火、幸福美满。我好想快点开始做灯笼呀!”
老师微笑着点头,然后带领孩子们开始分组体验写春联、写福字、剪窗花和制作灯笼等传统手工艺。
写春联的桌子上,摆放着笔墨纸砚。家宇拿起毛笔,蘸了蘸墨汁,有些紧张地在纸上写下了第一个字。他的手微微颤抖着,写出来的字有点歪歪扭扭。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哎呀,这毛笔不太好控制呢。”旁边的梓辰鼓励他说:“别着急,家宇,多写几次就好了。你看,先这样起笔,再慢慢运笔。”说着,梓辰拿起笔,示范了一个漂亮的笔画。家宇认真地看着,再次尝试,这一次写得比之前好多了。
剪窗花的地方,曦卅和禺萱正拿着彩纸和剪刀,全神贯注地创作。曦卅小心翼翼地沿着画好的线剪着,嘴里还念叨着:“我一定要剪出一只最漂亮的蝴蝶。”突然,她不小心剪错了一刀,着急地说:“哎呀,怎么办,剪坏了。”禺萱连忙安慰她:“没关系,曦卅,我们可以把它改成别的形状,说不定会更有创意呢。”于是,两人一起动手,把原本的蝴蝶窗花改成了一朵漂亮的花朵,看着自己的作品,她们开心地笑了起来。
制作灯笼的区域,锐轩和成成忙得不亦乐乎。他们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先把竹子削成细条,然后用铁丝固定形状,再糊上一层红色的纸。锐轩一边糊纸一边说:“这个灯笼做好了,晚上点上蜡烛,肯定特别好看。”成成则在一旁认真地给灯笼画上图案,他画了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寓意着兔年吉祥。
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一幅幅春联、一个个福字、一张张窗花和一盏盏灯笼逐渐诞生。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这些作品虽然还略显稚嫩,但却充满了他们对新年的期待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过了几天,到了逛庙会的日子。庙会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各种小吃的香气扑鼻而来,有香甜的糖葫芦、软糯的糖画、热气腾腾的烤红薯,让人垂涎欲滴。路边的摊位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有精美的手工艺品、可爱的毛绒玩具、五彩斑斓的风车,让人目不暇接。
家宇拉着世萱的手,兴奋地在人群中穿梭:“哇,庙会真是太热闹了!我感觉这里到处都充满了浓浓的年味。”世萱看着周围的热闹景象,笑着说:“是啊,你看那边的舞龙舞狮表演,好精彩啊!”只见一群人举着一条长长的巨龙,巨龙在他们的舞动下,时而蜿蜒盘旋,时而昂首腾飞,活灵活现。旁边的舞狮表演也毫不逊色,两只威风凛凛的狮子上蹿下跳,时而跳跃,时而翻滚,还不时地做出各种有趣的动作,引得观众们阵阵喝彩。
梓辰站在一个卖糖画的摊位前,眼睛盯着师傅手中的糖画,看得入了神。师傅用勺子舀起一勺热乎乎的糖稀,在石板上轻轻一倒,随着糖稀的流淌,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逐渐成型。梓辰惊叹道:“师傅,您的手艺真是太棒了!这糖画看起来太漂亮了,我都舍不得吃。”师傅笑着说:“喜欢就买一个吧,小朋友。糖画不仅好看,还很好吃呢。”梓辰毫不犹豫地掏出零花钱,买了一个凤凰糖画,开心地吃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