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习文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随着时光的流逝,武阳的生活愈加充实且艰辛。每一天,他都在与汗水和疲惫相伴。白天,武阳几乎是在不断重复那些降龙枪法的动作——挥枪如风,纵横四方,枪尖刺破空气,带起一阵阵尖锐的风声。他的身形越来越轻盈,越来越快速,枪法逐渐有了灵气。每一次的突破,都让他感受到与先前自己有着天壤之别的距离。
而到了晚上,武阳便转向书房,随着杨不拙的教导,他开始深入钻研兵法、经典书籍和四书五经。虽然这些书籍对于他来说有些晦涩难懂,但他却从不敢有丝毫懈怠。每一本书籍,他都细细琢磨,逐渐领会其中的道理。杨不拙对他言传身教,不时点拨,有时候语重心长,有时候言辞犀利,直指武阳的短板和不足。每一晚,武阳都在他的指导下熬夜阅读,思想渐渐得到了升华。
终于,这一天到来了——武阳十八岁的生日。
清晨,阳光从山巅照射下来,洒在幽岷山的山谷间,光辉穿透树影,落在修炼场上。武阳站在山谷中,目光灼灼,拳拳心跳随着那道晨光而鼓动。
下午,杨不拙突然召唤武阳进入自己的房间,房内古朴、简约,却无比肃穆,似乎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在其中。四周的书架上,堆满了兵法书籍,桌面上更是散落着兵书和典籍,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墨香。
“武阳,今天你十八岁了。”杨不拙望着武阳,眼神复杂,但更多的是淡定与深邃。他示意武阳坐下,而后端坐对面,言语间带着几分沉稳,“十八岁是你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今天,我将给你一个考验,来决定你是否能继承我的衣钵,成为一位真正的谋士与武者。”
武阳微微一怔,虽然早已知道杨不拙对他有所期望,但这场考验的重量仍让他心中一紧。“师傅,我愿意接受考验。”
杨不拙点了点头,神情依旧平静,但那份沉稳的气场却让整个房间都弥漫着一种不可忽视的气息。“既然如此,我们就开始吧。”
杨不拙随手拿起桌上的一卷书卷,翻开其中一页,缓缓说道:“你知道兵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吗?”
武阳迅速回答道:“兵法的基本原则,是‘兵贵神速’,用兵如用火,不可一失。战争讲究的是速战速决,不能给敌人任何喘息的机会。”
杨不拙微微一笑,眼神里透露出几分赞赏:“很好,你记得‘兵贵神速’这一原则。但真正的兵法远不止如此,它讲究的是‘因敌制胜’,了解敌情,利用敌人的弱点来进行反击。你是否知道,如何进行情报侦察,如何布置阵势,如何分析敌方的心理?”
武阳思索片刻,随即道:“侦察是战争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了解敌方的动向和弱点,才能在战争中占据主动。至于布阵,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军队的优势。同时,敌方的心理也是我们必须考虑的因素,利用敌人的恐惧、贪婪或虚弱,打破他们的防线。”
杨不拙点头:“不错,你的理解相当到位。现在,我要问你另一个问题,若敌军集结兵力,准备进攻,如何判断其意图并采取应对措施?”
武阳毫不迟疑地说道:“首先要通过侦查和前线报告,确认敌军的兵力部署与行动方向。然后判断敌军是否为虚张声势,或是真正的进攻准备。如果敌军意图虚晃,我们可以通过阵地的变化和兵力的分布来引导他们进入陷阱。如果敌军确实准备攻城,我们则需要提前设置防线,依靠地利,打击敌人的弱点,并在敌人进攻时迅速展开反击。”
杨不拙听后微微点头:“有理,有理。接下来,告诉我如何应对一场大规模的战斗,如何做到兵力的调度与应急指挥?”
武阳没有丝毫犹豫,低沉的声音清晰传出:“大规模战斗时,最重要的就是对兵力的精准调配与灵活应变。首先要设立几个关键的指挥中心,确保战局能随时掌控。然后,合理配置主力与辅助部队,分散敌人攻击的焦点。战斗过程中,必须随时观察敌人的行动,及时调整部署,做好应急预案,确保战局始终处于可控范围。”
杨不拙细细听完,点头道:“很不错,你对兵法的理解逐渐成熟,思维也日益清晰。一个合格的将领,必定是战场上的智者,必须冷静且机智。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兵法素养。”
武阳心中一松,感到一股成就感涌上心头,脸上不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但仅仅理解兵法是不够的。”杨不拙语气一转,眼神锐利,“兵法的理解只是一方面,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些理论转化为实际战斗中的操作,能否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冷静决策,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
武阳沉默片刻,深知杨不拙的话语中所含的深意。他点了点头:“弟子明白,兵法不仅是纸上谈兵,更是生命与死亡之间的博弈。只有在生死的考验中,才能真正理解兵法的精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